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1厘米=_____分米 23厘米=_____米。 2.先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1)

(2)

3.解方程。

72-4x=12,x=(________)。

41124.计算+,想:(________)个加上(________)个,等于(________)。

77775.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2米,20米,面积是__平方米。 6.我省的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约合_____万公顷。

7.一段公路长320米,已经修了8天,每天修a米,还剩_____米没修。 8.当a=12时,a+20=__,85﹣5a=__。 9.如果a÷b=c,那么5a÷(________)=c。

10.等腰梯形上、下底分别长3厘米、5厘米,一条腰长6厘米。把两个这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不相等的边分别长(________)厘米和(________)厘米。 11.计算1740÷(944×5﹣4700),最后一步计算( ) A.减法

B.乘法

C.除法

12.在5x=35,25+12=37,6+x<25中,方程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13.小章、小李、小王3人的平均身高正好与小章同样高,小李比小章高,那么( )。 A.小王比小章高

B.小章比小王高

C.小章、小王同样高

14.下面的三句话,正确的一句是( )。 A.a等于2a

B.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试卷第1页,总2页

C.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 15.直接写出结果。

60×14= 13×400= 720÷80= 870﹣780= 8400÷6= 750÷25= 16.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1)24×(151+49)÷30 (2)17×243+17×56+17 (3)3600-(96×29+96) (4)35×[962÷(322-285)] (5)385-[16×(196÷14)] (6)3952÷(46×-22) 17.期末考试小红得了a分,小江得了b分。 a+b表示_____。 a﹣b表示_____。 (a+b)÷2 表示_____。 18.列方程求解:

减去一个数,再加上16,得35,求这个数。 19.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20.果园里有桃树32棵,梨树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54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21.京城拖拉机厂要生产1070台拖拉机,已经生产了7天,平均每天生产85台,剩下的要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22.工程队修筑公路,5天修了600米,照这样计算,再修3天,一共可以修筑公路多少米?

23.一块梯形小麦地,上底40米,下底60米,高25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4千克,这块地一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24.甲、乙两列货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乙车每小时慢4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试卷第2页,总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0.1 0.23 【解析】 【分析】

(1)把厘米化成分米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

(2)把厘米化成米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0,据此解答。 【详解】

(1)1厘米=1÷10分米=0.1分米, (2)23厘米=23÷100米=0.23米。 故答案为0.1,0.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根据是: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关键是弄清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1)

2311< (2)< 5596【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3.15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详解】

解:72-4x+4x=12+4x 72=12+4x 72-12=12+4x-12 60=4x 4x=60 4x÷4=60÷4

答案第1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x=15 故答案为:15 【点睛】

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4.2 4 【解析】 【分析】

6 71412411162表示2个,表示4个。+,就是2个加上4个,是6个,也就是。 7777777777【详解】

41162计算+,想:2个加上4个,等于。

77777故答案为:2;4;【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即可。 5.320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直接代入数值即可求解。 【详解】 32×20÷2, =0÷2, =320(平方米)。 答:面积是320平方米。 故答案为320。 【点睛】

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当作底和高。 6.1000 【解析】

答案第2页,总11页

6。 7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把10万平方千米化成万公顷数,用10乘进率100,即可得解。 【详解】

10×100=1000(万公顷); 故答案为1000。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7.320﹣8a 【解析】 【分析】

用a×8求出8天修路的米数,再用公路的总长度减去8天修路的米数就是剩下没修的米数。 【详解】

320﹣a×8,=320﹣8a(米), 故答案为320﹣8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字母当作已知数,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8.32 25 【解析】 【分析】

把a=12,分别代入含字母的式子a+20和85﹣5a中,分别求得式子的数值即可。 【详解】

当a=12时,a+20=12+20=32;

当a=12时,85﹣5a=85﹣5×12=85﹣60=25; 故答案为32,25。 【点睛】

此题考查含字母的式子求值,解决关键是把式子中字母表示的数量代入式子,进而求得式子的值即可。 9.5b 【解析】

答案第3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详解】

如果a÷b=c,那么5a÷5b=c。 故答案为:5b。 【点睛】

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0.6 8 【解析】 【分析】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用这个等腰梯形的腰作为公共边来拼,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不相等的边分别是原梯形的腰长,即6厘米,和上、下底的和,既(3+5)厘米。 【详解】

根据分析,拼成的图形如下所示:

3+5=8(厘米)

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两条不相等的边分别长6厘米和8厘米。 故答案为:6;8。 【点睛】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要以等腰梯形的腰为公共边来拼。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答案第4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2.A 【解析】 【分析】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据此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 【详解】

