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检索报告

检索报告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检索报告

课题名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课题分析:从功能上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无线子系统、交换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处理子系统和外部网络组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操作维护中心(OMC)、鉴权中心(AC)、移动终端(MT)和空中接口(WP)等。检索目的是了解该系统对国家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科范围:计算机、电子、通信工程。检索工具类型:事实型、文献型。年代范围: 2004-2007。馆内合适的所有可利用的数据库名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博硕论文等)、超星电子图书、Springerlink全文库、EBSCO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龙源人文电子期刊全文库、方正电子图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同方)、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万方)、e 线 图 情、Elsevier SDOL全文、IEEE/IEL全文数据库、ASME电子全文期刊、WorldSciNet电子期刊、MathSciNet数据库、EI Village 2数据库、外文文献文摘库(万方)、 NSTL外文电子全文期刊、Ebrary英文电子图书、特色数据库。 检索过程:

数据库名称或工具书名称、网址等 作者:李玲玲 篇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时间=2000-2004 16篇 刊物:软件导刊 时间:2007/11 作者:刘强 论文题名=蜂窝移动通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系统 1篇 篇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多业务越区切换算法的研究 网络出版投稿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7-10-09 检索表达式 检索结果(篇) 其中一篇文献题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篇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复用方案探讨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名=蜂窝移动通 6篇 作者:李锵 篇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全文数据库 信系统 制算法的研究 网络出版投稿人:天津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4-06-23

检索体会:得知课题后,我首先运用网络搜索引擎搞清楚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的概念,然后利用馆内不同的文献型、事实型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中遇到的问题有:由于对题目的陌生,造成我在开始检索时出现了“不知从哪儿入手”的状况。在对课题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阻隘最多,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进入检索数据库后,对检索项、检索词的把握的很好,检索得还算顺利。我认为今后应在检索中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开始着手检索时应注意搜索引擎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第二,检索相关文献时注意不能盲目选择数据库,分析好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再进入。最后,检索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二、论文缩写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技术

胡 泊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江苏常州 2131)

[摘 要] 文章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以代为主线分别介绍各代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切换技术,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切换技术越来越先进,通信质量也越来越好,同时也印证了切换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越区切换; 切换技术。

早期的移动通信系统实行大区制,在覆盖区中心设置大功率发射机。该系统的问题在于能同时提供给用户的信道非常少、易阻塞,根本满足不了移动通信用户的迅速膨胀。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当移动台在服务区中快速移动时,移动台和原来小区基站的通信链路必须转换到新小区基站上来,这个过程就称为越区切换。

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概述

越区切换是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是系统利用多小区实现大面积覆盖的必要条件。按具体切换形式分两大类:一类是硬切换,另一类是软切换。 2.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技术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以FDMA (频分多址)为基础的模拟蜂窝网。采用的切换是基站或网络控制切换技术,具有自动过境切换技术。

模拟系统切换的优点:模拟蜂窝网采用基站控制的越区切换技术,系统性好,易于控制,统一管理,具有自动越区切换技术,切换时间短,不易被用户察觉。缺点:系统负荷过大掉话率高“乒乓效应”;由于各国采用系统的标准不同而无法实现全球漫游; 切换使话音信道上产生短时间中断。

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其典型系统为以GSM为代表的TDMA (时分多址)数字蜂窝网和IS295窄带CDMA (码分多址)数字蜂窝网。

其中GSM 系统采用移动台辅助越区切换,IS—95 CDMA系统采用软切换。软切换的主要优点:①无缝切换,保持通话连续性,有效控制了“乒乓效应”;②减少掉话可能性;③切换区域的移动台发射功率降低;④软切换为在CDMA系统中实现分集接收。主要缺点:①导致硬件设备的增加;②降低了前向信道容量;③对系统性能和网络资源产生消极的影响。 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以实现世界范围的个人通信为目标,实现IT网络全球化、业务综合化和通信个人化,把“服务到终端”推向“服务到个人”。

关于第三代系统的标准问题,目前仍有很多争议。但是宽带CDMA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目前,形成了几个代表:欧洲和日本的WCDMA、北美的CDMA2000、中国大唐电信研制的TD2SCDMA。中国的TD2SCDMA 系统在切换方面的技术特色为实行接力切 。

通过对各代系统的切换的研究以及优缺点的对比可知:切换技术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切换和漫游是移动通信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移动通信的复杂性就表现在切换和漫游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切换技术也越来越先进,通信质量越来越好,这是客观规律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用户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立新,邢宁霞著. CDMA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2.(美)Vijay K. Garg著. 于鹏,白春霞,刘睿等译.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IS2 95CDMA和CDMA2000.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