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Standard for foundational terminology
Of engineering survey
GB/T 50228-96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6]336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28-96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六年六月五日
1 总 则
1.0.1 为统一工程测量的术语及释义,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以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测量及有关领域。
1.0.3 本标准规定的是工程测量常用的基本术语,涉及其他专业的术语,应遵守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
2 通用术语
2.0.1 测绘学 geodesy and cartography;surveying and map-ping
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描述和应用的学科。其内容包括研究测定、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地表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确定自然和人造物体、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制成各种地图和建立有关信息系统。
2.0.2 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survey
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应用测绘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2.0.3 精密工程测量 precise engineering survey
采用的设备和仪器,其绝对精度达到毫米量级,相对精度达到10-5量级的精确定位和变形观测等进行的测量工作。
2.0.4 摄影测量 photogrammetry
利用摄影影像信息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性质、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的测量工作。
2.0.5 工程摄影测量 engineering photogrammetry
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的各种摄影测量工作。
2.0.6 子午线 meridian
通过地面某点并包含地球南北极点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也称子午圈。
2.0.7 子午线 central meridian
地图投影中各投影带的子午线。
2.0.8 任意子午线 arbitrary central meridian
选择任意一条子午线为某区域的子午线。
2.0.9 子午线收敛角 grid convergence;meridian convergence
地面上经度不同的两点所作子午线间的夹角。
2.0.10 高斯-克吕格投影 Gauss-Krueger projection
地图投影带的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为直线,且两线为正交的等角横切随圆柱投影。
2.0.11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Gauss-Krueger plan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2.0.12 坐标系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任意选用原点和坐标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0.13 建筑坐标系 architecture coordinate system
坐标轴与建筑物主轴线成某种几何关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0.14 坐标变换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将某点的坐标从一种坐标系换算到另一种坐标系的过程。
2.0.15 高程 elevation;height
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
2.0.16 高程基准 height datum
由特定验潮站平均海水面确定的起算面所决定的水准原点高程。
2.0.17 1985国家高程基准 National Height Datum 1985
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所决定的水准原点高程,于1987年由国家测绘局颁布作为我国统一的测量高程基准。
2.0.18 假定高程 assumed height
按假设的高程基准所确定的高程。
2.0.19 一次布网 once establishment control network
将全部控制点一次布设成同一个等级、统一平差的测量控制网。
2.0.20 控制点 control point
以一定精度测定其几何、天文和重力数据,为进一步测量及为其他科学技术工作提供依据具有控制精度的固定点。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2.0.21 测量控制网 surveying control network
由相互联系的控制点以一定几何图形所构成的网,简称控制网。
2.0.22 基线 baseline
三角测量和摄影测量中,为获取测绘信息所依据的基本长度。
2.0.23 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随机误差平方的数学期望的平方根,也称中误差或均方根差。
2.0.24 偶然误差 accident error;random error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一系列观测值中,其误差大小、正负号不定,但符合一定统计规律的测量误差,也称随机误差。
2.0.25 系统误差 systematic error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一系列观测值中,其误差大小、正负号均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