5x=35,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5+12=37,是等式,但没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 6+x<2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所以只有一个是方程;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13.B 【解析】 【分析】

小章、小李、小王3人的平均身高正好与小章同样高,则小章在三人中属于第二高。又小李比小章高,那么小李是最高的,小王是最矮的。 【详解】

小章、小李、小王3人中,小李最高的,小章第二高,小王最矮。则小章比小王高。 故答案:B。 【点睛】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小章在三人中属于第二高。 14.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A、a等于2a,说法错误;

答案第5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B、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含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并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可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

C、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可知: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是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考查,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15.840;4200;9 90;1400;30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整数乘法、除法、减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60×14=840 13×400=4200 720÷80=9 870﹣780=90 8400÷6=1400 750÷25=30 【点睛】

计算整数乘法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16.(1)160;(2)5100;(3)720;(4)910;(5)161;(6)76 【解析】 【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详解】

(1)24×(151+49)÷30 =24×200÷30

答案第6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800÷30 =160

(2)17×243+17×56+17 =17×(243+56+1) =17×300 =5100

(3)3600-(96×29+96) =3600-[96×(29+1)] =3600-[96×30] =3600-2880 =720

(4)35×[962÷(322-285)] =35×[962÷37] =35×26 =910

(5)385-[16×(196÷14)] =385-[16×14] =385-224 =161

(6)3952÷(46×-22) =3952÷(2944-22) =3952÷52 =76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17.期末考试小红和小江一共得了多少分 小红比小江多得多少分 小红与小江的平均分是多少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与算式a+b知道a是期末考试小红的得分,b是小江的得分,把a与b合起

答案第7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来就是期末考试小红和小江一共得了多少分;

b是小江的得分,(2)根据题意与算式a﹣b知道a是期末考试小红的得分,求两个数的差,就是求小红比小江多得多少分;

(3)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把小红和小江一共得的分数除以2就是求小红与小江的平均分。 【详解】

(1)根据题意与算式a+b知道,a+b表示期末考试小红和小江一共得了多少分; (2)根据题意与算式a﹣b知道,a﹣b表示小红比小江多得多少分; (3)根据题意与算式知道,(a+b)÷2 表示小红与小江的平均分是多少。

故答案为期末考试小红和小江一共得了多少分;小红比小江多得多少分;小红与小江的平均分是多少。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算式,找出字母在题中的意义,再根据算式表示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 18.45 【解析】 【分析】

设这个数是x,由减去x再加16等于35列出方程。 【详解】

解:设这个数是x,由题意得: ﹣x+16=35, 80﹣x=35, x+35=80, x+35﹣35=80﹣35, x=45; 答:这个数是45. 【点睛】

本题关键是分清楚题目所示的计算过程,根据这个计算过程列出方程求解。 19.6 【解析】 【分析】

答案第8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根据线段图可知,18+x+x=30。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 18+x+x=30 解:18+2x=30 18+2x-18=30-18

2x=12 2x÷2=12÷2

x=6 【点睛】

先看懂线段图,然后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并解答。

20.150棵 【解析】 【分析】

桃树有32棵,梨树是桃树的2倍,则梨树有32×2棵,桃树和梨树的总数是32+32×2棵。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54棵,则苹果树有(32+32×2)+54棵。 【详解】

(32+32×2)+54 =(32+)+54 =96+54 =150(棵)

答:果园里有苹果树150棵。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 21.95台 【解析】 【分析】

用要生产的总台数1070减去7天生产的7×85台,剩下的台数除以5天,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要生产的台数。 【详解】

(1070﹣85×7)÷5,

答案第9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070﹣595)÷5, =475÷5, =95(台);

答:平均每天要生产95台。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理清思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2.960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工作效率一定,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一共可以修筑公路x米; x:(5+3)=600:5, 5x=600×(5+3), 5x=600×8, x=

6008, 5 x=960

答:一共可以修筑公路960米。 【点睛】

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三者的关系,列式解答即可;注意此题是求一共可以修筑公路的米数不是3天修公路的米数。 23.5000千克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然后再利用梯形地的面积乘每平方米收的小麦的千克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40+60)×25÷2×4, =100×25÷2×4,

答案第10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500÷2×4, =1250×4, =5000(千克)

答:这块地一共可收小麦5000千克。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24.740千米 【解析】 【分析】

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乙车每小时慢4千米,则乙车每小时行72+4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5小时后,甲车行驶了72×5千米,乙车行驶了(72+4)×5千米,则两车相距72×5+(72+4)×5。 【详解】

72×5+(72+4)×5 =(72+72+4)×5 =148×5 =740(千米)

答:经过5小时,两车相距740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后,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答案第11页,总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