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安全知识试题(三)
一、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2010年10月29日,是XX洗煤厂安排的停产检修时间,根据检修计划安排,在29日上午由机电车间负责对变电室电线和操作机构进行清扫、检查、紧固和加油。早晨8时左右,机电车间电工王XX和董XX、李XX(无电工安全操作资格证)等三名电工到达工作现场,在学习安全措施并签字后,他们开始工作。此时,300#联络柜内2、3段母联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技术员王XX在该开关柜前门悬挂了“有电,此柜不能检修”的警示牌,在开关柜后门又用粉笔写下了同样的警示语,在做完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始检修,电工李XX擅自去了300#联络柜后门,在对开关柜进行清理时,左手不慎触到联络刀闸2段端的静触头,不幸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事故人李XX违章作业,擅自打开不准检修的带电联络柜进行清理,不慎触到带电的静触点上。
2、主要原因:
(1)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当工人违章打开不准检修的开关柜进行检修时,监护人未及时制止。
(2)安全教育不得力。职工自主保安意识不强、互保意识差。
(3)现场管理混乱,措施落实不到位。未按照检修措施的要求,对不准检修的300#开关柜的柜门上锁。
(4)安全培训不到位。事故人李XX从事电工作业,但无电工安全操作资格证。
(三)防范措施:
1.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严格现场管理。认真落实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2.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增强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尤其注意班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
3.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及时进行复训。
4.迅速开展反“三违”活动,增强现场管理力度和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尽快扭转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二、单项选择题
A.同一钢管 B.不同钢管 C.任意钢管
1.钢管布线中,同一交流回路中的导线,必须穿于( )内。
A.40° B.45° C.60°
2.对架空线路等高空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 )。
3.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和( )。
A.拉开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B.三相电源短路
C.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4.电气操作过程中发生疑问或发现异常时,应( )。
A.立即停止操作 B.继续进行 C.更改操作票
5.灯炮上标有\"220V,40W\"的字样,其意义是( )。
A.接在220V以下的电源上,其功率是40W
B.接在220V电源上,其功率是40W
C.接在220V以上的电源上,其功率是40W
6.绝缘手套的试验周期是( )。
A.每年一次 B.六个月一次 C.五个月一次
7.绝缘靴的试验周期是( )。
A.每年一次 B.六个月一次 C.三个月一次
8.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值与设备运行电压值(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9.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断线点( )范围内。
A.3~5m B.8~10m C.15~20m
A.5 B.10 C.15
10.若触电人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双人抢救其节奏为按压( )次后吹气一次。
11.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 )标示牌。
A.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在此工作
12.家用电器回路装设RCD的动作电流值为( )mA。
A.15 B.30 C.100
13.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 )电流称为室颤电流。
A.最大 B.最小 C.稳定
14.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 )以内。
A.4m B.5m C.8m
15.验电器电气试验周期为( )。
A.一年 B.六个月 C.三个月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包括( )。
A.停电 B.验电
C.装设接地线 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2.某工人在火车上将粮包搬运到皮带输送机上,当一只手扶住车门框,另一只手触及到皮带机铁架子时,突然触电摔下火车死亡。经查皮带机的金属结构采用保护接零,附近有一照明灯,当开关合上后灯不亮,但电压却加在零线和皮带机的保护零线上。由于零干线用铜线过渡到铝线,接头处严重氧化腐蚀处于断线状态,当一只手摸皮带机架,另一只手把在货车门框上,电流通过两手及货车和道轨入地回到电源形成通路而触电。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是( )。
A.由于铜铝接触时产生电化学作用,使之接触不良电阻增大。若采用铜铝两种金属材料连接,应使用过渡性连接材料;
B.保护接零效果不如保护接地;
C.零线断线造成中性点位移,三相电压不平衡,不仅能使单相电气设备烧毁,还会危及到人身安全 ,所以零线要牢固安全可靠;
D.零干线断线,将使断线处以下采取保护接零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此电压大大超过安全电压,电工要经常进行检查,以免断线。
3.某变电站值班人员根据工作票,按停电操作顺序于9时将35KV和厂内各供电线路全部停电。14时许,值班员甲见线路检修工作票交回(共两项任务,只交回一份,其中还混有另一份以前用过的35KV工作票),拆除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后合上了35KV隔离开关。值
班员乙不了解一下情况,也跟着将断路器合上,35KV线路带电。可此线路有人工作,因触电从门型架上摔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是( )。
A.变电站“两票制度”不落实,工作票管理混乱,将两项工作票当成一项去处理;
B.值班员违反规程,操作时要填写操作票,在模拟盘上演练无误后进行现场操作;
C.操作时要一人唱票一人复诵无误后合闸送电,这起事故的发生是二人同时操作,没按要求去做;
D.工作负责人应负责,没打招呼。触电人不小心造成的。
4.电工××在整理临时用电线路时,由于现场线路布局杂乱,多处破损并接头外露,没及时处置,因漏电碰触后死亡。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是( )。
A.应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严禁乱架乱拉,接头处按工艺要求做;
B.填写工作票,装设接地线;
C.对临时线路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审批手续;
D.有可能触及到的线路架空或穿管铺设,电源处装漏电保护器,临时装置安全可靠。
5.陈某清理焊接场地时,由于电焊机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使在电气上联成一体的工作台也带电,当其手与工作台接触即发生了触电事故。由于电焊机接地线过长,清扫场地时被断开,失去保护造成单相触电。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有( )。
A.电焊机电源线装熔断器进行保护;
B.电焊机外壳接地(或接零),保护线要经常检查,安装牢固,不能被折断。
C.电源线处装漏电保护器;
D.定期检查电焊机绝缘。
四、判断题
1.用电产品的测试及维修应根据情况采取全部停电、部分停电和不停电三种方式,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2.在儿童活动场所,应考虑将插座安装在一定的高度,否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3.在浴场(室)、蒸汽房、游泳池等潮湿的公共场所,应有特殊的用电安全措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人体不触及用电产品的带电部分,并当用电产品发生漏电、过载、短路或人员触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
4.用电产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检修、测试和维护,检修、测试和维护的频度应取决于用电产品的规定的要求和使用情况。( )
5.长期放置不用的用电产品在重新使用前,应经过必要的检修和安全性能测试。( )
6.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两个电气连接部分为限。( )
7.任何电气线路及设备在未查明无电以前,一律视为有电。( )
8.带电接线时,应先接电源,后接开关及其以下负荷部分。接线应逐根进行,如为裸线,应做好接头的隔离工作。( )
9.在接地网中,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当发生相线碰壳故障时,若人体接触设备外壳,仍会发生触电事故。( )
10.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金属设备结构的钢筋等接地,接地装置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
11.采用36V安全电压后,就一定能保证绝对不会再发生触电事故了。( )
12.低压临时照明若装设得十分可靠,也可采用“一线一地制”供电方式。( )
13.雨天穿用的胶鞋,在进行电工作业时也可暂作绝缘鞋使用。( )
14.抢救触电伤员中,用兴奋呼吸中枢的可拉明、洛贝林,或使心脏复跳的肾上腺素等强心针剂可代替手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急救措施。( )
15.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器应进行定期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作好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试验装置检查,接线检查,信号指示及按钮位置检查。( )
电工作业安全知识试题(三)答案
二、1、A 2、B 3、C 4、A 5、B 6、B 7、B 8、A 9、B 10、A 11、B 12、B 13、B 14、A 15、B
三、1、ABCD 2、ACD 3、ABC 4、ACD 5、BCD
四、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