2.0.26 粗差 gross error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一系列观测值中,超过标准差规定限差的测量误差。
2.0.27 多余观测 redundant observation
超过确定未知量所需最少数量的基础上,增加的观测值。
3 控制测量
3.1.1 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维控制测量。
3.1.2 高斯投影面 Gauss projection plane
按照高斯投影公式确定的地球椭球面的投影展开面。
3.1.3 大地水准面 geoid
一个与假想的无波浪、潮汐、海流和大气压变化引起扰动的处于流体静平衡状态的海洋面相重合并延伸到的重力等位面。
3.1.4 抵偿高程面 projection datum plane with compensation effect
为使地面上边长的高斯投影长度改正与归算到基准面上的改正互相抵偿而确定的高程面。
3.1.5 参考椭球面 surface of reference ellipsoid
处理大地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并进行定位的椭球体表面。
3.1.6 法截弧曲率半径 radius of curvature in a normal section
地球椭球体表面上某点的法截弧在该点的曲率半径。
3.1.7 高斯投影长度变形 scale error of Gauss projection
圆柱面与椭球面相切于子午线上,其长度不变形,其他任意处的投影长度均变化。
3.1.8 高斯投影分带 zone-dividing of Gauss projection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体表面划分成若干投影的区域,简称投影带。
3.1.9 任意带 arbitrary zone
采用任意子午线、任意带宽的投影带。
3.1.10 卯酉圈曲率半径 radius of curvature in prime vertical
地球椭球体表面上某点法截弧曲率半径中最大的曲率半径。
3.1.11 子午圈曲率半径 radius of curvature in meridian
地球椭球体表面上某点法截弧曲率半径中最小的曲率半径。
3.1.12 平均曲率半径 mean radius of curvature
地球椭球体表面上某点无穷多个法截弧的曲率半径的算术平均值。
3.1.13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 NAVSTA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3.1.14 平面控制网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在某一参考面上,由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1.15 平面控制测量 horizontal control survey
确定控制点平面坐标的测量工作。
3.1.16 平面控制点 horizontal control point
具有平面坐标的控制点。
3.1.17 控制网优化设计 optimal design of control network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一个或多个目标函数进行择优的选网方法。
3.1.18 三角测量 triangulation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三角形各顶点水平角,并根据起始边长、方位角和起始点坐标,经数据处理确定各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3.1.19 三角控制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
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1.20 三角锁 triangulation chain
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形构成链形的测量控制网。
3.1.21 线形三角锁 linear triangulation chain
两端各附合在一个高等级控制点上的三角锁,简称线形锁。
3.1.22 线形三角网 linear triangulation network
附合在三个以上高等级控制点的线形三角锁连接而构成的测量控制网,简称线形网。
3.1.23 三角点 triangulation point
三角测量时,在地面上选定的一系列构成相互连接的三角形顶点。
3.1.24 三边测量 trilateration
测量三角形的边长,以确定网中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3.1.25 边角测量 triangulateration;combination of triangulartion and tribateration
综合应用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确定各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3.1.26 导线测量 traverse survey;traversing
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3.1.27 导线控制网 traverse network
通过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1.28 附合导线 connecting traverse;annexed traverse
起止于两个已知点间的封闭导线。
3.1.29 闭合导线 closed traverse
起止于同一个已知点的封闭导线。
3.1.30 导线点 traverse point
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测定的控制点。
3.1.31 加密控制网 densified control network
在高等级测量控制网中,为增加控制点的密度而布设的次级测量控制网。
3.1.32 插网 inserting network
在高等级测量控制网中,插入两个以上的点而构成加密控制网。
3.1.33 插点 inserting individual point
在高等级测量控制网中,插入一个或两个待定的控制点。
3.1.34 边角联合交会 linear-angular intersection
加密控制点时,测定一部分或全部角与边的交会方法。
3.1.35 结点 junction point
两条或两条以上导线、水准路线相交的点。
3.1.36 结点网 network with junction points
