提供的爬取软件来源于:i.ijrou.com 免费下载使用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
一、雷击的主要对象
(1)雷击区的形成首先与地理条件有关。山区和平原相比,山区有利于雷云的形成和发展,易受雷击。
(2)雷云对地放电地点与地质结构有密切关系。不同性质的岩石、地质结构或局部导电良好的地带都容易受到雷击。
(3)雷云对地的放电途径总是朝着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推进,因此有较高尖顶建设物或铁塔等,由于其尖顶处有较大的电场强度,所以,易受雷击。在农村,虽然房屋、凉亭和大树等不髙,但由于它们孤立于旷野中,也往往成为雷击的对象。
(4)从工厂烟囱中冒出的热气常有大量导电微粒和游离子气团,它比一般空气容易导电,所以烟囱较易受雷击。
(5)—般建筑物受雷击的部位为屋角、檐角和屋脊等。
二、雷电的破坏作用
(1)电作用的破坏。雷电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绝缘损坏引起的短路火花和雷电的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热作用的破坏。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金属熔化飞溅到易燃物上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3)机械作用的破坏。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时,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被击物内部液体剧烈膨胀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上述破坏效应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雷电伴有的爆炸和火灾最严重。
三、架空电路的防雷措施
1.装设避雷线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防雷措施。由于造价高,只在60kV及以上的架空电路上才沿全线装设避雷线。在35kV及以下的架空电路上一般只在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电路上装设。
2.提高电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在架空电路上,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电路的防雷性能。
3.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
由于3kV~10kV电路通常是中性点不接地的,因此,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上装以保护间隙,这在雷击时,顶线承受雷击,间隙被击穿,对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保护了下面的两根导线,一般也不会引起电路跳闸。
4.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
电路上因雷击放电产生的短路通常是由电弧引起的,电路断路器跳闸后,电弧就熄灭了。如果采用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使开关经0.5s或更长一点时间自动合闸,电弧一般不会复燃,从而能恢复供电。也可以在电路上装设自重合熔断器,如图1-7所示。当雷击电路使常用熔体熔断而自动跌开时(其结构、原理与跌落式熔断器相同),重合曲柄借助这一跌落的重力而转动,使重合触点闭合,备用熔体投入运行,恢复电路供电。供电中断时间大致只有0.5s,因此对一般用户影响不大。
5.装设避雷器和保护间隙
用来保护电路上个别绝缘最薄弱的部分,包括个别特别高的杆塔、带拉线的杆塔、木杆电路中的个别金属杆塔或个别铁横担电杆以及电路的交叉跨越处等。
四、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1.装设避雷针
避雷针用来保护整个变、配电所建筑物和构筑物,使之免遭直接雷击。避雷针可单杆,也可利用户外配电装置的构架,但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不能用来装设避雷针,以免雷
击产生的过电压对变压器放电。避雷针与配电装置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5m。
2.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其主要用来保护主变压器,以免高电压沿高压电路侵入变电所,损坏变电所这一最主要的设备,为此,要求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安装,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及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35kV-10kV配电装置对高电压侵入的防护接线示。在每路进线终端和母线上,都装有阀型避雷器。如果进线是具有一段电缆的架空电路,则阀型或排气式避雷器应装在架空电路终端的电缆终端头处。
3.低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其主要在多雷区使用,以防止雷电波由低压侧侵人而击穿变压器的绝缘。当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时,其中性点也应加装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五、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按其对防雷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建筑物:在建筑物中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性物资的,在正常情况下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会发生爆炸,引起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第二类建筑物: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会发生爆炸,但不致引起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第三类建筑物:凡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建筑物而又需要作防雷保护的。例如,车间、民用建筑、水塔等都属此类。
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对电工初学者,我们只简单介绍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对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一般来说,屋顶越尖的地方,越易遭受雷击,如房檐的四角、屋脊。屋面遭受雷击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对建筑物屋顶最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应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网),进行重点保护。
对第三类建筑物,避雷针(或避雷带、网)的接地电阻r≤30Ω。如为钢筋混凝土屋面,可利用其钢筋作为防雷装置,钢筋直径不得小于4mm。每座建筑物至少有两根接地引下线。第三类建筑物两根引下线间距离为30m~40m,引下线距墙面为15mm,引下线支持卡之间距离为1.5m~2m,断接卡子距地面1.5m。
在进户线墙上安装保护间隙,或者将瓷瓶的铁角接地,接地电阻r≤20Ω。允许与防护直击雷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第三类建筑物(非金属屋顶)的防护措施。
六、人身防雷措施
雷电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流入地下产生的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雷雨天,非工作需要,应尽量不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必须在户外或野外逗留或工作时,最好穿塑料等不透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人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内;如依靠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应离开墙壁和树干8m以外。
雷电时,在室内应离开照明线(包括动力线)、电话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引入室内的电视机天线及与其相连的各种导线1.5m以外,以防止这些电路或导体对人体第二次放电。
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所进户线上进行检修作业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