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勘察、测绘与测试技术 建材与装饰2007年11月下旬刊 论静载试桩在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叶常青 (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摘要:本文对静载试验的取值,地区性标准曲线问题,静载试验的影响因素等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并辅以工程实例说明了端承桩静 载及摩擦桩静载所测试结果。 关键词:静载试桩;影响因素:承载力 引言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简称静载试桩)采用接近于竖向抗 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 目前公认的检测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试验方 法。 静载试验为桩基工程的设计和验收提供依据。静载试验必 须严格执行国家规范fl】。但对于不同地区的地质特性,可采用有 代表性的处理方法,解决当地的具体问题。静载试桩的目的、内 容、数据处理和结果,文献[2]作了详细叙述。 2试验数据整理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载荷试验可得到两种典型的P~S曲线,如图1所示, 分为陡降型和缓变型曲线Ill。对于陡降型P~S曲线而言,单桩竖 向抗压承载力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值。对 于缓变型P ̄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ram对应的荷 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于直径大 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对应的荷载值。对于极限 承载力取值的问题,各国标准和国内不同规范有不同的规定,基 本原则就是尽可能的挖掘桩的极限承载力而又保证有足够的安 全储备fl1。 图1两种典型的P—s曲线 2.2建立地区单桩静载标准曲线 通过一些可信的静载资料,建立可以模拟P~S曲线的标准 函数[31,为某地区的工程施工、设计、检测提供一种可靠的、简单 易行的方法。采用的函数形式一般如下: P=ot(1-eas、 (1) 式中:Ot和B为回归系数,与土质条件、桩基条件、施工工艺 有关。从上式看出,当S— 时,P_加,满足静载试验要求;当 S—oc时, ,满足单桩试验破坏要求。通过回归分析,不断的 改变系数a和B的值,可以得到最佳的符合静载试验的P~S曲 线的函数形式。 ・102・ 3静载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3.1试桩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采用静载试验获得的沉降值是桩顶或桩身的某一点的沉降 值,并没有真实的反映桩端的沉降。特别是在超长桩的静载试验 中,这种现象就更明显,所以应对沉降值加以修正: S'-S一△s (2) 式中:s 为单桩实际沉降值;S为桩顶实测沉降值;AS为桩 身弹性压缩量。桩身弹性压缩量可以根据最大试验荷载时的桩 身平均轴力P、桩长L、横截面积A、桩身弹性模量E,按照下式 计算: △s: AE 对于摩擦桩,桩身轴力可按三角形分布计算(假设桩端轴力 为零),对于端承桩,桩身轴力可按矩形分布计算(假设桩端轴力 等于桩项轴力),对于摩擦端承桩,则认为桩身轴力按梯形分布, 桩端轴力根据实际经验估计。 3.2反力装置的影响 (1)当采用堆载反力装置时,其压重平台的支墩会对地基土 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大吨位的桩基静载试验中,由于 上部荷载引起地基土的附加应力比较大,这样就会出现过大的 桩基负摩擦力和附加摩阻力,影响了试验结果的精度。在这种情 况下,我们应尽量扩大承压区的面积。 (2)当采用锚桩反力装置时,锚桩在试验过程中受到的上拔 力会使桩周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试桩的静载试验结果[41。设两 单桩的相互作用系数为11= 。其中 。为临近桩单位荷载作 U 用下引起的附加竖向位移;u为桩自身在单位荷载作用下的竖向 位移。 利用叠加原理和对称性,方便地将两桩桩群的分析推广到 任一桩数的群桩分析。对于锚桩和试桩相互作用而言,11为负, 如图2所示。显然,当两桩之间的间距Sa/d增大时,相互作用系 数11减小;当桩长径比(L/d)增大时,相互作用系数11则增大。