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控柜安装接线规范方案

电控柜安装接线规范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电气柜安装和布线规范

1组件安装

1.1前提:所有部件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要求的灭弧距离

拆除消弧栅所需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有必要确保开关的电弧不会对操作员造成危险。

1.2组装前,先阅读图纸和技术要求。

1.3检查产品型号、部件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 1.4检查部件是否损坏。

1.5必须按图纸安装(如果有图纸)

1.6构件组装顺序应从板的正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装配一致性。

1.8面板和门板上部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的部件名称和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和指示灯0.6-2.0 电能表0.6-1.8

开关和按钮0.6-2.0

0.8-1.6组装产品的紧急操作部件应满足以下条件:

操作简单。操作部件时,它们不应受到空间的阻碍,也不应接触带电体。易于维护。更换元件和维护接线都很方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第4.4条的规定。 保证一次线和二次线的安装距离。1.9组装时使用的紧固件和金属件应具有保护层,螺钉通孔、边缘和表面上的毛刺和尖角应在涂导电膏前打磨平整。

1.10紧固螺栓应选择合适的工具,不得损伤紧固件的保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一般电抗器、变压器上面的元件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

下图显示了电抗器接地。

下图显示了电抗错误连接。

1.12用于安装加热元件(如管状电阻器、散热片等)。),应考虑散热,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的规定。额定功率75W及以上的管状电阻器应水平安装,不得垂直安装在地面上。

1.13所有电器元件和附件应固定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挂在电器和连接线上。 1.14接线面各部件附近有标志,标签应与图纸一致。除部件本身附有书写标志外,该标志不得固定在部件本体上。(图一)

图的双重标识 图a终端标识

1.15标签应完整、清晰、牢固。标签粘贴位置应清晰醒目(图B)

1.16安装在面板和门板上的部件的标签应粘贴在面板和门板背面部件的下方。

如果下面没有位置,可以贴在左边,但是贴的位置要尽量一致。门上的组件。

1.17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是通过有效的接线来保证的。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用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圈,垫圈的齿面应与部件表面接触(图中红色圆圈处),否则应损坏绝缘层。

门的地面(红圈)要加一个“便签”,防止因油漆问题造成接触不良,连接线尽量短。

1.18安装易受振动损坏的部件时,应在部件和安装板之间安装橡胶垫,以减震。

1.19带有操作手柄的部件,应调整到位,不得卡涩。 1.20拧紧母线和部件上为客户接线预留的螺栓。

次级电路布线

2.1基本要求:按图施工,连接正确。

2.2二次线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拼接、焊接等。)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水平。 垂直,配置牢固,层次分明,整洁美观。同一合同中相同元件的接线方式应一致。

2.3二次线截面积要求:单芯不

小于1.5mm2,多芯不小于1.0mm2,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2,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2,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2。

2.4所有连接线之间不应有接头。

2.5每个电气元件的触点最多允许连接两根导线。

2.6每个端子的连接点一般不适合连接两根导线。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连接两根导线,连接必须可靠。

2.7二次线应远离灭弧元件,并不得妨碍电器的运行。

2.9电流表和分流器之间的连接不得穿过端子,其长度不得超过3m。 2.10电流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测试端子。 2.11二次线不得交叉穿过母线。

2.12带电阻的PROFIBUS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 当只连接一根电缆时,该线连接到第一个接口。 将开关推到“开”的位置 编织屏蔽带准确地放置在金属导管上(图A)

图b

2.13带电阻的ProfibusBus总线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两条电缆的连接) 两根连接线在插头内串联连接。 将开关推到“关闭”位置 编织屏蔽带的精确放置 在金属导轨上(图b)

2.14无电阻连接ProfibusBus总线插头

编织屏蔽带准确地平放在金属导管上。 导向装置中的两根红色和绿色电线放置在刀口端子上。绿色导线:连接点A,红色导线:连接点B(图A)

图b

2.15回位弹簧端子的连接 剥线长度:10毫米

将导线插入端子开口,直到感觉导线已插入底部。(图B)2.16抽屉中Profibus屏蔽电缆的连接 将屏蔽线拧紧至约15 mm长;