由多个结点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1.37 平均边长 mean side length
测量控制网中各边长度的平均值。
3.1.38 起始数据 initial data
测量控制网中作为起始坐标、边、方位和高程的数据。
3.1.39 最弱边 the weakest side
在三角控制网中利用起始边和观测的角度值,经数据处理后,其中精度最低的一条边。
3.1.40 最弱点 the weakest point
在测量控制网中利用起算点的数据及观测值,经数据处理后,其中相对于起算点精度最低的一个点。
3.1.41 坐标增量 increment of coordinate
两点之间的坐标值之差。
3.1.42 导线全长闭合差 total length 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
由导线的起点推算至终点的位置与原有已知点位置之差。
3.1.43 导线横向误差 lateral error of traverse
导线的位移误差在导线起点和终点连线方向上的垂直分量。
3.1.44 导线纵向误差 longitudinal error of traverse
导线的位移误差在导线起点和终点连线方向上的分量。
3.1.45 高程控制点 vertical control point
具有高程值的控制点。
3.1.46 高程控制测量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确定控制点高程值的测量工作。
3.1.47 高程控制网 control network of height;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由相互联系的高程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1.48 测区平均高程面 mean height of survey area
以测区高程平均值计算的高程面。
3.1.49 地球曲率与折光差改正 correction for curvature of the earth and refraction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为消除或减弱测线受地球曲率与受大气折射两项误差影响而作的改正,简称两差改正。
3.1.50 旁折光 lateral refraction
在不同的大气密度条件下,光线在水平方向产生的折射。
3.1.51 垂线偏差 deflection of the vertical;deflection of plumb line
地面测站点的铅垂线与其在参考椭球面上对应点的法线之差。
3.2 选点、造标与埋石
3.2.1 踏勘 reconnaissance
工程开始前,到现场察看地形和其他工程条件的工作。
3.2.2 控制网选点 reconnaissance for control point selection
根据控制网设计案和选点的技术要求,在实地选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
3.2.3 造标 tower building;signal erection
建造作为观测照准的目标及升高仪器位置的测量标志构筑物的总称。
3.2.4 埋石 mark at or below ground level;setting monument
将控制点的永久性标志固定在实地的工作。
3.2.5 观测墩 observation post;observation pillar
顶面有中心标志及同心装置,并能安装测量仪器及观测照准目标的设施。
3.2.6 强制对中 forced centring
用装在共同基座上的装置,使仪器和觇牌的竖轴严格同心的方法。
3.2.7 归心元素 elements of centring
仪器、照准目标和标石的中心在水平面上投影间的距离及其与零方向的夹角。测站点归心元素包括测站点偏心距与偏心角;照准点归心元素包括照准点偏心距与偏心角。
3.2.8 归心改正 correction for centring
将测站的仪器中心至照准目标中心之间的方向值或距离,归化为两点标石中心之间的方向值或距离而进行的改正。
3.2.9 测站归心 station centring
因仪器中心与测站标石中心不处在同一铅垂线上而进行的改正。
3.2.10 照准点归心 sighting centring
因照准点目标中心与标石中心不处在同一铅垂线上而进行的改正。
3.2.11 标石 markstone;monument
用混凝土、金属或石料制成,埋于地下或露出地面以标志控制点位置的永久性标志。
3.2.12 觇标 tower;signal
作为照准目标用的测量标志构筑物。
3.2.13 觇牌 target
作为测量照准目标用的标志牌。
3.2.14 测量标志 surveying mark
标定地面控制点或观测目标位置,有明确中心或顶面位置的标石、觇标及其他标记的通称。
3.2.15 照准圆筒 sighting cylinder
安装在觇标顶部,供观测时照准用的圆筒。
3.2.16 点之记 description of station
记载等级控制点位置和结构情况的资料。包括:点名、等级、点位略图及与周围固定地物的相关尺寸等。
3.2.17 墙上水准点 bench mark built in wall
设置在坚固建筑物墙上的水准点标志。
3.3 角度测量
3.3.1 水平角 horizontal angle
测站点至两个观测目标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3.3.2 垂直角 vertical angle
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间在同一竖直面内的夹角。
3.3.3 天顶距 zenith distance
测站点铅垂线的天顶方向到观测方向线间的夹角。
3.3.4 测站 observation station
观测时设置仪器或接收天线的位置。
3.3.5 照准点 sighting point
观测时仪器照准的目标点。
3.3.6 测微器行差 run of micrometer;run error of micrometer
用测微器读取度盘上两相邻分划线间角距的数值与理论值之差。
3.3.7 隙动差 lost motion
机械啮合装置中,旋进与旋出至同一位置的读数之差。
3.3.8 度盘 circle
装在测角仪器上,用以量测角度的圆盘。
3.3.9 正镜 telescope in normal position
照准目标时,经纬仪的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左侧,也称盘左。
3.3.10 倒镜 telescope in reversed position
照准目标时,经纬仪的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右侧,也称盘右。
3.3.11 测回 observation set
根据仪器或观测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统一规定的由数次观测组成的观测单元。
3.3.12 分组观测 observation in groups
