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节能合成氨工艺流程及生产系统节能改造研究
王建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前,合成氨工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水平,但在具体的生产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生产成本高而产量较低。因此提高合成氨工艺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本文对合成氨工艺的流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流程中的一些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关键词:合成氨;工艺流程;节能措施
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整个反应体系能够循环利
用,因而不会浪费生产原料,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并保护环境,还能够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2合成氨生产中的存在的问题
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1制取原料气
进行此道工序是为了制取原料气,原料气主要由氢气和氮气组成。在高温下,将水蒸气和制取氢气的原料一同混合,制取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气体。针对不同的原料,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制取合成气。举例来说,对于渣油需要使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对于一些固体原料则需要使用将固体燃料气化的方法。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组分,因而可以通过将空气液化的物理方法制取,不仅如此,还能够使用化学方法,即让碳在空气中进行剧烈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随后将其中的二氧化碳分离便可得到较纯净的氮气。1.2空气的液化及分离
将空气冷冻液化,由于空气中各组分的沸点有较大差别,因而可以通过精馏把空气分离成纯净的气体。1.3净化原料气
在合成氨工艺技术的流程中,净化粗原料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下面将对这个环节包含的多个过程进行分析。
(1)一氧化碳变换。煤气化所得的原料气中绝大部分是有毒的一氧化碳,必须要将其转化为容易脱除的二氧化碳,并增加有效气体中氢气的比重,才能提高合成氨工艺的生产效率。事实上,在完整的工业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大的工序便是一氧化碳变换。因此,若能够将本道工序的能耗降低,就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资源浪费的问题。(2)原料气脱硫脱碳过程。
原料气的脱碳和脱硫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序,脱碳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合成氨过程中发生催化剂中毒的现象,通常可以采用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两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作为生产碳酸钠和碳酸氢铵等物质的原料,需要在脱碳工序中将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而且也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脱硫工序通常可以采用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使用固体脱硫剂是干法脱硫,虽然有着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不利于脱硫剂的再生。使用溶液脱硫则是湿法脱硫,脱硫剂能够再生,在粗脱硫过程中使用较多。(3)原料气精制
原料气在精炼脱碳和脱硫后会剩下许多杂质,这些杂质中含有少许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对氨合成的催化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工业中,通常使用铜氨液吸收法对原料气进行精制。1.4氨的合成
合成氨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合成氨,在催化剂和高温高压下将氢氮混合气体进行化合反应即可制取氨气。它主要分为六个步骤:1、压缩气体和除油2、预热和合成气体;3分离合成氨,并分离后的气体及时回收;4循环未反应气体;5将惰性气体排放出反应体系;6、回收利用反应热。氨的合成需要在
氨在化工产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是制作各种化工产
品的重要原料,甚至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目前的合成氨工艺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生产效率尚不够高。为了改善这个情况,许多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譬如研究性能更优秀的催化剂材料,合理改进工业设备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料和能源的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合成氨工艺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生产技术不够先进;2、缺乏能源;3、生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合成氨工艺技术的发展进步。
3合成氨生产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3.1造气工段的技术改进(1)自动加焦机技术:这种技术安全性比较高,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且有利于节约时间,降低能源损失,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2)集中式回收煤气余热:通过回收器来回收生产过程中的残余气体,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3)提高入炉蒸汽品质:过热蒸汽能够更好的稳定炉温,提高蒸汽分解效率,从而节约能源,是合成氨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4)增设高效静电除焦油器:焦油器能够提高脱硫效率,使得脱硫质量能够得到良好保证,而且有利于延长压缩机的寿命。焦油器是氨合成生产中重要的仪器,通常在脱硫工段前和清洗塔后使用。3.2采用全低变流程
使用全低变流程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损耗,使得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循环利用,并减少催化剂用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3使用新型氨合成塔内件
新型合成塔内件能够提高生产能力,使得能源回收率和蒸汽产率都得到极大提高。新型合成塔在技术上做出了适当的创新,拥有传统工艺所不具备的特点。3.4冷冻工段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装置同样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氨合成工艺中的能源消耗。3.5氨的分离新技术
利用冷凝分离法和水吸收法都可以达到分离氨的目的。目前,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氨分离器来对氨进行分离。与传统的分离器相比,氨分离器通过改变气体流向来分离气体中的液滴,解决了传统分离器分离不完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合成氨、尿素、碳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J].曹占高.氮肥技术.2015(06).
[2]合成氨原料气节能净化技术简介[J].章有虎,陈环琴,吴小飞.中氮肥.2016(01).
[3]我国合成氨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刘冬良.现代国企研究.2016(04).
50
2018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