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来源:华佗小知识
医学信息 ・4328・ No.09 2011 MEDlCAL INF0RMA ⅡON 临床研究 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此来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减轻癫痫患 调及智能减弱等。也可引起血液、肝肾功能的异常。但一般说来,药物反应 儿家庭的压力,将癫痫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是轻微且可逆的,亦不是必然发生的。因此同时服用健脑益智的药物来抵 I.资料与方法 消或对抗副作用的产生。结合平素加以注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还是安全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5O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6 可靠的。 个月,最大年龄12岁。其中有家族史患儿1O例。 1.4.4癫痫的治疗原则是以早为宜。小量开始、规律服药、疗程要长。 1.2病因:小儿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小儿 药物种类或剂量的增减均应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引起药物过量或癫痫发 癫痫发作具有多样性、易变性、顿挫性、不典型性、周期性和易诱发性等特 作。通常抗癫痫药需用到末次发作后2—4a,其中包括l一2a的逐渐减量过 点。儿癫痫的发病原因归类为两方面:一类是病因不明确的癫痫,疾病发生 程。为了掌握最佳用量及判断疗效,可定期做药物血浓度监测,以指导  率大约占d,JL癫痫总数的20%,临床分析认为这类人可能与遗传有关,因此 治疗。也称为原发性癫痫或遗传性癫痫;另一类病因相对明确的,也称作继发性癫 2.结果 痫,常见病因包括:脑发育异常如脑回畸形、灰质异位;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 本组患儿经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症状均得到了迅速控制,3年后随访, 伤如围生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后遗症、头部外伤、中毒、水电解质紊 其中45例无癫痫发作,其余5例偶有发作。效果评判标准为:①显效:发作 乱、内分泌功能紊乱、低血糖、维生素缺乏等;脑血管病变如颅内出血、血管 频率减少75%以上;②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75%;③效差:发作频率减少 内膜炎、血栓、梗死、血管畸形等;以及其他代谢性、脑变性和全身性疾病。 25—50%;④无效:发作频率减少25%以下。治疗后调查效果,(见表1)。 本组5O例患儿中1O例为元明显病因癫痫,脑回畸形患儿4例,头部外重伤 表1治疗后调查效果 患儿7例,灰质异位4例,中毒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O例,脑瘫、化脑、病脑 各1例。 1.3临床表现:癫痫病不是一种特异的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 3.讨论 功能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自动终止,反复出现的运动感觉、精神和意识方 面的障碍。癫痫病发作时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常见的为突然发作,自动终 止,反复出现的运动、感觉神经和意识的障碍。如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 抽动、失神、不动不语、手中物体落地,突然的腹痛、头痛、半侧身躯的不自主 的抽搐等症状,反复出现,能自行恢复,过后如正常人一样。本组5O例患儿 中,部分或局限性癫痫5例:其中局限性运动发作2例;局限性感觉性发作1 例:局限性植物性发作1例;局限性精神症状性l例。强直一阵挛性发作18 例,失神发作6例,颞叶癫痫4例,少儿肌阵挛发作3例,婴儿肌阵挛发作4 例,west综合征lO例。 1.4治疗方法: 1.4.1加强受损的脑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进而促进脑神经的发育。小 儿癫痫多数伴有脑内神经的受损、迟缓发育或部分脑细胞营养供应不足的 问题。除了癫痫的症状表现之外,常伴有运动、感觉、语言、智力等方面的问 题。因此,可以结合药物和手术用于人脑的治疗,可以加速大脑发育、修复 和再生新的神经细胞,促使受损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使致癫痫的病灶进行 修复愈合,同时还可以改善思维和智力。 1.4.2提高免疫力,增强自身抗病能力。A,JD的免疫力低下,也是诱 发癫痫发作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这类小孩,可以采用免疫疗法,提高患 儿的免疫力,也可以预防感冒发烧。这类药物是从动物初乳中提取的免疫 活性物质,口服制剂,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1,4.3抗癫痫药物治疗。严格遵守临床医师的用药指导,根据发作类 型选择适当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一般均有副作用,如嗜睡或兴奋,共济失 小儿作为特殊年龄段的群体,他们的大脑和体格发育都处在快速发展 阶段,所以从A,JL本身的解剖、生化、生理、代谢、病理等医学角度以及疾病 自身的发生、发展、诊断、症状表现、治疗、愈后、预防等多方面都与成年人有 着很大的区别,而且不同年龄段的d,JL也各有差异。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 以及临床的研究和分析,对8,JL癫痫的病因也有了相对的明确认识,不论哪 种原因引起的癫痫,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控制发作,接受正规、合理、无毒 副作用的治疗是疾病顺利康复的保证。因此,对小儿癫痫的治疗一定要考 虑其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区分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如果治疗方法 不当,反复发作,就会影响智力的发展,甚至转变成难治性癫痫,造成更大的 危害。 参考文献 [1] 尹燕秋,陈灵,赵善瑞,莫秀芬,王育勤.238例小儿癫痫临床分析[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7,(01). [2] 朱潮海,顾小扬.1o93例门诊可查致病因素癫痫病人的病因分析[J].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5,(02). [3] 吕冰清,杨晓苏.183例儿童继发性癫痫病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 疾病杂志,2008,(S1). [4] 孙萍,孙西霞.小儿癫痫的发病机理与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 与遗传杂志,2o02,(s1). [5] 李玉萍,罗蓉,肖侠明.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及诊断[J].中国医学文 摘(儿科学),20o2,(03).