把测站上所有方向分成若干组分别观测的方法。
3.3.13 全圆方向法 method of direction observation in rounds
把两个以上的方向合为一组,从初始方向开始依次进行水平方向观测,最后再次照准初始方向的观测方法。
3.3.14 方向观测法 method of direction observation
以两个以上的方向为一组,从初始方向开始,依次进行水平方向观测,正镜半测回和倒镜半测回,照准各方向目标并读数的方法。
3.3.15 归零差 misclosure of round
全圆方向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
3.3.16 两倍照准差 discrepancy between twice collimation er-rors
全圆方向法中,同一测回、同一方向正镜读数与倒镜读数之差。
3.3.17 坐标方位角 coordinate azimuth
坐标系的正纵轴与测线间顺时针方向的水平夹角。
3.3.18 方位角 azimuth
通过测站的子午线与测线间顺时针方向的水平夹角。
3.3.19 三角形闭合差 closure error of triangle
三角形三内角观测值之和与1800加球面角超之差。
3.3.20 测角中误差 mean square error of angle observation
根据测角闭合差或观测值改正数,计算出角度观测值的中误差。
3.3.21 照准误差 error of sighting
照准目标时所产生的误差。
3.4 距离测量
3.4.1 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测量两点间长度的工作。
3.4.2 电磁波测距 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ement(EDM)
以电磁波在两点间往返的传播时间确定两点间距离的测量方法。
3.4.3 光电测距 electro-optical distance measurement
以光波为载波,采用测频法、脉冲法或相位法确定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3.4.4 激光测距 laser distance measurement
以激光为载波,采用脉冲法或相位法确定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3.4.5 红外测距 infrared distance measurement
以砷化镓(GaAs)发光管的红外光为载波,以相位法或脉冲相法确定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3.4.6 微波测距 microwave distance measurement
以微波为载波,经调制由主台发射、副台接收并转发回来,测定调制波的相位差,确定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3.4.7 相位法测距 method of distance measurement by phase
根据调制波往返于补测距离上的相位差,间接确定距离的方法。
3.4.8 电磁波测距仪法 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 in-strument(EDMI)
采用电磁波载波测量距离仪器。包括红外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和微波测距仪等。
3.4.9 电子速测仪 electronic tacheometer
集红外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数据终端机和数据记录兼数据处理器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3.4.10 反光镜 reflector
将发射的光束反射至接收系统和反射物。包括:平面反光镜、球面反光镜、透镜反光镜、棱镜反光镜等。
3.4.11 棱镜反光镜 reflection prism
用光学玻璃制成的等腰三角锥体,三个反射面互相垂直,另一面为光线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平行,且具有自准直性。
3.4.12 加常数 additive constant
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常差。
3.4.13 电磁波测距标称精度 nominal accuracy of EDM
电磁波测距仪给定的精度指标。包括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
3.4.14 固定误差 fixed error
与观测量大小无关,有固定数值的误差。
3.4.15 比例误差 scale error
与观测量大小成比例的误差。
3.4.16 电磁波测距最佳观测时间段 the most favorable time interval of EDM
在电磁波测距时,通视良好、信号稳定和测距精度较高的时间间隔。
3.4.17 电磁波测距最大测程 maximum range of EDM
在规定的大气能见度和棱镜组合个数的条件下,满足仪器标称精度时电磁波测距仪所能测量的最大距离。
3.4.18 气象改正 meteorological correction
在大气折射率与测距仪给定的参考气象条件下,折射率不等面进行的距离改正。
3.4.19 频偏改正 correction for frequency deviation
在实际作业时,测距仪的调制频率与标称频率发生偏移而进行的距离改正。
3.4.20 因挖基线尺 invar tape
采用镍铁合金制造的线状尺或带状尺,其温度膨胀系数小于0.5×10-6/0C。
3.4.21 尺量距 steel tape distance measurement
采用宽度10~20mm,厚度0.1~0.4mm薄钢带制成的带状尺测量距离的方法。
3.4.22 视差法测距 subtense method distance measurement
用经纬仪测量与短基线所对应的水平角计算水平距离的方法。
3.4.23 横基尺视差法 stubtense method with horizontal staff
根据与测线垂直并水平放置基线横尺所对应的视差角计算水平距离的方法。
3.4.24 竖基尺视差法 subtense method with vertical staff
根据竖直放置的基线竖尺所对应的垂直角计算水平距离的方法。
3.4.25 尺长改正 correction to the nominal length of tape
根据尺在标准温度、标准拉力引张下的实际长度与标称长度的差值进行的长度改正。
3.4.26 倾斜改正 correction for slope
将倾斜距离换算成水平距离的工作。
3.4.27 温度改正 correction for temperature
钢尺量距时的温度和标准温度不同引起的尺长变化进行的距离改正。
3.4.28 往测与返测 direct and reversed observation
