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同源染色体:指大小、形态结构相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染色体。
同源:是指序列同源,表明两个或多个蛋白质或DNA序列具有相同的祖先。 联会: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精确配对的过程称为联会。
限性性状: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如母鸡下蛋、母畜产子、母牛泌乳、男人长
胡须、公畜的阴囊疝等,这样的性状称为限性性状,限性性状的遗传方式称为限性遗传。
伴性基因:当基因位于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上的时候,它的遗传就与性别密切联系起
来,这种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决定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叫伴性基因。
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又称性影响遗传,决定从性遗传的基因称为从性基因,一般位于
常染色体,所以在两个性别中均可以得到表达,但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性别中其显隐关系不同。
一因多效:一对基因控制了两队或多对性状的,称为一因多效。
多因一效:任何一个性状的表现,都是一系列的复杂生理、生化反应的结果,在这一
过程中牵涉到了许多基因。因此,控制或影响某一性状的基因往往是很多的,这就是多因一效。
地方品系:是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系内经长期选育
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单系:是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近交系:是指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其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一般在37.5%以上。 群系:是指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起来的多系祖品系。
专门化品系:是指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并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可分为
专门化父本品系和专门化母本品系。
三元杂交:是用两个种群杂交,所生杂种母畜再与第三个种群杂交,所生三代杂种用
作商品。
四元杂交:双杂交是用4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两种杂交间再次进行杂交,产生
四元杂交商品畜。
二、计算题
1.有关选择反应 应用到遗传力 公式R=Sh² S=ΔP=Ps-P Ps=被选留个体性状的
平均值 P=所有经性能测定个体的性状值平均数 ΔP=选择差
h²=遗传力 育种值A=R 公+母/2=S
某奶牛场奶牛产奶均值为700g,某一头产奶800g,遗传力为0.5 估算育种值 A=R=Sh²=(Ps-P)h²=(800-700) ×0.5=50g
2.群体基因计算,完全显性的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一对基因控制的 如猪的白毛、黑毛。
基因型频率=某一基因型个体数/群体总数 基因频率=某基因个数/群体中同一位点基因总数 基因频率p=D+H/2 q=R+H/2 p+q=1
2、已知猪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在一个毛色未加选择的大群猪中,白毛猪占96%。
(1)求黑毛基因频率是多少?
(2)淘汰黑毛猪,留白毛猪,后代中还会出现黑毛猪吗?为什么? (3)若猪的世代间隔是2年,将黑毛猪降低到万分之一,需要多少年?
三、简答题
1.染色体根据着丝点的分类?
答: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分为4种类型①中着丝粒染色体,
两臂长度相等或大致相等②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细胞后期移动时呈L型③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具有微小短臂,细胞后期移动时呈棒形④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一端
2.基因突变的特征?
答:1.突变的重演性 突变在不同个体、时间、地点重复的出现和发生
2.突变的可逆性 指突变可以从一种相对性状变为另一种相对性状,又可以从另
一种相对性状突变为原来的相对性状
3.突变的多向性 指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它的不同的复等位基因 4.突变的平行性 指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往往会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5.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 有利的是指基因突变能够创造新的基因,增加生物的
多样性,为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并且,突变加选择可以促进生物的进化。有害的是指在进化过程中,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其下的代谢过程,与环境都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高度的协调统一,一旦某个基因突变,可能造成代谢过程的破坏,从而降低其活性
3.场内测定的优缺点?
答:优点:①测定成本较低;②测定规模不受太大,选择强度较高;③避免了被
测个体在运输过程中的疾病传播④测定出的结果与生产环境下的畜实际顺序相一致
缺点:①由于个体在不同德饲养条件下进行的测定,因而个体遗传评估不可靠性
较大②不容易保证做到中立性和客观性③不能对一些需要特殊设备和较大人力才能测定的性状进行测定
测定站测定:将所有的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牧场中,在一
定时间内进行测定 其有缺点与场内测定相反
场内测定:直接在各个牧场中进行性能测定
4.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概念和作用)
答:如果两个个体间的品质相同或相似,则其间的交配称为同质交配或同型交配 如果两个个体间品质不同或不相似。则其间的交配称为异质交配或异型交配 同质交配作用:①同质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②同质交配改变基因型频率,即纯合子
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③遗传同型交配改变基因型频率的程度大于表型同型交配④连续进行同行交配,杂合子频率不断降低。各种纯合子的频率不再增加⑤同质交配若同选择相结合,则将既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又改变群体的基因型频率,群体将以更快的速度达到纯合⑥同质交配对于数量性状,将不改变其育种值,但因杂合子频率降低有可能降低群体均值
应用:①群体中一旦出现理想型,通过同质交配使其确定下来并扩大其在
群体中的数量②通过同质交配使群体分化成各具特点且纯合的亚群③同质交配加上选择得到性能优越而又同质的群体
异质交配作用:①单性状的异质交配可以改变下一代的基因频率②单性状的异质交
配改变下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其中显性纯合子全部消失,纯合子全部源于杂合子的存在③如果能区分表型与基因型,进而淘汰杂合子而只留两种
纯合子的异质交配即遗传异质交配,则下一代将全为杂合子④异质交配对于数量性状而言,可能提高群体均值
应用:①用好改坏,用优改劣。②综合双亲的优良特性,提高下一代的适
应性和生产性能③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并为创造新的遗传类型奠定基础
5.引入杂交和级进杂交的不同?
答:引入杂交:其主要目的是改正地方品种的某种缺陷或改良地方品种的某一生产性
能,同时还要保留地方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级进杂交:选择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与被改良的母畜交配,所得杂种又与改良品
种的优良公畜交配,连续几代,直至改良品种得到根本改造
引入杂交:⑴不需要根本改造品种或畜群,只需要在保留其全部优良品质的基础上,
改正某些缺点⑵需要加强或改善一个品种的生产力,而不需要改变其生产方向
级进杂交:⑴为了尽快获得大量某种用途的家畜⑵为了尽快提高家畜的某种生产性能
⑶为了经济有效地或得大量纯种家畜⑷为了获得大量适应性强生产力高的家畜
6.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
答:质量性状:由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座决定的,性状的表现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
的影响,且性状的表型变异为间断分布
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除了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外,还很大程
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类性状的表型变异是连续分布
家畜质量性状的类型①表征特征;许多外貌特征如毛色,有无角等②血型和血浆蛋白
多样性③遗传缺陷④伴性遗传;家畜的性别
家畜的数量性状的选择:家畜的繁殖率一般较高,保留优良个体,繁衍下代,因此进
行一雄多雌,人工受精大量繁衍
7.血型遗传,不同血型会出现什么样的遗传后代? 答:
8.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选择,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加家系内选择? 答:(1)个体选择,也称大群选择,只是根据个体本身性状的表型值选择,不仅简单
易行,而且在性状遗传力较高时,采用个体选择是有效的,可望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展,因此在不太严格的育种方案中往往使用这一选择方法,个体选择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性别的遗传力大小。
(2)家系选择:以整个家庭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均值的大小决定个体的
去留。家系指同胞和半同胞家系,更远的家系信息对选择意义不大
(3)家系内选择: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中,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根据个体
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的偏差来选择,在每个家系中选择超过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