对 于试桩和锚桩组成的桩群系统,试桩的沉降可用下式表示: s 。+P+∑ (4) i=l 式中:s 为试桩的实际沉降;So为单位荷载下单桩的沉降:S; 为第i根锚桩单位荷载下的沉降;11 为第i根锚桩对试桩的影响 系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材与装饰2007年11月下旬刊 勘察、测绘与测试技术 某工地采用堆载试验法,设计桩截面直径为500mm,单桩承 载力设计值为600kN,要求试桩最大试验荷载为1200kN,现将 l#桩试验结果介绍如下(如图3): OliN) 图3荷载一沉降曲线 图2试桩和单根锚桩作用示意图 显然,荷载 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曲线,为此,取8--.40mm对应 的荷载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则Po=960kN。由试验结果分析可 4静载试验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 4.1桩的结构性问题 (1)桩帽压坏:由于桩顶(桩帽)面不平或强度不够、桩帽中 得,此桩为端承桩,桩端阻力所占比例比较大,发挥桩端阻力所 需位移大,破坏特征不明显。虽然端阻的潜力比较大,但对建筑 物而言已失去利用的价值,因此以一定的位移值控制单桩极限 承载力。 心与桩身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桩帽与桩身结合处强度不够 等,造成加载过程中桩帽破坏、静载试验无法继续。我们在静载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中应注意尽量避免该情形发生。 (2)桩身倾斜、破坏:由于桩身强度不够、桩身倾斜度过大或 预制桩接头处理不妥,在静载试验过程中造成桩身倾斜、破坏、 5.2摩擦桩静载试验实例 某工地采用堆载试验法,设计桩截面直径为600mm,单桩承 载力设计值为500kN,要求试桩最大试验荷载为1000kN,现将 3#桩试验结果介绍如下(如图4) 由图4可得,荷载~沉降曲线为典型的陡降型,取曲线的拐 点处对应的荷载值为极限承载力,则Po=1080kN,由试验结果分 析可得,此桩为摩擦型桩,摩阻力占有很大比例,桩端一般为刺 入剪切破坏,破坏特征非常明显。 OliN) 折断等,而地基土的承载力远未发挥完毕,使静载试验无法真实 反映桩土体系共同的承载力状况。 (3)锚桩上拔:用工程桩做试验锚桩,未作锚固抗拔力计算, 若钢筋过度受拉,或由于施工原因锚固接点拉脱,或不对称布置 的锚桩系统,锚固力分配不当时,加载过程中会造成部分锚桩过 度上拔,试验不得不中止,试验失败。因此在试桩方案实施前需 进行受力核算。 4.2加载系统问题 (1)千斤顶量程用完,在试验开始之前,需检查千斤顶量程 是否回零。 (2)装置提供的反力荷载不够,或有时由于堆载吨位过大, 堆载中心难以控制,造成偏心过大,试验中在达到目标吨位前堆 载被向上顶动,试验不得不中止。故大吨位试桩,试验前必须编 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图4荷载一沉降曲线 6结束语 单桩静压试验耗时长,费用高,但其直观性和可靠性是其他 测桩方法无法比拟的。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的同时,针对特殊地 (3)主梁、次梁变形过大:试验未结束之前,由于刚梁自身的 强度不够,发生较大的挠曲变形,如不停止试验,容易发生工程 安全事故;同时,正是因为刚梁发生比较大的挠曲变形,使得千 斤顶的量程不够,不得不中途终止试验。 区,遇到特殊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才能使单桩静 压试验客观地、科学地反映桩基工程的特性,为建设工程服务。 4.3测量系统问题 (1)基准桩、基准梁移动:为保证基准稳定,固定基准梁的桩 必须设置在被测试桩的影响范围之外,此外,还应防止或减少温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1—2001)[S】. 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2)量测系统失灵:此种情况偶有发生,试验前量测系统必 【2】陈凡,徐天平,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须检测好。在试验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好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的 防水工作,减少仪器出现故障的概率。 5工程实例 5.1端承桩静载实例 ・l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