两点向测量时,由起点到终点到起点的测量过程。
3.5 高程测量
3.5.1 高程测量 height survey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3.5.2 水准测量 leveling
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两固定点间高差的工作。
3.5.3 精密水准测量 precise leveling
采用高精度的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所进行的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小于2mm的水准测量。
3.5.4 水准点 bench mark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达到一定精度的高程控制点。
3.5.5 水准网 leveling network
由一系列水准点组成多条水准路线而构成的带有结点的高程控制网。
3.5.6 水准测段 segment of leveling
分段观测时,相邻两水准点或高程控制点间的水准测量路线。
3.5.7 高差 difference of elevation;level difference
同一高程系统中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3.5.8 附合水准路线 annexed leveling line
起止于两个已知水准点间的水准路线。
3.5.9 闭合水准路线 closed leveling line
起止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封闭水准路线。
3.5.10 支水准路线 spur leveling line;leveling branch
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终点不附合或不闭合于另一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
3.5.11 跨河水准测量 river-crossing leveling
视线长度超过规定,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的水准测量。
3.5.12 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根据已知点高程及两点间的垂直和距离确定所求点高程的方法。
3.5.1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EDM-trigonometric level-ing
采用电磁波测距仪直接测定两点间距离的三角高程测量。
3.5.14 三角高程导线测量 trigonometric height traversing
从已知高程点出发,沿各导线边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最后附合或闭合到已知高程点上,确定高程的方法。
3.5.15 高程中误差 mean square error of height
根据高程测量闭合差或不符值计算的中误差。
3.5.16 高差全中误差 total mean square error of elevation dif-ference
根据环线闭合差和相应环的水准路线周长而计算的中误差,也称水准测量每千米距离的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其表达式为:
MW=
1NWW•L (3.5.16)
式中 MW——高差全中误差(mm);
W ——闭合差(mm);
N ——水准环数;
L——相应环的水准路线周长(km)。
3.5.17 高差偶然中误差 accident mean square error of eleva-tion difference
根据各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和测段长度而计算的中误差。其表达式为:
M1•4nL (3.5.17)
式中 M——高差偶然中误差(mm);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n——测段数;
L——测段长度(km)。
4 地形测量
4.1一般术语
4.1.1 地形测量 topographic survey
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将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记录在载体上的测量工作。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测图。
4.1.2 地形图 topographic map
按一定程序和方法,用符号、注记及等高线表示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4.1.3 带状地形图 strip topographic map
用于线形工程的选线、勘察设计或管理的地形图。
4.1.4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basic scale topographic map
用规定的测图比例尺系统测绘或编绘的地形图。
4.1.5 地形图比例尺 scale of topographic map
地形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
4.1.6 地形图数据库 topographic map data base
利用计算机存储各种地形图要素的数据及数据管理软件的文件集合。
4.1.7 地形图修测 topographic map revision
对原有地形图上有变动的地物、地貌进行修改和补充的测量工作。
4.1.8 地形图要素 topographic map content elements
构成地形图的地理要素、数学要素和整饰要素的总称。
4.1.9 地形图分幅 topographic map subdivision
将测区的地形图划分成规定尺寸的图幅。
4.1.10 地形原图 topographic original map
经实测、整饰后的初始地形图。
4.1.11 地形底图 base map of topography
地形原图经映绘后供复制用的图件。
4.2 图根控制测量
4.2.1 图根控制点 mapping control point
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4.2.2 图根控制测量 mapping control survey
在等级控制点基础上测定图根控制点的工作。
4.2.3 图根三角测量 mapping triangulation
利用三角测量的方法测定图根控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工作。
4.2.4 图根导线测量 mapping traversing
