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力学综合题

力学综合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力学综合题

一、试题分析:力学综合计算题是综合考查学生受力分析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各种能力高低的主要题型,中考的力学综合计算题经常是浮力、压 强、浮力或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综合,难度较高。 二、力学综合计算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1.力学综合计算题解题的口诀:画受力、列等式、找联系。

2.口诀细解:画受力——对物体做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当我们碰到一道力学综合题的时候,一定要针对题目中的物体画出受力分析图,并将各已知条件标在图上。列等式——将题目的已知条件反复研读,并将可能用到的条件提炼出来。根据前面画的受力分析图及各已知条件列出受力平衡方程,并将已知条件代入方程。 找联系——寻找各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是根据相互作用力相等),将不同的平衡方程联立起来。

3. 浮力与压力、压强综合题突破点

①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用整体分析法来进行受力分析; ②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ΔF压=ΔpS=ρ液gΔhS

③将物体放入一柱形容器中,液体未溢出,ΔV=ΔhS,浮力等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即F浮=ΔF压。 1. 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B.鸡蛋排开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 C.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 D.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

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内盛有等高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现将质量相等的甲球和乙球(两球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分别放在A、B容器的液体中,两球均沉底,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 )

A.ρ甲<ρ乙,F1>F2 B.ρ甲<ρ乙,F1<F2 C.ρ甲>ρ乙,F1>F2 D.ρ甲>ρ乙,F1<F2 3.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满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入其中,当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与m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与ρ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乙,

强分别为p甲与p乙,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与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甲<m乙 B.ρ甲>ρ乙 C.p甲=p乙 D.F甲<F乙

4.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A、B液体中,甲球沉底,乙球漂浮,两球重力分别为G甲、G乙,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所受浮力分别为F1、F2,此时,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已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及两球体积关系分别为ρA>ρB, V甲> V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G甲F2 D.p1=p2

5.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将其全部没入水中,此时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 T1=T2 B.F1>F2 T1<T2 C.F1=F2 T1>T2 D.F1<F2 T1>T2

6.如图5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

33

中。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0.6×10kg/m;

3333

ρ酒精=0.8×10 kg/m;ρ铝=2.7×10 kg/m,对于这一情

图5 景,有如下一些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B.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同

C.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D.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入到丙容器中,待塑料块和铝块稳定后,则丙容器中的液面会

下降

7.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 Pa;用细线拴一实心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 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 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 g/cm3,g取10 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 N 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 cm3

C.液体的密度是0.8 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 N

8.在图中,底面积为S= 100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图甲中,液体的深度是20 cm,此时手对细线的拉力是8 N,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F1;图乙中,手对细线的拉力是15 N,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图丙中,物体A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2/5,液体对物体A下表面的压力是F2,液体的深度是16 cm,手对细线的拉力是19.8 N,g取10 N/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6 N B.ρ=1.0×103 kg/m3 C.p=2.4×103 Pa D.F2=7.2 N

9. 将圆筒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适量的

水。如果只将实心小球A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小球A漂浮,受到的浮力为1.2 N,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Δp1;如果只将实心小球B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小球B受到的浮力为0.4 N,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Δp2。已知A、B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小球A的密度为ρA,小球B的密度为ρB,ρA∶ρB=4∶15,圆筒形容器的底面积为80 cm2,不计容器壁厚度,放入小球后,水均未溢出,g取10 N/kg,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Δp1=50 Pa B.Δp2=150 Pa

C.小球A的体积为150 cm3 D.小球B的密度为2×103 kg/m3

10、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500cm2。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20cm的圆柱形物块,物块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直至将其注满,如图10乙所示。已知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F随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10丙所示。若将细线剪

断,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g=10N/kg)

11、已知水平桌面上有一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为200cm2,内有25cm高的水。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0.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A放在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边长为5cm,密度为5×103kg/m3的正方体金属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动滑轮对正方体B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1,当F1为3.25N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400Pa。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可以在木块上放一个合适的钩码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但由于身边没有现成的钩码,可以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施加向下的压力,当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拉力为F2。(不计绳重及绳与轮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如图甲所示,放入木块A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放入木块前增加了多少? (2)图乙中动滑轮的重力

(3)如图丙所示,当木块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拉力F2是多少?

12、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质量为1.6×104kg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求: ⑴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⑵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⑶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

答案:1.C 2.D 3.D 4.C 5.C 6.D 7.C 8.D 9.C 10. 40 11. (1)300Pa (2)1.25 (3)1.75 12 .(1)1.6×105N (2)6.4×103kg (3)00P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