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士的故事
关于士的故事,有古代几位著名士人的典故: 1. 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管夷吾)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士,他们的友情被称为“管鲍之交”。在他们共同经商时,尽管管仲多次多分给自己财物,但鲍叔牙深明管仲的苦衷和才能,并不计较这些。后来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2. 范蠡与越王勾践:
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他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后,预见到了“鸟尽弓藏”的结局,即功臣往往在国家安定后被君主猜忌乃至,因此他选择急流勇退,隐姓埋名,最终成为成功的商人,号陶朱公。 3. 白圭:
白圭是战国时期的商业奇才,他的经营智慧体现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策略上,通过巧妙地把握市场供需规律,在农闲或丰年低价购入粮食,而在歉收时高价出售,同时进行各类商品的季节性买卖,从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4.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闻名,他曾任合浦太守,故事中提到的“合浦珠还”并非直接描述其作为士的典型事迹,而是说他在治理合浦
1
期间,纠正前任的贪婪行为,使得原本离开合浦海域的珍珠又重新出现,寓意其治国有方,善待百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