利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测定图根控制点平面位置的测量工作。
4.2.5 三维导线测量 three dimensional traversing
同时解算各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导线测量方法。
4.2.6 图根高程测量 mapping height survey
测定图根控制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4.2.7 图根水准测量 mapping control leveling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图根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4.2.8 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transit trigonometric leveling
用经纬仪测定两点间的垂直角,并根据已知距离确定图根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4.2.9 交会高程点 elevation point by independent inter-section
根据多个已知高程点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高程。
4.2.10 电磁波测距仪极坐标法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with EDMI
以电子速测仪测角和测边,按极坐标法确定图根点坐标的方法。
4.2.11 交会法 intersection method
根据两个以上已知点,用方向或距离交会,确定待定点坐标和高程的方法。
4.2.12 前方交会 forward intersection
根据两个以上已知点的坐标及观测角值确定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4.2.13 方交会 resection
在待定点上向三个以上已知点进行水平角观测,然后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及两个水平角观测值确定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4.2.14 侧方交会 side intersection;lateral intersection
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和一个已知点及待定点上观测的水平角确定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4.2.15 交会点 intersection point
根据已知控制点用交会法测定的点。
4.2.16 图根解析补点 complementary control point of analytic mapping
根据图根点坐标及观测的角度、边长和垂直角确定坐标和高程的点。
4.2.17 图解图根点 graphic mapping control point
在测站上直接用测量仪器,按几何原理读数,图板上划线定点的方法确定的点。
4.3 地形测图
4.3.1 地形测图 topographic mapping
使用测绘仪器测绘地形图的工作。
4.3.2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ping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测图。
4.3.3 平板仪测图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plane table
采用平板仪确定方向、视距、量距或测距确定点位而测绘地形图的工作。
4.3.4 经纬仪测图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transit
采用经纬仪测角和视距或测距仪测距,在图板上展点以测绘地形图的工作。
4.3.5 测记法成图 mapping by survey and record method
用仪器测定测站点至地形点的距离、方向和高差,再根据其记录和草图进行成图的工作。
4.3.6 电子速测仪测图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electronic tacheometer
采用有记录装置的全站式测距仪获取数据,输入至绘图仪测绘地形图的工作。
4.3.7 机助制图 computer aided mapping;computer cartogra-phy
采用电子计算机制图技术,经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制作地形图的工作。
4.3.8 坐标格网 coordinate grid;base grid
按一定的纵横坐标间距,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格图。
4.3.9 图廓 map border
地形图分幅的范围线。
4.3.10 图廓整饰 map border decoration
根据规定对图廓周边进行整饰的工作。
4.3.11 等高线 contour;contour line
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4.3.12 等高距 contour interval
地形图上两相邻首曲线间的高差。
4.3.13 首曲线 intermediate contour
根据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坡度和等高线密度等因素,确定等高距描绘的曲线。
4.3.14 计曲线 index contour;thickened contour
按规定的首曲线条数加粗描绘的等高线。
4.3.15 示坡线 slope line;depression line
地形图中在等高线上表示坡度方向的短线。
4.3.16 地性线 terrain line
地形测图时表示地形坡面变化的特征线。如山脊线、山谷线等。
4.3.17 地物 planimetric feature;culture
地面上固定性物体的总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江河等。
4.3.18 地貌 land feature;relief
地面上各种起伏形态的总称。
4.3.19 地形 landform;topography
地面上地物、地貌的总称。
4.3.20 地形点 topographical point
地形测图中被测定高程和位置的点。
4.3.21 地形点间距 interval of topographical point
地形测图中测点之间的距离。
4.3.22 地物点 detail point;planimetric point
地形测图中确定地物形状的特征点。
