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观
从小就伴着金庸武侠剧,在这种大丈夫气概下熏陶,我认识到做人要像“狗杂种”一样不计较,放宽心,好人终有好报;明白了要爱自己的国家,像郭靖一样,傻不要紧,有心,勤奋就好。后来长大了,看的《神雕侠侣》的版本翻新了,儿时记忆中只记得杨过的大雕和他的重剑,可是后来才明白其中杨过的深情与不渝是多么难能可贵。
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国文老师对课文及作者的讲解让我逐步了解我们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其他老师课上偶尔慨发的一两句话让我顿悟某些社会现象的缘由或心有所共鸣。2008年的奥运会上,我开始明白传统武术一直没有好好的继承与发扬。直到我上高中,也并未开设武术课,体育课上都是西洋竞技。我开始意识到民族优秀的一些东西正在消亡。
等我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时,我意识到乡村在没落,美好的人性在丧失,传统民间艺术在消亡,中医文化在没落。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它们都消亡的差不多了。于是我们永远无法理解那些年代的人,一些精彩绝伦的艺术我们永远也看不到了,一些神乎其神的医术永远不再了,一些人的境界我们永远无法企及。
我开始意识到西方文明的引进给传统文明带来的灾难有多大,我开始理解高中时看到的一句话:传统文明在西方文明与现代思潮中苟延残喘。即便几年前国学热了,不过用来炒作:为西
门庆的归属地争的不可开交,等等。毛的话真有见地:我们这一代人还不会被西方的观念改变,下一代也许不会,再往下就难说了。反省自己,是不是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当你在为小三苦恼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小三?当你在网上疯狂转载暴露社会问题的文章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你也是这些问题生成的推手?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见识,你不会理解“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以乐成”。还是孟子说的好“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不用崇拜某个人了,某个人怎么就成了你的偶像呢?学习他们内在的好品质,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学会停下来,批判的接受他们的观点。就像以前我觉得老师们的有些观点很正确,现在越想越不对。
人是应该立大志的。就算有些目标永远无法达到,但它会让你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中收获很多,包括见识与思想的提高。原来我一直想弘扬中华武术,总感觉这个目标难以实现,可是我平时打打拳,说说武术的故事,让武术精神融汇到自己的血液中去,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很正义,有责任,乐意与你交往。无形之中又交到了朋友。只要有一种使命感,有自我约束力,以古代的士为榜样,干什么事都不成问题。
高中养成的习惯,爱看古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坚定我养成读古文的习惯。它让我意识到民族智慧的精髓一定在古书之中。上大的有些人文通识课真心不错,让我接触到许多有思想深度的老师。听他们讲课惬意而舒适,如沐春风。私下里,我不满
意当年简化汉字与白话文的普及,虽然现在很多古文都有翻译,可毕竟是个人观点,哪里比得上亲身思考。这样反而了人的思维,那跟朱熹那帮人又有什么分别呢。设想一下,现在的读物都是文言写作的,那么读先秦诸子,读《史记》,读六朝散文,读《文心雕龙》、《龙文鞭影》······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还搞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而现在,更多的人,这辈子都不会接触那些书!话说回来,他们却极有可能读这一类的西方著作,为什么?它们是白话文。真是个大笑话。
不要人家觉得“鸟叔”很好,你也跟着很好。要有判断力,有自己的操守。文化入侵就入侵吧,世界在变,内心的操守不能变。以他人之质为我所用而后过之,这才是对外开放的目的。没有民族底气的人,是难以站稳脚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