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及问题治理

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及问题治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区域治理INTERPRETATION解 读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及问题治理

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刘彬

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全年【摘要】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唐山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2017PM2.5较2013年下降42.6%,超额完成国家“大气十条”到2017年下降33%的目标任务。2018年,唐山

年是唐

山市落实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生态唐山、实现绿色发展的首战之年,唐山市陆续出台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本文尝试结合唐山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等,分析得出唐山市现有取得成果,并提出未来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减排重点,为今后唐山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相关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大气污染;现状分析;对策[R122.7]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595(2019)34-0057-0003

唐山市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SO2年均浓度为34μg/m3,较2013(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累计重污染企业高度集中,空气质量改年同比下降70.2%;NO2年均浓化解炼铁产能2553万吨、炼钢产能善压力巨大。自“大气十条”实施以度为56μg/m3,较2013年同比下4469万吨;淘汰焦炭落后产能1329来,唐山市通过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降18.8%;CO年均浓度为3.3mg/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563万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大气污染防治m3,较2013年同比下降13.1%;压减143.2万吨;淘汰电力行业7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持O3年均浓度为197μg/m3,较2013共49.4万千瓦燃煤机组;完成对12续改善。但是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年同比上升23.9%。

家重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工作。

然严峻,2018年除SO2和CO达标(二)空气质量等级变化分析

(2)强化治理工业污染源:完外,PM2.5、PM10、NO2年均浓度2013 年~2018年,唐山市空气成对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玻璃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质量逐步改善,优良天数占比逐步增五大重点行业脱硫脱硝、拆除旁路、(GB3095-2012),大气环境质量加,2018年优良天数占比62.9%,除尘及提标改造等深度治理项目。改善道路任重道远。因此,确定下一较2013年同比上升33.0%。

其中钢铁行业完成136台烧结机脱步唐山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重点,2013 年~2018年,唐山市重硫改造项目,完成150座高炉、163对持续推动唐山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2018座转炉的除尘设施升级改造,67座大意义。

一、唐山市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年严重污染天数较2013年减少24竖炉的除尘设施改造;钢铁企业实现天,重度污染天数较2013年减少余热、余压、余气全工艺过程回收利(一)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

48天。2018年重度以上污染天数用,并且完成露天料场封闭改造及喷2013年-2018年,唐山市空气占比0.03%,较2013年同比下降淋抑尘设施建设。焦化行业完成干熄质量明显改善,除CO和O3外,各22.2%。焦改造、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治理、装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8年,唐山市PM2.5年均浓度为60μg/m3,较2013年同比下降情况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煤推焦除尘升级改造以及VOC治理,全部完成露天料场封闭改造及喷淋抑2013-2017年,唐山市开展了

尘设施建设。火电行业完成共719.747.8%;PM10年均浓度为100μg/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脱硝、除尘等超m3,较2013年同比下降40.2%;

包括:

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露天料场封闭

【作者简介】刘 彬,生于1987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57

解 读INTERPRETATION区域治理

改造及喷淋抑尘设施建设。完成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8座汽油库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改造,完成汽油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

(3)淘汰整治燃煤锅炉:共淘汰燃煤锅炉8844台,城市建成区全部淘汰了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城乡接合部地区和其他远郊区县的城镇地区基本淘汰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共完成燃煤锅炉脱硫改造任务132台15339蒸吨;共完成燃煤锅炉除尘改造任务186台16874.5蒸吨。明确高污染燃料种类和主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范围。主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面积达到109平方公里,占市中心区建成区面积(123平方公里)的88%。

(4)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削减煤炭消费量1770万吨;共推广清洁燃烧炉具44万套。示范推广煤改电207户、煤改太阳能170户、煤改气19户、煤改地热4023户、集中供暖5631户;建设中小型沼气池1365个,大型沼气工程35处,实现联户供气工程8处,供气8000户。累计共完成139个村67050户气代煤改造,实现了市中心区清洁取暖。投产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企业共计27家,新增生产能力562万吨/年。

(5)综合整治面源污染:实现渣土运输车全部采取密闭措施,安装卫星定位系统。车辆在运输建筑渣土过程中,按标准装载,驶离工地前进行车体冲洗,保证施工出入口、车身及运输沿线的干净整洁,防止出现飘洒、带泥上路、遗撒。完成226家露天散料堆场、109家混凝土搅拌站

58

治理工作,完成63家企业大型料堆场棚化、仓化改造工程。关闭取缔露天矿山328家,对147家露天非金属矿山和61家露天铁矿停产,进行了环保深度治理。取缔露天烧烤945处,市中心区573家餐饮饭店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