4.3.23 内插高程点 interpolated point between contours
在地形图上两相邻等高线间根据等高线位置按一定比例确定高程的点。
4.3.24 高程注记点 elevation point with notes
地形图上标注有高程数据的点。
4.3.25 细部坐标点 detail coordinate point
用解析方法测定的重要地物的特征点。
4.4 水域测量
4.4.1 水下地形 underwater topography
海洋、湖泊、江河、港湾等水体底面地形的总称。
4.4.2 水下地形测量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bathy-metric surveying
测绘水体覆盖下的地形测量工作。包括测深、定位、判别底质、绘制地形图等。
4.4.3 水利工程测量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hydrographic engineering survey
各种水利工程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各阶段中的测量工作。
4.4.4 港口工程测量 harbor engineering survey
各类港口工程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各阶段中的测量工作。
4.4.5 疏浚工程测量 dredge engineering survey
以疏浚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4.4.6 航道测量 channel survey
为船舶航行而进行的水下地域与沿岸的地形测量。
4.4.7 水深测量 bathymetric survey;sounding
使用测深杆、测深铊、回声测深仪等测定水域中瞬时水面至水底各点的竖直距离。
4.4.8 水尺 tide staff
测定水面涨落变化的标尺。
4.4.9 测深点 sounding point
测定水深时测深仪器、工具与水面相交点在平面图上的点。
4.4.10 测深线 sounding line
测船在测深过程中的航迹线。
4.4.11 测深定位 sounding positioning
确定测深瞬间所在点的平面位置。
4.4.12 无线电定位 radio positioning
利用无线电波相关原理的定位系统来确定各待定点的平面位置。
4.4.13 断面索法 section wire method
用固定在岸边的索缆确定测深点的平面位置,同时测定水深的方法。
4.4.14 水下纵断面测量 underwater longitudinal-section sur-vey
航迹线平行于岸线或水流方向时测定断面上各点的深度和距离的工作。
4.4.15 水下横断面测量 underwater cross-section survey
航迹线垂直于岸线或水流方向时测定断面上各点的深度和距离的工作。
4.4.16 扫测 sweeping survey
对一定水域范围内,水底地形与沉没物体或对某一深度中的障碍物进行全面探测的工作。
4.4.17 固定断面 fixed section
埋设固定的断面方向基桩,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水位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的断面。
4.4.18 断面基线 base line of section
用以布置断面的基线,为两个或多个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连线。
4.4.19 断面间距 profile spacing
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
4.4.20 测深点间距 sounding point spacing
同一测线上相邻测深点之间的距离。
4.4.21 测时水位 sounding level
测量作业时当地水域的水面高程。
4.4.22 航道绘图水位 channel surveying reference level
绘制航道图时,水深零点(起算面)的高程。
4.4.23 深度基准面 depth datum
计算水深的起始面。
4.4.24 等深线 depth contours;isobath
水深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4.4.25 等深距 isobath interval
相邻两等深线间的深度差。
5 线路测量
5.1 一般术语
5.1.1 线路测量 route survey
为铁路、公路、渠道、输电线路、管线及架空索道等线形工程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5.1.2 线路平面控制测量 route plane control survey
沿线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工作。
5.1.3 线路高程控制测量 route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沿线路建立高程控制网的测量工作。
5.1.4 工点地形图 topographic map of construction site
为车站、修造场、营运站、泵站、加热站、加压站、桥隧和站场等工程设计提供的局部地形图。
5.1.5 纵断面测量 profile survey
测量线路中线方向的平面配置和地面上各点的起伏形态的测量工作。
5.1.6 横断面测量 cross-section survey
测量中桩处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地面上各点的起伏形态的测量工作。
5.1.7 纵断面图 profile[diagram]
表示线路中线方向的平面配置和地面起伏的剖面图。
5.1.8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表示中桩处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的剖面图。
5.2 铁路、公路测量
5.2.1 铁路测量 railway survey
为铁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5.2.2 公路测量 highway survey
为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5.2.3 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铁路、公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5.2.4 纸上定线 route location on paper
在地形图上确定线路中线位置的工作。
5.2.5 定线测量 final survey;route location survey