将电线和屏蔽层与电线前端压在一起; 将压线折回在绝缘线的外层;

使用热缩管固定电线连接部分。

3.一次回路接线

3.1一次接线应尽可能使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处理或电流小于或等于100A时,可采用绝缘线。接地母线截面积=电气柜进线母线单相截面积× 1/2。 接地母线和接地端子:

右图显示了错误的连接。

3.2.母线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主进线柜和联络柜的母线按汇流条选择,分支母线按自动空气开关脱扣器选择。 以额定电流为准。如果自动空气开关没有脱扣器,应以其开关的额定电流值为准。

如果自动空气开关下面有几个分支回路,如果分支回路也装有自动空气开关,分支母线的截面应按上述原则选择。如果没有自动空气开关,如刀闸、熔断器、低压电流互感器等。分支母线截面由低压电流互感器一侧的额定电流值选择。如果这些都没有,可以根据接触器的额定电流来选择。如果接触器不可用,最终根据熔丝芯的额定电流值来选择。

主电路的路线:

分支电路总线的正确连接(红圈):

分支电路的总线连接错误(红色圆圈处)

3.3铜母线载流量的选择应查阅相关文件。当PVC绝缘导线在线槽中时,或当导线成束运行时,或当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容差。下图显示了正确的连接。

以下是错误的连接:布线不规则,所以大电缆进槽必须剥去外层。将所有电

线压入槽中。

3.4母线应避开闪络区。

3.5交流主回路穿过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穿过同一框架孔。如果布线不标准,必须剥去进入线槽的大电缆外层,并将所有电线压入线槽。 3.6当电缆与机柜金属有摩擦时,应加橡胶垫圈保护电缆。 以下是正确的连接。

以下是错误的连接。

3.7电缆与面板、门板连接时,需加塑料管,安装线槽。为了防止锋

利的边缘切割绝缘层,柜体的出口部分必须用塑料护套覆盖。

以下是错误的连接。

3.8当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用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垫圈的齿面应与部件表面接触,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3.9当需要外部接线时,接线端子和部件连接点与结构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0mm,并为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

3.10提高柜体的屏蔽功能。如需外部接线,出线时应加电磁屏蔽垫片。应要求柜体的槽长或孔径小于λ/(10~100)。如果需要在机柜内开风窗,高频分布的交错孔或网格比狭缝好,因为狭缝会传导机柜内的高频信号。机柜和柜门之间的布线一定要有护套,否则绝缘层容易损坏。柜门不接地,柜门布线必须用线槽排好。

3.11螺栓紧固标识

应标记生产中拧紧的螺栓-蓝色。 颜色

b .测试后紧固的螺栓-应标记为红色。 颜色

3.12组装铜条时注意戴手套。

注意:

1.抽屉单元中连接到辅助连接器的辅助线路的长度(尤其是100毫米的模具高度)应留有余量。

2.冲铜条要注意去毛刺,尤其是冲方孔。 3、绝缘支架厚度应不超过10mm,注意检查。

4.安装组件前先看说明书,否则安装后很难发现。

5.抽屉的机械联锁,特别是IP42的,要考虑密封条的厚度或者打磨成尖角。 6.抽屉单元的按钮弹簧的强度应该提高。

7.大截面铜排连接后,用塞尺复查,注意使用平垫。 8.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应分开。

9.标志的粘贴。用3M胶,用502点。

10.门里面的槽不能贴双面胶,而是502。注意不要留下空隙。 11.外部端子的线槽应加大。

12.线槽不应太靠近主电路的输出端。 13.零序变压器要用自己的铜排连接。 14.成品橱柜需要工厂检验。 15.导线穿过隔板时应加护套。 16.电线中间不要有接头。 17、电缆支撑应合理。

18.考虑安装和维护的安全性。

4.电气柜布局

4.1确保传输机柜内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粗接地线连接至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线。任何连接到变频器的控制设备(如PLC)都应与变频器一起接地,接地也应使用短而粗的电线。最好使用扁平导体(如金属网),因为它在高频时阻抗较低。