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葛小军 , 郭景芳 邢 钢 高 伟 张晓霞 1.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014030;2.内蒙古医学院研究生学院2009级。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3.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以下简称全臂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进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 结果: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肌肉松弛、通气功能满意、术毕苏醒快而且彻底、用药量 少等优点,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复合麻醉。结论:全臂联合麻醉,效果确切、安全简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身麻醉;臂丛神经阻滞 d0i:10.3969/j.issn.1O06—1959.2011.09.104 文章编号:1006—1959( ̄11)一o9—4328~02 全臂联合麻醉每个医院都在实施,但应用这个方法时,麻醉方案的应用 分用阿托品0.5mg,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后入壶,用多功能生命体征监 以及所用药物都不一致,因为应用的不合理,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抑 测仪连续监测并记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由左下肢静脉输入 制、循环抑制、局麻药中毒、术中知晓等并发症。因此,我院2010年1月至 林格氏液。 2011年5月对31例患者进行了麻醉前后的观察,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 1.2.2全身麻醉:具体步骤:静注0.04mg/kg、芬太尼4ug/kg,待 如下: 意识消失后,静注肌松药维库溴铵0.1m kg,面罩给氧,辅助控制呼吸,紧接 1.资料与方法 着静注福尔利0.3mg/kg,病人无意识,自主呼吸停止,肌松程满意的情况下, 1.1资料:本组共31例患者,其中女12例,男l8例,年龄20~63岁, 行气管插管,接呼吸管路,机控制呼吸,频率lO一12次/分,吸呼比为I:2,潮 体重51—83kg。手术种类有:外伤21例(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1例,尺 气量8~10m ̄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mmHg左右。全身麻醉维 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肌腱断裂修补术5例),矫形手术4例,其他手术 持(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追加肌松药。 6例。手术时问60~240 ̄n。 1.2.3臂丛神经阻滞:3O例均给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针时有明 1.2麻醉方法: 显突破感或触及椎板后稍退后回抽无血注人局麻药0.25%的罗哌卡因 1.2.I术前用药:心率正常范围用药东莨菪碱0.3rag,心率低于60次/ 10mL+0.5%利多卡因10mL+吗啡lmg。 医学信息 临床研究 MEDICAL D oRM_ArI1【0N 一No.09 2011 ・4329・ 般选择肌问沟穿刺,用最少局麻药,最低的浓度达到理想的阻滞区域,不 会因阻滞过广而造成严重的呼吸循环抑制。我院用药为0.5o6利多卡因 停止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常规用新斯的明4ot ̄g/kg,拮抗肌松药残余作 使作用延长并且镇 用,心率低于60次/分用阿托品0.5mg自主呼吸恢复后,如果潮气量达到 10mL起效快,便于观察。加用0.25%的罗哌卡因10mL,5mL/kg以上,可以停止机械通气,如果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痛完善,呼吸和循环基本不受影响,而且心脏和中枢神经毒性低。气管插管 撤掉气管插管,继续吸氧,一直到手术结束。待病人完全苏醒后送回病房。 全身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由于阻断了神经传导通路,抑制了应激反应,减弱 1.2.5术后镇痛:待手术结束前半小时,连接镇痛泵(静脉持续泵入镇 了体内激素,儿茶酚胺和IL一6的浓度上升,有利于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的 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1501xg+昂丹司琼8mg+氟哌利多2.5rag+0.9%生 稳定 ],而且避免了病人对神经阻滞的恐惧感。适量的应用肌松药,肌松确 1.2.4苏醒期处理: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肌松药,手术结束前5rain 切,明显减少切口及术中外周伤害性刺激向神经中枢的传导,全麻用药明显 减少,患者苏醒迅速,手术区域元疼痛,减少了拔管后的躁动【4 J。全麻用药 1.3统计学方法:所得实验数据以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我们医院以为首选药,它具有很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病人术中无知 2.结果 维持时间长,血药浓度稳定,更好的是可以产生良好的顺行性遗 全麻气管插管后臂丛神经阻滞,病人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没有一例躁 觉,动和术中无知觉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统计学分析,患者血压、心率及血 忘作用。福尔利对呼吸和循环无抑制,在插管之前静脉缓慢注射可以加深 氧饱和度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睡眠。靶控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后苏醒迅速 理盐水100ml,以2mL/h泵人。 1)。 平稳等优点而且有助于维持麻醉平稳,增强镇痛效应。 表1麻醉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局部中加入吗啡起到“超前镇痛”的目的,保证手术后伤口继续 无痛的作用,使术后镇痛泵的效果更加确切,使患侧早期活动,对患者功能 恢复有所帮助。为了预防术后发生呼吸抑制,病人苏醒前我们应常规使用 新斯的40Ixre"kg拮抗,消除非去极化肌松药残余作用。3O例病人都清醒迅 速、彻底、平稳而且不需要催醒。 3.讨论 临床上臂丛神经阻滞常出现阻滞不全,麻醉医师通过改变阻滞方法和 参考文献 使用局麻药(如罗哌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增强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 [1] 陈剑,刘才堂.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囡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临床 痛时间,但仍有阻滞不全¨]。