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国家惠农  全力打造生猪调出大县
甘州区是张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万亩,辖18个乡镇、5个事处、1个工业园区,总人口50.1万,其中农村人口34.3万,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商贸、旅游、文化中心。多年来我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坚持“做强做大牛产业,做优做精猪产业”,走“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小区化,小区生产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全区畜牧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生猪出栏突破50万头,成为全市生猪养殖大区;2008年生猪出栏59.16万头,农民人均养猪收入增加210元;预计2009年生猪出栏55.4万头;可以连续实现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县的目标。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制度。我区被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县之后,区上领导高度重视,一是根据《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的指导意见》、财政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财政、畜牧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资金管理使用领导小组,加强对奖励资金的管理使用。二是结合我区实际,研究下发了《甘州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方案》和《甘州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奖励资金使用原则,使用范围、奖补标准等,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三是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提出“实、准、快”三字要求,即摸底上报的数据一定要符合实际,力求准确、公平,要严格奖励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任何人挤占、截留、挪用,对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用足用活,合理安排资金。根据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将奖励资金按6:3:
1
1的比例用于全区生猪生产支出,即60%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规模饲养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和粪污处理支出;30%用于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大户购买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10%用于防疫服务费用支出。
3、严格申报程序,确保项目实施。为了让惠农项目落到实处,区指派由各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组织相关站所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户进行详细、认真的调查、摸底,据实登记造册,之后按照登记造册、提出申请、实地核实、最终确定、张榜公示的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户,再由我区畜牧局牵头,财政局配合对上报项目初选户实地考察,后经会议评审确定,并通过公示后对养殖户(场、小区)给予补助。
二、项目实施后的效应
两年来,我们完成国家奖励资金654万元。扶持106户规模养殖大户进行了圈舍修建;为154户养猪大户在购进饲料、引进种猪方面贴息99万元;为227户养猪户投放优质种猪391头,用于生猪防疫服务经费30万元。其次发挥该项目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纳用于生猪发展的金融资金6200万元,民间投入2700万元。其突出效应:
一是项目带动,为生猪生产保驾护航。生猪生产奖励是国家支农惠农的重要决策,它的贯彻落实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相关部门抽调专人负责,并对投放的种猪现场进行了保险,投保种公猪83头,种母猪308头,上交保费13200元,其中区财政补贴4008元。此举得到了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二是项目推动,生猪生产发展明显。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大部分养猪户尝到了惠农的好处,养猪积极性非常高涨,全区生猪补栏数量猛增。2007年底全区生猪存栏达到28.24万头,出栏54.45万头,猪肉产量达到38115吨。2008年底,全区新增规模养猪
2
小区8个,新增年出栏500头以上养猪大户325户。母猪存栏达3.3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73万头。2009年猪肉产量继续保持在42002吨以上。
三是项目促动,规模化效应凸显。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的实施带动下,2008年以来,我区在党寨镇十号村投资220万元,新建生猪养殖小区一个,建成高标准环保型猪舍52栋,入住养猪大户52户。2009年新墩镇与正大公司合作,投资2200万元,在白塔林场新建5万头仔猪繁育场一处,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完工,计划2010年5月份正式运行。甘浚镇享受项目的农户23户,23户中有5户扩大猪舍1000平方米,补栏仔猪1000多头,还有3户自筹资金418万元,计划明年开春新建千头猪场3个,目前猪舍用地、选址、规划搞完。2009年在养猪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全区新建万头小区2个,千头小区、场12个。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的实施为我区猪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经验和启示
由于我们在落实国家中,领导重视,组织周密,调查认真、摸底准确,并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验收办法,确保了奖励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顺利实施,使国家补贴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切实体现了党和对广大农户的关心、关怀和支持,也使我区养猪业走出低谷,能繁母猪户和生猪育肥养殖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有2007年的1.79万头,增加到目前的3.02万头。我们的经验和启示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在项目工作中,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宏观引导是确保项目工作又好又快落实的关键所在。对调动各方面投入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二、各方密切配合是前提。为了准确把握措施和有关规定,根据工作要求及性质,
3
我们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了项目不折不扣地顺利实施。
三、把握尺度是基础。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加强对国家措施的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增强人们对恢复和发展我区养猪业的信心。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尺度,在用足用活既定的同时,既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向上级财政部门的资金申报工作,又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广泛吸纳项目户自筹资金,切实保证了圈舍修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强化资金监管是支撑。为了确保项目奖励资金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贪污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促进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我们严格实行公示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报帐资金到位、到户、到心,对投放的种猪要求在4年内不准宰杀、转卖等,深受农民称赞。
五、做好回头总结是保障。在这项工作的自始至终,我们把加强日常的信息反馈作为一项工作纪律和要求,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又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管好、用好奖励资金是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党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关键。今后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充分认识发展生猪
4
养殖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工负责,紧密配合,切实将项目后续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最后程序。根据这两年检查验收结果,区财政、区畜牧部门将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张榜公布,做到毫厘不差,足额报帐拨款,取信于民,真正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切实做到“五到户”、“六不准”,即宣传到户、摸底审查到户、张榜公示到户、通知发放到户、资金兑现到户;不准擅自改变补贴数额,不准擅自抵扣任何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集体领补贴,不准拖延项目款项兑付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占用、截留和挪用现象。
三是落实监理责任,提高工程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把圈舍修建责任落
实到户,充分发挥乡镇的监督职能,使受益人增强责任感,确保圈舍修建的工程质量。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真心为民服务。为了确保全区项目养殖户都享受到党的这一惠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生猪补助的宣传力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向广大养殖户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五是加强各方协作、切实促农增收。督促区畜牧防疫部门和各乡镇畜牧站做好生猪的疫病防治工作。加强与气象、地震、消防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做好补栏生猪的防灾防损工作,提高生猪养殖者的积极性,加快母猪补栏速度,确保我区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甘州区畜牧兽医局
5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