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失明”要分清
“失聪”“失明”要分清
“我有一双,看上去清澈而又明亮的大眼睛。但是似乎已经失聪。”——这是网上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见截图),其中的“失聪”一词显然用错了。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聪”,形声字,从耳、总声。本义是“听力好”。“失聪”则是“失去听力”的意思。“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它与“失聪”是不搭边的。有一个成语叫“耳聪目明”,意思就是“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分明”,熟悉了这个成语,就不会“耳”“目”不分了。“聪明”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义项——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但在古代汉语中,“聪明”还有“听觉、视觉灵敏”的意思,如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所谓察之者,非专用耳目之聪明,而听私于一人之口也。”明白了“聪”和“聪明”的意思,我们就可知道上引文字中的“失聪”当是“失明”之误。
顺便说一下,“一双”后面的逗号应该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