前期研究表明,即使超声图像显示肌问沟臂丛 麻醉学杂志,2011,27(3):270—271. 神经已经被局麻药完全包裹,单独使用肌间沟人路仍然存在着阻滞不全的 [2] 顾晨桃,王爱忠,江伟,等.超声引导下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 现象,尤其是尺神经阻滞不全【2J。骨科上肢的手术常规是臂丛神经阻滞,病 因肌问沟臂丛阻滞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1):940—942. 人的舒适度往往不能满足,多有躁动和轻微的疼痛,经常需要给大量的辅助 [3] 史誉吾,秦再生.麻醉与免疫∥应心良,曾国明,陈佰鑫.现代麻醉学 药来维持。因此,现在多数医院均采用静脉或吸入药物联合臂丛神经阻滞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2—233. 进行麻醉,这样不仅可减少术中用药,使患者及时苏醒,还可提供可靠的术 [4] 许靖.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用量及其不良反应。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1):932~933. 全臂联合麻醉时,臂丛神经阻滞主要作用是减少全麻用药。我们医院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张传飞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5例胆爱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申77例经腹腔镜胆 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6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联合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切口感染、住院时 间等。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3.23%,平均住院(14.3±3.4)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3±4.9)h;LCTD组未出现 切口感染,平均住E(4.7±1.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9.3±2.4)h,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O1)。结论:与传统开 腹手术相比,LCT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9.105 文章编号:l006—1959(2011)一09—4329—02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囊合并胆道结石)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疾 管以钛夹或生物夹夹闭后切断,剥离胆囊床至胆囊底部,然后进行胆囊摘 病,约占胆石症病人的25%一35%…。目前,治疗此病最主要的方法是手 除。确认胆总管后,用细头电钩进行解剖患者的肝、十二指肠韧带,以充分 术。传统方法主要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临床 显露患者的胆总管前壁。手术过程中,为避免胆管切开过低而损伤十二指 研究表明这种术式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率高【2]。近年来, 肠胆管,手术的切开处应选择肝总管和胆总管交接处。用胆总管切开器将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及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和胆道镜在胆道外科 胆总管纵向切开1一1.5cm后将胆汁吸出,从剑突下troear放人纤维胆道镜 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我院在开展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胆 进行取石,待确认胆管内无结石残留、胆管无狭窄、排除肿瘤存在的情况下 道镜进行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治疗,分析总结我院开展此微创 放置T管进行引流;手术处理满意后,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胆管的缝合。 手术的145例患者的临床相关情况如下: 1.3,2开腹组:患者有68例,对此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 1.资料与方法 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并在术后30—40d进行胆管造影以确定胆总管下 1.1一般资料:选择对象为2003年1月~2007年lO月我院确诊为胆 端是否通畅,以便决定是否进行拔管操作。 囊合并胆道结石的患者145例,男62例,女83例,年龄在28—7O岁,平均年 I.4观察指标:术后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通过监测患者的肠鸣音出 龄为49岁,病程为3d~18个月,平均为六个月。 现时问(PSRT)、排气时间(AET)以观察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情况,同时观察 1.2筛选标准及分组:对上述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145例患者进行回 记录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治疗时间。在患者手术结束2h后监测 顾性分析,本文所观察的145例患者中,有110例患者有黄疸病史,患者在进 患者的肠鸣音出现的时闭及频率,当患者肠鸣音达到.3 ̄/min.左右即为肠 行手术治疗前均无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在入院时均进行B超等相关检 蠕动恢复正常 。 查以排除肝内胆管结石及相关的肿瘤病变。将此组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 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6.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卡方检验和 序随机分为:开腹治疗组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组。LCTD组共77例,其中男34 成组t检验,结果用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应用x 检 例,女43例;开腹组共68例,其中男28例,女40;两组患者在年龄及症状等 验,以d=0.05为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1.3治疗方法: 2.1手术结果:LCTD组的77例患者中,术后经过B超或T管造影检 1.3.1 LCTD组:77例均采用全身麻醉,体位及穿刺点同Lc。在建立 测均未发现胆管有残留的结石。开腹手术治疗组患者经过B超或T管造影 好人工气腹后,解剖胆囊三角,用超声刀将胆囊动脉凝闭后切断,并将胆囊 检查发现有2例患者有胆管有残余结石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