(6)不断强化移动源管控:累计淘汰黄标车约13.9万辆。加强对报废车、拼装车、超期不年检车辆进行查。公交公司所购入的车辆全部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包括426新能源公交车、1402辆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公交车总量91%。出租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新增清洁燃料汽车526辆;城市公务、环卫领域新增新能源汽车和清洁燃料车26辆;新增新能源公务用车201辆;清洁燃料环卫车25辆。2015年12月起,完成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工作。

(7)不断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每年均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预案》,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在不同预警响应级别情况下停产、限产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具体

措施,建立定期会商、预警、响应程序和机制。

(8)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2013年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已建成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205个,三级网格5133个,各级网格签订了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状4074份,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环境监管中协调联动,职责明确,在全市环境污染整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果

(一)污染物持续减排

唐山市通过一系列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根据唐山市环境统计工作数据显示,唐山市2013年SO₂排放量为29.23万吨,2017年20.01万吨,SO₂排放量下降31.5%;2013年NOx排放量为35.40万吨,2017年23.60万吨,NOx排放量下降33.3%。

(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唐山市2018年PM2.5、

PM10、SO₂、NO₂、CO各项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较2013年下降了47.8%、40.2%、70.2%、18.8%、13.1%。其中SO₂改善成效最为显著,主要归功于钢铁、电力行业脱硫改造及调整能源结构;PM2.5和PM10次之;NO₂和CO降幅相对较小。与其他重点城市相比,从2013年至

2018年,唐山市在74个城市年排名分别为倒排第4、4、4、6、5、3名,综合指数从11.88下降至6.85,呈现改善趋势,但O³问题逐渐凸显。

(三)重污染天气有效应对

唐山市2013-2017共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响应36次,累计时间4171小时。重污染天气期间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进行严格管控,制定应急减排清单,使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有效延缓或控制了重污染天气污染物累积的速度和强度,在削减空气重污染峰值、降低重污染频次、改善空气质量、保障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虽然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成绩显著,然后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继续加大管控力度很有必要。今后应

区域治理INTERPRETATION解 读注重更加精准和精细化的管控措施,在以下方面逐步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1)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建立高端高质产业体系。优化污染源空间布局,合理利用生态空间。

(2)建立低碳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有序开展农村散煤治理,建立清洁取暖体系。对于已完成散煤替代的地区,应将其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升清洁能源比重。

(3)深化工业源大气污染防治:实施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加大焦化行业化产工序VOCs治理,实施水泥行业深度治理,加强水泥行业无组织排放管控。

持续推进燃煤电厂深度减排,推进锅炉综合整治。

(4)强化VOCs污染防治:加强化工等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推进分散小企业VOCs综合治理。加强油品储运销VOCs治理,加强建筑装饰行业、餐饮油烟行业VOCs治理。

(5)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严格控制油品质量,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降低港口机场污染排放。

(6)加强扬尘污染整治:完善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各类扬尘污染控制标准,不断提高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堆场扬尘治理。加强运输过程扬尘监管,加强土壤扬尘污染治理。

(7)全面推进农业源治理:加

强种植业氨排放控制,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利用和禁烧监管。实行秸秆源头防控、综合施策、以用促禁。

(8)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强化与京津冀周边城市、省内区域、城乡之间的联防联控,加强区域重污染应急管控,统一发布预警信息,实施区域应急联动,有效控制污染物传输。持续开展“散乱污”治理工作,严防取缔、淘汰的落后产能在区域内转移。

(9)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减排重点,制定科学精准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覆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

细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防止对同类企业实施“一刀切”,应急减排措施要可核查、可落实。制定部门分工,确保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制定企业差异化管控措施,根据环境绩效水平确定企业重污染期间停限产措施,倒逼企业升级改造。

(10)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针对雾霾、臭氧形成机制、复合型污染溯源技术、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等开展研究,定期进行颗粒物来源解析和大气污染源清单更新工作,开展氨排放控制研究,将激光雷达扫描、污染物“走航”观测技术纳入监管体系,为提高大气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供支撑。

加强环境监测、执法监管能力。加快建立统一的大气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执法、环评管理等环境

信息公开平台,推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应用信息化手段为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五、结语

(1)虽然唐山市大气污染治理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治理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随着SO₂的有效控制,PM2.5仍然是首要污染物,但臭氧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影响臭氧生成的前体物VOC和NOx将是下一步治理的重点,应更加注重PM2.5与O₃之间的协同减排。

(2)随着机构改革,应对气候变化归属到生态环境部门,应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同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工作,促进各项污染物与碳的协同减排。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095-2012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环境保护部,2012.

[2]张丽.环境、环保支出对区域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兼论执行力的作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06):38-41.

[3]杨静.大气污染防治的减排成本及健康效益研究[D].南京大学,2019.

[4]杜凤智.论环境监测体系在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5):31-32.

[5]白振宇,王睿,王蓓,李艳华,姚慧霞,刘鑫.唐山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5(08):258-259.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