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高斯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和天文学家。有人说高斯是绝顶聪明的天才, 高斯却说:“我的知识和成功。全是勤奋学习取得的。我小时候很喜欢数学,甚至在学会说 话之前,就学会计数了!”高斯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目:今 天算一道题,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于是,教室里的小朋友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 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 ··,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 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还不到半小时,小 高斯就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的?并且向老师解释说:如果把 1到100个数首尾相加,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每两个数的和都是101,100 个数两两相加,就会有50个结果,而每个结果都是101,那么50个101加起来就等于5050。 在老师的帮助下,高斯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终身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朋友们,你们爱动脑筋吗?有没有在学习中发现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呢?高斯后来成 为著名的数学家,固然与他从小就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在学习中发 现规律,总结学习方法。 第1版 高 数学 故 事 小朋友,你知道下面共有几条线段吗? 数 线 段答:一共有6条线段,算式是3+2+1=6(条)。 解题方法小结:先数出线段中空格的个数(即小线段个数),有几个小空格,就从几开始加,一直加到1为止。 图中有3个小空格(小线段),就从3开始加,一直加到1,即3+2+1=6。 最 少 要 几 分 钟 1965年,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在他的一本书中出了一道题目。华爷爷出这道题的目的,是想训练小朋友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本领。 题目是这样的: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拿茶叶需要2分钟,问最少要几分钟可以泡好茶? 同学们,怎样合理安排这几件事,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省呢?那就要能在同一时间内做几件事,先洗水壶,接着烧开水,烧上水以后,需要等15分钟水才能开。在15分钟内,可以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泡茶,这样,只用16分钟就行了。同学们,当你要做几件事时,能不能用华爷爷教给我们的方法来安排呢? 学会用直尺测量物的体长度是我们要掌握的技能,看看以下两种方法: 1.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刻度数就是该物体的长度。 2.也可以找到直尺左端刻度对着几,再找到右端刻度对着几,线段的长度=右端刻度— 左端刻度。 减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 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谁最吝啬 “你说,世界上谁最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