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巾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硇比较分析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李园园 [摘要]会计舞弊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中美两国财务报告舞弊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类似之处,两国舞弊的形成又有质的区别。本 文在通过对中美舞弊案例的比较分析,对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动机及预防、治理方法思索探讨,以望提出有效建议,进行有益的社会 思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 舞弊 比较 一、研究背景 2008年,是警醒的一年。美国五大投行无一幸免于难,华尔街 神话破灭,经济危机根源之一在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和滥用,把难以 准确估价的金融产品包装的精美堂皇,花言巧语的欺骗投资者;另一方 面,人们热衷于投资,在没有实际考察和缜密思索后盲目听取投行的一 会计师的职责和会计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尽管有了明确的条款,但由 于市场经济不发达,证券市场起步晚等原因,我国的作用并没有 完全体现。 三、财务报告舞弊防范预警、治理方法的探讨 财务报告舞弊是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探讨其 面之词,结果损失惨重。 ・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灾难无法避免。中国在积极采取措施,温 家宝做重要讲话。在这一背景下,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一览无疑。投资者 在听取投行方面意见的同时,也要时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真阅读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对财务报告中易出现违法舞弊的事项多加注意。 二、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比较研究 本文对2007—2009年间,对103家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 和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处罚通知的案例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通观中美 上市公司舞弊现象,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的异同处: (一)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相似点 1.拓宽业务范围,寻求最高地位 公司得以上市,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当公司历尽千辛万苦成 功上市后,大股东们往往会希望得到更多报酬。这就促使管理者们制定 更高的公司战略。当年德隆提出:3—5年内快速进入世界五百强,谋求 成为中国制造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当时已是美国第一大能源 公司的安然,不甘心只在美国,妄图成为世界第一。从美国到印度, 从能源管道到宽带网络,处处是安然的身影。过于冒进的公司战略和过 高的战略目标,促使他们在无法按时完成预定目标的的情况下只好粉 饰报表,以维持其光鲜的形象。 2.利益驱动 利益,永远是商人不变的话题。为保住有红可分,为一己私利,安然 管理层“偷窃”公司员工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当漏洞越来越大无法弥 补时,安然虚构了12亿美元的利润。最终无法摆脱破产的命运,成为当 时美国最大的破产企业。一个公司的上市,涉及关系复杂,涵盖了众多 利益。对股东而言,股东价值最大化,持有的股票有保值升值的能力最 重要;管理者倾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者收入来源以公司的经营 成果为依据,直接取决于公司的经营发展;而员工的生存发展更离不开 公司。外部环境,则有广大分散小股民、会计师事务所和、单位和社 会团体组成。股民们希望跟着上市公司赚取收益;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 主要来源靠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需要若干知名企业带动地 区发展,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这些利益者向公司施加压力或抱 有太多期望时,对公司而言就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当各项财务指标没有 达到要求时,公司就只能通过一系列舞弊手法粉饰报表,稳定人心。 (二)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不同处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与美国的相比,在 “普遍性”里又存在“特殊性”: 1.背景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 美国的资本主义市场发展较为完善,市场经济引领美国发展。直到 2008年经济危机,美国有五大投资银行全部葬负于危机中,接受美 联储的监管。在此之前,美国市场一直由市场自由调节。中国的计划经 济持续时间较长,国有企业改革不完全,遗留下不少“后遗症”。解 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其不惜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以争取上市资格的动机之 2.内部管理方面——我国公司管理带有浓厚行政色彩人事制 度 能被形象得分成几个“圈子”不仅是在社会大环境里的社会关系, 中国的公司内部管理上也可以划分为一个个“圈子”。公司内部的升迁 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上司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的交际关系等,都是影 响公司经营的因素。虽然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 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亲属这种亲人关系对报表 舞弊也产生一定影响。 