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形式,其施工难度明显大于平屋面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难点。文章分析混凝土斜屋面中模板、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施工,探讨施工技术要点。
标签: 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技术
引言:
斜屋面结构的设计,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加靓丽的景观,并且斜屋面隔热性能优越,利于屋面排水,减少屋面渗漏,也改善了某些建筑功能,但斜屋面施工比平屋面要困难很多。如不注意施工操作规范性,极易产生变坡、裂缝等问题,影响房屋使用寿命。
一、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一)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在斜屋面施工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模板支设形式能够确保混凝土斜屋面混凝土质量。模板支撑必须牢固,应确保钢管脚手架支撑在稳固平面上,此外,还应确保钢管各交点扣件紧固,斜面支撑和水平面支撑要平且直。
坡度较大地方可采用双面支模,便于混凝土振捣密实。人在斜屋面上操作不便,难以直接搭设脚手架铺跳板,也不可直接站在钢筋骨架上操作,所以充分利用上层模板的方料作支承点,铺木跳板,钉防滑条,作为操作面。混凝土通过可移动溜槽有序滑向浇筑部位,成型后易达到密实效果,并可克服混凝土自由坍落。
(二)模板安装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屋面坡度,控制好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和受力立杆的传力途径,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
(2)模板的接缝不漏浆。这就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给木模板浇水,使之湿润且不能有积水。
(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而且需要涂刷隔离剂。
(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5)在屋面模板安装之后,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截面尺寸是否准确,模板梁面、板面是否已经清理干净等。
(三)模板拆除
(1)拆除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拆除时不可以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整理好并及时运走。
(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实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定型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要逐块传递下来,不能抛掷。拆下之后,立即清理干净,在板面涂刷脱模剂,并且按規格分类,堆放整齐。
二、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一)钢筋加工
钢筋在所有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钢筋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首要就是对钢筋进行综合的进场质量检测。为了确保钢筋质量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在进场钢筋中抽取试件,进行外观及各种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检测合格方可用于工程施工中。
(二)钢筋安装
钢筋连接会根据施工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现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最普遍的有: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绑扎连接三种方法。
(1)由于斜屋顶具有倾斜的特点,钢筋必须采取稳固的绑扎措施,所以钢筋安装过程除必须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外,更要十分注意钢筋绑扎的牢固性,钢筋位置的准确性,钢筋固定的有条理性,严格禁止梅花绑。利用相互锚固、预留足够保护层、确保板筋有效高度等措施使钢筋安装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
(2)由于马凳筋起到固定屋面板上层钢筋的作用,马凳筋安装为板筋的有效高度提供保证,为钢筋骨架的稳定性提供保证。但在斜屋面支放马凳筋时也要特别注意其马凳筋本身放置的稳定性。
(3)因为斜屋面的特殊性,需要在屋面的抗裂性、刚度等方面特别注意。需要钢筋弯折处的角度一定要调整好,防止钢筋外露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后发生;要使用与结构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垫块将钢筋撑起、调整阴角处钢筋角度等,要保证垫块的充足和稳定,避免屋面板钢筋直接放置在模板上导致将来混凝土顶板出现反锈现象。
(4)钢筋安装好后并不是一直不动的,应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进行调整,特别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钢筋及时进行整改。
(5)在钢筋的安装过程避免不了要使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焊接接
头就起着连接和传力的两个作用,施工中至关重要。在钢筋焊接连接之前,一定要抽取钢筋焊接接头试件,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易性和坍落度。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渗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人聚丙烯纤维,使混凝土耐久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可以由塔吊完成,浇筑时从屋檐处开始纵向浇筑,自下而上逐层浇筑。注意在接缝处,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隙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在保证连续浇筑前提下,适当放慢浇筑速度,边布料边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点均匀,快插慢拨,并及时收灰和补灰。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可以用手提小型平板振捣器从下到上振捣,直至表面不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出灰浆为止。同时根据设置的标高杆,用铁丝拉通线,用杠尺刮平,用木抹子初步找平。为了修复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搓毛处理。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面的阴阳面相交处浇筑时,需要适当添加缓凝剂,避免混凝土搭接处产生冷缝;而且还要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缝留置;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先清除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湿润并冲净后再浇筑,新老混凝土相接处应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浇接。
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的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还要做好养护工作,对凝结后的混凝土及时覆盖塑料布或草袋,定时浇水养护。
四、其他施工技术
(一)保温层和保护层施工
斜屋面保温层按设计要求选用保温材料。如选用挤塑聚苯板时,要选用平整度好,理化指标合格的名牌产品。铺设时应铺平垫稳。接缝要用相同材料嵌填密实。在保温层上要抹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水泥砂浆表面应做好1×1m分格缝。待保护层干燥后,才能进行防水层施工。(二)防水层施工
斜屋面以防水功能著称,其防水层设计有自己的特点。施工前,应做好抄平放线,并清理基层表面,然后湿润;施工中,找平层水泥砂浆应采用防水砂浆配合比,以适当提高找平层防水性能;找平层遇阴阳角处表面时,可以做弧形找平处理,设分格缝,在屋面转折处、防水层和突出屋面构件的交接处应加设分格缝,并用建筑油膏嵌缝饱满。屋面找平层施工后也应浇水养护或覆膜养护。
五、施工准备技术要点
(一)建筑材料的选用
斜屋面模板形式宜采用钢木组合,也可采用整张大块多层胶合板压接。注意
无论何种模板都应保证板厚≥15mm。模板支撑材料要达到设计强度,模板的梁、板支撑应采用钢管U托组合作支承系统,梁侧板用中等粗细木方作为立档固定,模板底部主龙骨应搁至U托上,并按计算间距搭设模板支架。斜屋面混凝土采用现浇形式,应保证水泥强度等级在32.5以上,砂子为中砂,含泥量≤3%。斜屋面钢筋规格和品种必须与设计相符。最后,斜屋面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施工前还应做好进场复试工作。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对斜屋面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应该加重对抗裂、防渗和低水化热等方面性能的考虑。所使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所用的混凝土应该添加混凝土高效减水剂作为加强处理措施,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各项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压、抗拉和抗折性,降低混凝土的泌水量。混凝土拌和使用I级粉煤灰可以起到减水的作用,并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热量蓄积的效果,减少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斜屋面与传统平屋面相比,施工技术复杂很多,主要是因为其结构较为复杂,坡度较大,对于材料选择的要求較高,细部处理地方较多,工序流程也较为繁琐,所以其技术要点较难掌握,渗漏问题是比较难克服的一个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的钻研,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
参考文献:
[1]常泽辉.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248.
[2]付琳.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坪施工技术[A].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