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源泉
作者:陈晓梅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对写作的要求上,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十分空洞,假话、套话很多,显得十分干瘪无味。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来源于生活。
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作文的目的就是为生活服务,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做法:
首先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及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正如,巧妇难煮无米之炊。作为孩子,生活在大千世界,无其不有。我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倡导生活中有什么就记什么,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就录下什么,花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的。这很像美术中的白描写生,见到眼前的事物,便用线条如实描绘下来,而无须进行刻意的艺术处理。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学生的习作也是随感而发、随事而记,而不是将习作训练机械地分配在每周的作文课上。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系列活动,如“亲情行动”,让学生每周计划为长辈做一件增进情感的事情,给奶奶敲背、陪爷爷聊天、帮妈妈整理房间……再如“感悟秋天”,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为学生作文作好基础性准备。
其次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反思、展现观察的情景。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去收集、整理、提炼观察来的材料。比如:你印象最深的事?你心中有什么想法?有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你做了一件什么真棒的事?引导学生回想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事情,挖掘心中的心事。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清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在反思过程中掌握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理解其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捕捉有趣的观察材料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提供有效途径。
第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在学语文中作文。情境创设人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的功夫在写作前,并且主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写的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乐于用阅读词语,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养成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新鲜感的词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我在课文教学时,我时时不忘抓住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造句、说话,运用书中的词语、句子描述一番景象;抓住文中的图画,让学生去思考、去描述,或者编写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利用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可爱的小动物;家庭生活的变化,家庭中发生的快乐的事、悲伤的事、有趣的事、奇特的事;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同学之间的矛盾别扭,同学之间的真诚友谊,为了集体的荣誉,同学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努力的过程……这些同学们看的见,摸的着,感觉的到的内容创设生活化命题作文。为学生作文生活化提供保证。
总之,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作文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小学作文这个自由的天空中任意驰骋,写自己所想、所见、所闻之人和事,抒自己所感、所动之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上页) 尊重、信任、关心和宽容学生,正确地对学生的语文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育,首先是人学。”在备受关注的课堂评价方法当中,课堂即兴评价是是老师们经常采用的评价方式。课堂即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给予及时、合理、激励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包括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这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即兴评价,往往是快乐学习的添加剂,它能激励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始终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的快乐。学生的学习之乐恰好是快乐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乐学效果。这种乐学效果既体现为生动活泼的乐学气氛、积极主动的乐学态度,也体现在学生会学的心理体验中。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很大,教师的评价也要区别对待。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一些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要在自信心方面加以肯定;对于那些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他们不足时,语言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评价方式以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增加学困生努力学习的自信心,又能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外,在课堂上还要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要赏识别人,在赏识、宽容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到美好的同学情谊,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
语文是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语文学习是美好、幸福、深刻的;语文教学是魅力无穷、充满激情的。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构建快乐的语文课堂,不仅是教师的愿望,更是学生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陆志平 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张贵新、侯国范主编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傅华强、张银华主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