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诡秘、高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学习课文,通过找动词的方法梳理刺猬偷枣的过程,借助图示简洁地说一说。 3.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品味生动的描写,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借助图示具体、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教学重点:梳理偷枣过程,品味生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借助图示,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深秋了, 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许多关于秋天的课文,还积累了不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P26)第三行词语写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秋天一到啊,小动物们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跟这个有关。好,开始上课(上课,起立……)

2.(手指黑板)大家看,这是一颗——枣树,上面结满了枣,这些枣又多又好看,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秋天,枣树上……),这里的“玛瑙”是什么呢?(理解:你看,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说明它是一种名贵的玉石,句子中就是说这些枣子长得很好看,就像玛瑙。出示图片)带着这样的想象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3.导入课题:这么诱人的枣子不光吸引了我们,它还吸引了一位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看老师写课题。(“刺”的第三笔带勾,就像一枚小小的刺),齐读课题。

4.质疑:课文写了这位带刺朋友的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请同学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

多音字:兴许 散落 怎么着 扎果子

2.这位带刺的朋友做了什么事?板书“偷枣”,书写“枣”。 三、借助图示,梳理偷枣的过程

过渡: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呢,我们读课文,一起来理一理。

1.刺猬偷枣,他第一步做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读2—5自然段,师引导提问:你觉得第一步他在做什么?(板书:先标箭头,再写“爬”)

2.接下来,小刺猬依次做了什么呢?请你也像这样往下读,试着用词语来概括。完成学习单的横线部分。

预设:摇晃 掉 归拢、扎 跑

3.(教师手指板画和板书)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说一说。 四、合作学习,品味生动的描写

我们已经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理清楚了,那他具体是怎么偷枣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来读一读。

1.聚焦第五自然段,品味“诡秘”。

向上爬,那他是怎么爬的呢,指名朗读这一段。

创设情境:(面向学生)唉,小刺猬你边爬树,边会想写什么呀?(我要悄悄地去偷枣,一定不能被人发现了……)

你这样想着,所以你爬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陪人看见、动作很谨慎)(请三个左右的学生)——随机评价:这小刺猬还很机灵呢!

指导朗读:对呀,就是这样神神秘秘,课文用了一个词语——诡秘(板贴),在读的时候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请你试一试。(个别读),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研读第七自然段,体会聪明。

创设情境:爬上枝条后,小刺猬便摇晃起来了,它又是怎么摇的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圈一圈词语。

不光是摇晃,而且还是大力摇晃,谁来做一做动作?随机问:小刺猬,小刺猬,你为什么要摇得那么用力呀?(老师奖励你读一读)

再读:多聪明的小刺猬呀,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他的这股聪明劲。

反复读:因为用力摇晃,所以红枣才会“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所以“噼里啪啦”这词读时也可响亮些,我们一起试一试。

4.小组合作:那么小刺猬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哪些词语也写出了偷枣过程中的聪明精灵,找一找,写到学习单中去。 小组合作:

1.读8—10自然段,哪些词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小刺猬偷枣时的聪明机灵,找一找,(手指黑板)像这样把词语填写在学习单的横线上。 2.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完善答案。 3.用朗读的形式展示。

预设: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板贴:噗的一声)掉的速度很快,节约时间。 总结:真是只聪明的小刺猬。 随机朗读。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理解:“匆匆地爬来爬去”是想把散落各地的红枣归拢到一起。“就地打了一个滚”是为了非常方便地把红枣扎到背上去。 朗读感受。

“急火火”:没有直接享用,而是非常谨慎的跑掉了,先要离开危险的地方才行。 朗读感受。

5.总结提升:是啊,我站在一旁看也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课真高明啊!读到这,你理解“高明”是什么意思了吗?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这只聪明的小刺猬。(读) 五、复述过程,加深感悟

1.我们已经梳理了刺猬偷枣的过程,我们也已经抓住了一些词语感受了刺猬的样子、动作,读出了小刺猬偷枣高明的本领,接下来我们要把小刺猬这种高明的本领来介绍介绍。 2.出示复述标准。

a.声音响亮,表情自然。 b.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完整。 c.有创新,有动作。

3.老师来给你开头: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这是刺猬——

3. 这节课我们都在讲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很高明,所以也可以这样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他—— 六、书写“忽、匆”(来不及,就省略)

1.刚上课时,我们比较书写了“刺”和“枣”,其实这节课的生字里还藏着两个比较容易写错的字呢,火眼睛精找一找。(匆、忽)

2.指导:“匆”就是快的意思,你走得再快,可也别把那一点忘了哦。 3.学生书写。 七、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认识了一只非常聪明的小刺猬。告诉你们哦,这篇课文就是选自宗介华叔叔写的《带刺的朋友》,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比如智退大黑狗,大家在课后可以继续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