4.2低压机组、继电器和电气柜接触器使用保险丝进行保护。当你不知道主电网的情况时,建议加串联电抗器。

4.3确保导电柜内的接触器具有灭弧功能。交流接触器采用R-C抑制器,DC接触器采用“飞轮”二极管,安装在绕组中。变阻器抑制器也非常有效。 下图显示了接触器上的反向二极管。

4.4如果设备在噪声敏感的环境中运行,可以使用EMC滤波器来减少辐射干扰。同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确保过滤器和安装板之间应该有良好的接触。

4.5信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气柜,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两端接地。如无必要,避免使用长电缆。屏蔽电缆是最好的控制电缆。模拟信号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双绞线。低压数字信号线最好使用双屏蔽双绞线,或者单屏蔽双绞线。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分开屏蔽和布线。不要在同一个电缆槽享24VDC和115/230VAC信号!在屏蔽电缆进入电气柜的位置,外部屏蔽部分和电气柜的面板应连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上。4.6电机电缆应于其他电缆,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气电缆和其他电缆长距离平行敷设。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它们应该尽可能成90度角交叉。同时,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必须用合适的夹子固定在安装板上。

4.7为有效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为屏蔽电缆,屏蔽层的电导至少为每相导体线芯电导的1/10。

4.8接地排组和PE导电排必须与横梁连接(金属对金属连接)。它们必须直接靠近电缆密封套。此外,接地棒通过另一根电缆连接到保护电路(接地电极)。屏蔽母线用于保证每根电缆的可靠屏蔽连接,通过一根横梁实现大面积的金属对金属连接。

4.8不允许将带有显示器的操作面板安装在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设备附近,如电力电缆、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阀、变压器等。,因为它们能产生强大的磁场。

4.9电力元件(变压器、驱动元件、负载电源等。)和控制元件(继电器控制部分、可编程控制器)必须分开安装。但不适用于集成了功率元件和控制元件的产品。变频器及相关滤波器的金属外壳应与低电阻的电气柜连接,以减少高频瞬时电流的冲击。理想情况下,模块应安装在导电性良好的黑色金属板上,金属板应安装在大型金属台上。涂漆的电气柜面板、DIN导轨或其他支撑面较小的设备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下图显示了电气柜的基本布局:

4.10在设计控制柜时,要注意EMC的地域性原则,在不同的区域规划不同的设备。每个区域对噪声发射和抗扰度有不同的要求。在空间上,柜内最好使用金属外壳或接地隔断。而且考虑到发热量,进风风机和出风风机的安装,一般发热量高的设备安装在出风口附近。进风风扇一般安装在下部,出风风扇安装在机柜上部。

4.11根据电气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需要考虑电气柜的防尘防潮功能。一般常用的设备主要有:空调、风机、换热器、防凝露加热器。同时根据机柜的大小,选择不同功率的设备。关于风机的选择,主要考虑柜内正常工作温度和柜外最高环境温度,得出一个温差、风机的通风量和柜内风量。在知道温差、换气次数、风量三个数据后,得出一次更换柜内空气的时间,再通过温差计算得出实际需要的换气次数。从而选择实际需要的风扇。夜间气温下降,会产生冷凝水附着在柜内电路板上,需要选择相应的防结露加热器来保持柜内温度。

5.电气柜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5.1检查电气柜周围环境,用温度计、湿度计和记录仪检查周围温度- 10℃~+50℃,环境湿度90%以下,是否结冰。 5.2检查所有装置是否有异常振动和声音。 5.3检查电源电压主回路电压是否正常。

5.4拆下变频器的接线,将R、S、T、U、V、W端子短接在一起,用DC500V兆欧表测量它们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紧固件的强度应大于5M欧姆,并且应观察组件是否有发热迹象。

5.5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损坏,导线是否歪斜,导线外层是否损坏。

5.6检查滤波电容器是否漏液、膨胀,容量测试仪测得的静态电容应大于额定容量的85%;检查继电器动作时是否有“Be,Be”声,触点是否粗糙、断裂;检查电阻绝缘是否开裂,确认是否有断线。5.7检查变频器运行时各相

输出电压是否平衡;进行顺序保护动作试验。

检查、显示和保护电路是否异常。

5.8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异常振动和声音,连接部件是否松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