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口文/程贵林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提要]幸福是古今中外人们永恒 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 被提出来。2O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国外开 的追求,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特别是对 年人幸福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 始了对幸福感的研究。1967年国外开始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 人产生了新的选择困惑和幸福困惑;当前 了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内研究者自 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丰富。 世界各国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对主观幸福感的 但是,相对于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言, 将注意力转向国民幸福问题,中国对 研究。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就 之处,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 (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 曾经指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 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关 有尊严”,将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作为一项 注,但是关于他的定义并不统一,有生活 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 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情感意义上的 人文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河南省大学生主 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及其干预研究”(编 号:201 3-GH-436)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 主观幸福感、负面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 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精力旺盛,充满 心理发展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相比较而 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缺少磨难,处事 言,大多数的研究者都采用美国学者Di— 幼稚。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 ener(1984)提出的概念:所谓的主观幸福 况,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 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 观,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社会栋梁,具有 量整体的评价。主要由生活满意度、积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6日 第66届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6月 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为 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三个指标组成。根据 28日宣布,将今后每年的3月2O日定为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 Diener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 “国际幸福日”,由此可见,幸福是全人类 的共同追求。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 声》调查节目,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行 一、主观幸福感研究回顾 即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所以,大 (一)主观幸福感的历史。幸福是人们 学生主观幸福感就是大学生对其生活质 陕乐就是幸福”的观点,开始探索幸福 间,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 百姓心 永恒的追求,古希腊时代,西方的学者就 量的主观感受。 (三)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Diener 业的人进行采访,面对的问题都是“你幸 的本质,为今天西方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 (1999)在《幸福感研究三十年发展》中对 福吗?”一时问,“幸福”一词成为媒体热 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我国对幸福的研究 西方近3O年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进 词,也引发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 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儒家、 展进行了总结研究,主要理论有:人格一环 改革开放3O多年来,我国人民物质 道家以及佛家等各家对幸福观阐述了自 境交互作用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 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和 己的独特见解。1930年幸福感理论首次 理论、目标理论、适应一应对理论。 使师生处在一个完全平等、民主、和谐、轻 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最 主要参考文献: 松、自由、融洽的氛围之中,学生形成尊师 大限度地发掘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 [1]蒋德启,卫慧平.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案 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 习潜力。 例的撰写及运用[J】.财会月刊,2011.1. 的良好习惯,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有利 于教学相长。 4、教学效果更显著。“互动式”教学是 [2]许蔚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 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在这 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O1 0.1. 3、教学内容更丰富。 ‘互动式”教学 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 【3]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 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 计教学体系改革——基于湖南大学非会 选取知识和信息,学生与教师对于教育资 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以 计学专业的实践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 源拥有平等的获取权,学生不再被动地接 产生教学共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 选择与研究,这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探 教学效果的目的。 2 009.2. 受教师单向灌输的知识内容,而是主动地 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以达到提高 【4]谢铮.会计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的培 养[J].科技信息,2007.8. 圜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2月号上(总第478期) 二、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年人群,研究的内容是老年人的精神和心 研究少。单一因素研究多,和其他变量结 (一)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国外 理问题。直到近些年才开始了对其他人群 合研究少。另外,研究方法单一,要么侧重 对幸福感的研究开始比较早,研究内容也 的研究,如张力为、梁展鹏(2001)对运动 于文献综述法,要么侧重于调查分析法, 比较丰富,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 员满意感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池丽 缺乏多种方法的整合,质与量的统一。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wilson 萍和辛自强(2001)对城市成年人幸福感 2、在研究内容上,泛泛而谈多,深入 (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 与社会支持进行了研究;王艳梅(2002)对 研究少,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较少,特 关因素》为标志。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主观 初中生的幸福感进行了研究;郑立新、陶 别是区域性研究不多。影响因素研究多, 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开放(2001)对儿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研究少。 3、在研究工具上,不统~,不全面。目 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 的研究;杨宏飞(2002)对教师幸福感的研 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研究者主要 究,等等。另外,研究也涉及到对幸福感的 前,国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 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经济状况等不同 概念、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幸福感的理 具,一方面来自国外量表,一方面自编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不同人群的主观幸 论发展、理论模型、跨文化研究和幸福感 表。前者版本众多,缺乏本土化,后者缺乏 福感。如Bradbum(1969)研究表明,不同 测量等内容。如,王瑛(1998)的《主观幸福 统一标准和结构,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 经济状况的人群,主观幸福感不同,高收 感概述》,段建华(1996)引进修订了《总体 大,结论模糊。 入者会体现出较高的积极情感,而低收入 幸福感量表》(GWB)等。 者则消极情感较高;Allen和Haeeoun 不同,主观幸福感不同。 (二)未来研究展望 1、在研究方法上实现整合研究。主观 (二)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 (1976)发现,不同性别,情绪的体验强度 状。我国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 幸福感既是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学、社会 九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展开,对主观幸福 学关注的对象,因此首先要实现多学科的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构有关的理论框 感的测评一般采用国外的工具,如段建华 整合。其次,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 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丈化研 (1996)在我国部分大学生试用了Fazio修 都具有单一性、片面性,因此有必要把两 究。研究者开始建构幸福感的理论,把研 订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景淑华、 者结合起来,实现量与质的统一。 究重点转向个性、气质、认知方式等内部 张积家(1997)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 2、在研究内容上注重深度和广度。一 因素,如Diener把主观幸福感研究重心 究》中采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 方面对研究结论深入分析;另一方面结合 转移到理论建构方面,建立了多种理论解 幸福感量表(1977)及Kamman和Flett 相关变量进行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干预机 释模型,如目标模型、社会比较模型、适应 (1983)制定的情感量表,对烟台师范学院 制和对策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研究最初 与应对模型、人格模型等。 224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何瑛 的目的。 3、在研究工具方面,在现有的自评量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 (2000)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单项人面 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这一 量表对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 表的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内隐式评定 阶段中,研究者基于对幸福感本质的不同 了调查。最近十年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量表来拓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 理解,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发展、心理健 研究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者们不仅探讨 获得全面而科学的研究结果。 康三种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取向。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还开始研究相 (二)国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 关变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 主要参考文献: 状。在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 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 [1]Dielle/"E.subjective wel卜being 大多是建立在成年被试研究的基础上,专 实证研究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人口统 [J].Psychologa1 Bul 1et in,1984.3. 门针对大学生进行过主观幸福感的系统 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 [2]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研究较少。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心理学家 人格、归因方式等内部因素的研究。一些 [J】.心理与行为研究,2O03.3. Diener,他编制了国际大学调查量表,从 学者还开始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 [3】刑占军等.几种常用的自陈主观幸福 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 文化研究,如中国、、美国大学生 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应用.健康心 情感、外在准则、自我体验等方面对大学 主观幸福感的比较(严标宾,郑雪,邱林, 理学,2002.5. 生进行了测量。Diener还在2000年组织 2003)等。 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大型跨文化研究, 四、不足与展望 [4】王晶.在宁六所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 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 对48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0,018名大学 生进行了调查。 (一)国内研究不足之处。不可否认, 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在主观幸福感还是大 [5]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 三、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 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 (一)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国内 硕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研究相比较,仍然 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5.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开始于 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20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主要集中在老 [6]陈抗,张英彦.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1、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多,实证 研究综述[J].宿州学院学报,2011.3.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2月号上(总第478期) 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