3与中国特有的紧密联系——上市保“壳” “壳”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我国目前实行特有的“标准控制” 和特别处理制度。它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又给上市公司带来巨 大压力。国交易所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年亏损、亏损1年且净资产跌破 面值、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违法行为等情况之一,交易所对公司股 票进行特别处理,如果再出现问题,则进行f,r处理。上市已属不易,在 证券市场上“保市”难度更大,为了能够在证券市场上长远发展,公司上 市后往往也会采取些舞弊手段,以确保公司平稳发展。 4.监管制度上——起步晚,条例不完善,操作、执行有一定困难 1985年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成立,致力于有关财务报告 舞弊问题的研究。2002年通过了于的SOX法案,成立的 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对行业监管、注册会计师性等做出具体 规定。而我国1988年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2年9月8日建立 了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2002年I1月,财政部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注册 防范、治理方法需要国家、上市公司主体、社会公众的齐心协力,共同防 治。 (一)加强上市公司外部监管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进行舞弊, 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 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2.完善监管,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对违法行为最一般的处罚就是罚款,在数额上,明显偏低。证 监会处理时间滞后,工作效率有待加强。当前,对上市公司的检 查,报表使用者们只能看到上市公司舞弊的最终结果。但对大多数投资 者而言,并不熟悉中间检查的流程。如果能够让工作流程更“公 开化”、“透明化”,相信投资者们能够更及时的发现问题,避免盲目投资 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3.投资者适时改变角度,不仅要对钱财投资,更要对知识投资 上市公司报表公布时,要仔细注意容易舞弊的报表事项。关注利润 也不能忽视资产和负债的比例结构,尤其是报表附注内容。很多投资者 往往不注意报表附注,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报表列示项目 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附注 往往可以体现舞弊倾向,投资者关注这些细小环节,有助于提高投资者 的防范意识,防止被骗。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 1.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所实 施的审计,是一种、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通过审查、评 价企业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 标的实现。 2.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加强对大股东的控制。公司是股东的公司,财务报表总体上受大股 东的主观影响。要维护员工和小股东们的利益,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组 织机构。而当前我国大量的中小股东由于势单力薄,加上受业务素质和 技术条件等的很难做出有影响的决策,因此往往只有名义上的发言 权,使得股东大会被大股东所操纵,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也无从实现。因 此,要大股东的权利就要实现“权力制衡”,通过提高小股东们的权 利来制约大股东的行为。其次,完善董事制度。可以由大股东先提 出候选名单,股东大会表决时采取回避制度,尽量减少大股东对选举的 影响。最后,加强和改善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监事会的 性。可以进行监事会人员构成改造,改变监事会成员的产生办法, 控股股东代表在监事会上的席位,增加相关利益者代表在监事会中的 席位,同时提高候选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监督能力,使监事会的作用 得到真正的发挥。 3.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和审计质量 当前危害最大的是会计人员协同舞弊,即企业内部高层、高级管理 人员之间的合伙舞弊,预防这种类型的舞弊,仅从企业内部采取预防措 施效果已经不大。必须加强和注册会计师合作,共同实施监督以对 其进行控制。对外需要出台严格规范的审计准则,加大处罚力度; 对内则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用道德的约束力时刻提醒 注册会计师的任务责任,警惕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财务报告舞弊三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探讨对财务报告舞弊 的防范和治理,不仅是、金融界思考的问题,更是广大财务报表使 用者时刻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中国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并不高端, 在、会计师事务所、社会公众的共同协作下,把舞弊的苗头扼杀在 摇篮里,最大限度的将损失降低。 参考文献 [1]家宜宾.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例分析.财会学习,2009,8(302), 27:29 [2]刘一天,张大为.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合作 经济与科技,2008,5(344)48:50 [3]秦文娇,王清峰,逯统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3(29),56:60 [4]万里霜,阎至刚,高莹.审计学原理及实物.2005,11,105i138 [5]赵治纲.财务报表分析的九大误区.财会学习,2009,9(3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