将线路工程设计图纸上的线路位置测设于实地或在实地直接选定线路的测量工作。
5.2.6 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沿选定的中线测量转量,测设中桩,定出线路中线或实地选定线路中线平面位置的测量工作。
5.2.7 基平 benchmark leveling
铁路、公路工程的高程控制测量。
5.2.8 中平 center-line stake leveling
铁路、公路中线上的转点、百米桩、曲线桩、加桩和控制桩的高程测量,也称中桩水准。
5.2.9 站场现状图 present situation map of station
综合反映站场工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现状的平面图。
5.2.10 交点 deflection point
线路改变方向时,两相邻直线段的中线延长线相交的点,也称转向点。
5.2.11 副交点 auxiliary intersection point
当交点不能设桩时,在两切线适当位置选择的辅助点。
5.2.12 变坡点 point of change slope
在线路工程纵断面设计图上,两相邻的设计坡度线的交点。
5.2.13 中桩 center stake
表示中线位置和线路形状,沿线路中线所设置的标有里程桩号的标志。
5.2.14 里程桩 kilometer stone
用以标明线路整千米里程的标志。
5.2.15 百米桩 hectometer stake
在里程桩之间,每隔整百米设置的桩位或标志。
5.2.16 断链 broken chaining peg
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里程桩号不相衔接。桩号重叠时称长链,桩号间断时称短链。
5.2.17 平面曲线 horizontal curve
线路转向时所设置的曲线。包括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由这两种曲线组成的其他形状的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
5.2.18 缓和曲线 transition curve;easement curve
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半径连续渐变的曲线。
5.2.19 回头曲线 switch-back curve
线路在山坡上延上延展时所采用的回转形曲线。
5.2.20 复曲线 compound curve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向圆曲线组成的曲线。
5.2.21 反向曲线 reversed curve
由两个相邻的、转向角相反的曲线联接组成的曲线。
5.2.22 竖曲线 vertical curve
在道路纵坡的变换处竖向设置的曲线。
5.2.23 圆曲线要素 elements of circular curve
确定圆曲线形状的重要数据,是测设圆曲线的基本参数。
5.2.24 曲线测设 laying off curve;setting out of curve
将曲线测设于实地的工作。
5.2.25 偏角法 method of deflection angles
在平曲线的测设中,用偏角和弦长确定曲线上各点在实地位置的方法。
5.2.26 切线支距法 tangent offset method
以圆曲线的起点和终点为原点,其切线为x轴,垂线为y轴,计算曲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在实地测设曲线的方法,也称直角坐标法。
5.2.27 弦线支距法 chord offset method
以圆曲线的弦为x轴,弦的垂线为y轴,以每段的起点为原点,计算曲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在实地测设曲线的方法。
5.3 其他线路测量
5.3.1 架空索道测量 aerial cableway survey
为架空索道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及维修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5.3.2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airy rout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survey
为架空送电线路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5.3.3 管道测量 pipeline survey;duct survey
为管道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及维修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5.3.4 地下管线测量 underground pipeline survey
为各种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及维修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6 施工测量
6.1 一般术语
6.1.1 施工测量 construction survey
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
6.1.2 界桩 boundary marker;boundary monument
表示土地分界线的固定标志。
6.1.3 建筑红线测量 property line survey;construction line survey
根据规划确定的建筑区域或建筑物的用地线,在实地测设并钉桩的测量工作。
6.1.4 推算坐标 calculated coordinaes
根据已知坐标及给定的所求点条件,确定所求点平面坐标值,也称条件坐标。
6.1.5 面积水准测量 grids leveling
在建筑场地布设方格网,测出各网点地面高程的水准测量。
6.1.6 土地规划测量 landplanning survey
为规划城镇、农村的各项建设用地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6.2 施工控制网
6.2.1 施工控制网 construction control network
为工程建设的施工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
6.2.2 建筑方格网 building square grids
各边组成矩形或正方形且与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轴线平行的施工控制网。
6.2.3 建筑方格网主轴线 main axis of building square grid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