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测试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试题

七年级上《整式的加减》水平测试题(A)

一、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比x的平方大9的数是________.

m22. 若2xy与5xy是同类项,则m= , n= .

3n3. 单项式 4ab,3ab,b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多项式3xy4xyx5y按y的降幂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

5. 在等号右边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a – b + c – d = a -(______________ ).

6. 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是3,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字是b,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

7. 某商品进价为a元,零售时要加价20%,则它的零售价为_______________. 8. 当xm22332122时,2x3xx4x2=__________. 29. axy是关于x、y的一个单项式,且系数是4,次数是5,则a_____,m______. 10. 观察归纳后,写出下面数列中的后继项:1, 2,4, 8, 16, 32,_____,______.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 )

A.6x2x8x B.6x2x7x C. 5x2x3 D.15xy15yx0

2242222ab21ab,7,a2bc,12. 整式2ab,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 r42 A. 2 B. 3 C. 4 D. 5

13. 与abc是同类项的是-----------------------------------------------( ) A.2abc B.5cba C.2abc D.3cab

14. 化简 -[-(-m +n)]-[+(-m-n)]等于-------------------------------------( )

A. 2m B. 2n C. 2m-2n D. -2n-2m

15. 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个座位,则第n排座位个数是-( ) A. a + (n-1) B. n+1 C. a + n D. a + (n+1)

16. 已知:关于x的多项式3x(m5)x(n1)x5x3不含x和x-----------( ) A. m=-5,n=-1 B. m=5,n=1 C. m=-5,n=1 D. m=5,n=-1

17. 一个四次多项式与一个五次多项式的和一定是----------------------------( ) A.九次多项式 B. 五次多项式 C. 四次多项式 D. 无法确定

18. 若x=0时,(x6)(x6)m的计算结果是0,则m=---------------------- ( ) A. 0 B. 42 C. 30 D. -30

2432322323323232

219. 在①a b是一次单项式;②单项式-xy的系数是-1;③3x4x是按x的降幂排列的;④数4

2是单项式;这四句话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20. 4x2y3xy73y8x2合并同类项的结果有---------------------- ( ) A.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三、用心解答 1.合并同类项

(1).15x4x10x (2).ppp

(3).5aa(7a)(3a) (4).xy3xy2yxyx (5).

nnnn2222222221212ab0.4ab2a2bab2 (6).3a{2c[6a(cb)c(a8b6)]} 425

2.先化简,再求值

(1).2x5xx4x,其中x3. (2).

(3).3xy[2xy2(xy

3.(1)求(2yx)2(x2y)的值,其中x=1,y比x的相反数小1.

(2)求xy[4xy(xyzxz)3xz]2xyz的值,其中负数x的绝对值是2,正数y的倒数是它的本身,负数z的平方等于9.

22222212(x2y)y,其中x6,y1. 332321xy)xy],其中x3,y 232222

4.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1张餐桌可坐4人,2张餐桌可坐 人. (2)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排列餐桌,完成下表. 桌子张数 可坐人数

一、1. x9, 2. 3, 2.

23. -abb 4. 5y4xy3xyx,

322323 4 n 5. b – c + d, 6. 300+b 7. 1.2a元, 8. -

7 49. -4 10. , 128 二、1.D 2.A 3.D 4.B 5.A 6.C 7.D 8.C 9.A 10.D

2n三、1.(1)9x (2) 3p (3).2a (4).3xy4xy (5).2212ab (6)10a+9b-3c 2 2、(1).30 (2).2 (3).1 3.(1) 解:化简, 得 2y3x

由x=1,y比x的相反数小1,得 y=-2, 当x=1, y=-2时,

2 2y3x=-2×(-2)-3=-11

2222(2)、38

4、⑴6;⑵8,10,2n2

习题试解预习法

检验预习效果的最佳途径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直接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

预习数学的关键是先看书,进而尝试做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还要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教材中每一小节后的思考练习题,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要点和重点的概述,是对学生理解书本内容的具体评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题目来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通过试解练习题,哪些知识点已知已会,哪些难懂不会,一下子就检验出来了。对试解出来的习题,通过听课以加深理解;对试解不出来的习题,课堂上应格外留心听讲,力求政克,为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应用习题试解预习法?同学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

第一步:先阅读教材,然后合上书本,围绕课后几个思考题想一想:这课讲了什么新问题,自己弄懂了没有?这些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解?通过这样的回忆,初步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

第二步:大致理解了教材的内容后,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对本节后面的练习题尝试作答。

第三步:遇到疑难的问题做不出就停下来想一想,分析一下原因,或重新再预习一遍,再尝试作答。实在做不出也不要紧,可以先做好记号,留待上课时去解决。要注意,尝试作答,不是钻牛角尖。试解习题的关键是要检验出自己在知识或技巧方面的欠缺,及时调整和改进预习的方法,以及发现的疑难之处,明确自己听课时的重点。是否全部解答出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才是关键。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直接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

此,预习数学的关键是先看书,进而尝试做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还要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因科制宣法

抓住不同学科的特点预习

预习的一般方法,各门功课都可采用。但是,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而预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若是在预习前就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选择方法,那么预习的效果也就会更好,这种预习方法就叫作因科制宜法。 预习数理化的方法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科特点是:知识的连续性特别强。所以数理化课程虽然也可以做一般预习,但要集中时间做阶段预习、学期预习。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预习数理化课程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阅读课文,理解定理、定律、公式等;

2.扫除绊脚石。数理化的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的,一定要在课前弄清楚。

3.最后,试做练习。数理化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是再恰当不过的。

万能预习法:你一定能用到的四个预习步骤:对于预习,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万能的方法。一般来说,不论同学们预习哪一门课,也不管你学习水平如何,通常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预习。 第一步:准备阶段

相读要预习的内容,领会教材的大意。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标注,比如用

红笔标出重点知识,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疑难问题 第二步:查缺补漏

针对自己理解不透彻或遗忘了的旧知识,及时查阅有关学习材料,进行必要的复习,为学习新课打好基础;对于查阅到的对理解教材有用的资料可以补充在教材的空白处,也可以另加一张专门用于加批注用的纸贴在书中对应的地方,方便以后学习时查看。 第三步:复查阶段

解决完学习障碍后,回过头来再看教材。如果里面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记下来或标记为听课重点,等上课时听老师讲解或在适当的时机提问。 验收阶段:这时,请合上书本,把刚才看过的内容再梳理一遍:本章节讲了哪几问题?重点概念是什么?主要思路是什么?还有哪几个问题不清楚等。这样做可以加强你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起到验收预习效果的作用。因此,最后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在预习的过程中,看例题也可以分成四步:

1.分清解题成每步必问步骤,指出关键所在;2.弄清各步骤的依据为什么、步步有依据的习惯;3.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尽量去体会选例意图;4分析例题的解题思路,并按例题的解释思路做练习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