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备考指导与策略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备考指导与策略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三历史学科一轮复习行动纲领

早起步,快行动,抢占高考制高点

细筹划,深落实,共创高考新辉煌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定而后行。

为了更好地备考,顺利完成高考的各项目标任务。

1、讲评课的要求:一是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二是一题多变,举一反三;三是总结规律,提升能力;四是问题整改,跟踪落实。

(2)坚决落实讲评课的“三环节”、“四必须”、“五要求” :

三环节(三个15分钟):自查自纠、重点讲解、当堂落实

四必须: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

五要求:精选习题,定时定量,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进行课前调查(批阅),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归类讲解,体现详略处理,以点带面;通过“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相结合,体现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对突出问题进行补偿训练,力争不留知识漏洞。

三是掌握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1

一是看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①看学生的参与面。建立人人自主、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机制,让大家都思考,让学生人人去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②看学生的积极性、紧张度。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是否高度紧张,是否像考试那样紧张。

二是看课堂上教师的表现: ①看教师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决定老师教什么,怎么教。二是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方法,真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怎么讲?―――能让学生讲的教师就不要讲!

②是看教师是如何去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变着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主动的学。

一、历史学科组建设目标

1)工作作风:团结奋进,激情投入,务实创新,争创一流.

2)办公室文化:精诚合作,群策群力,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益.

3)学科教学文化:

A、针对高考,精研学情——求“准” B、重组知识,夯实基础——求“实”

C、学以致用,灵活迁移——求“活” D、强化训练,提高能力——求“强”

二、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2

1、深入挖潜教材,变式深化,拓展利用,防止“熟脸跑空车”。

2、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3、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4、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概括、解析的能力。

➢ 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复习原则:系统、全面、细致、高效。

三、一轮复习突出落实“6大关”:课堂效率关、集体研究关、作业关、考试关、教材关、高考题关。

(1)课堂效率关

一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1、要注重教学设计,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学生喜欢听课和课堂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为62.79%,学生喜欢听但效率不是最高的相关性26.19%。所以,我们每次上课前,要问问自己:我这节课设计这几个环节科学吗?是不是能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我的课堂?

(2)集体研究关

3

一、关于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效益的捷径。

(3)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研组凝聚力的主阵地,是年级打造和谐的备考生态的重要内容。(热火朝天的辅导、你追我赶的竞争、安静投入的备课、群策群力的研究)

(3)作业关

落实分类批改:边缘学生当面批,有效学生优先批,学困生重鼓励。

(4)考试关

1、大型考试

认识:大型考试前两周是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

考前:搞好考前动员与实战模拟 。

考中:充分利用考试观察表,突出问题的即时整改。

考后:跟进指导,做足激励。学生方面:考后评星,调研整改。教师方面:评选优秀,大力表彰。

(5)教材关

4

1、专项研究基础知识梳理课的上法。

基础知识梳理课的学案应如何编制?梳理基础知识时,哪些环节最有效?(看书?填空?做习题?梳理知识结构?)怎样指导学生学会读教材?(学会读课本:找重点、找中心、挖本质、找规律) 。

(6)高考题关

高考题,把握高考的总体趋势和命题特点,

四、几种值得借鉴的训练方法

错题成集: 旧题新做: 专项突破:

总之:一轮复习要切实做到三实

1.基础知识要扎实。(记忆准确、理解正确、价值明确)

抓基础应在重新建构中深化知识理解,力求平中见奇。

2.学科能力要落实。(信息加工、史观运用、学科表达)

提认识不要空洞地牵强附会,而应在系统归纳中升华历史理解,力求脚踏实地。

3. 复习过程要夯实。(知识整合、角度灵活、训练到位)

5

能力训练上不可能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而应在深入理解中活化训练方式,力求平实有效。

各位领导、老师:我们始终坚信这样一段话:

用你的成绩来证明你的与众不同;用你的行动证明你关心与爱护我们的集体;用你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