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三)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课程名称 课时安排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章主要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在前面的几次课中,学生已学习了在PowerPoint中输入文本、 插入图片、 声音和视频文件等基础操作,本节课主要学习为幻灯片作品设置背景和切换效果, 这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而且也为后面超链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为 PPT作品设 置 背 景 的方法,学会幻灯片间切换效果设置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掌握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过程和方法;能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动脑思考、交流总结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创新、合作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已经熟悉掌握PowerPoint文档的一些相关的基本操作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可能找不到幻灯片设计模板;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怎样可以把剪贴画库以外的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文档中;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怎样对已插入的图进行编辑、修改、加工处理等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 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三) 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三) 教学对象 初中二年级 组织教学和说明教学目标-五分钟 导课-五分钟 教授新课和课堂活动-三十分钟 授课人 王 妞 总结和作业布置-五分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 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讲授新课时:用集中授课教学组织形式来讲授新课; 配合示范-模仿教学策略来演示在网页中插入图像的基本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主要采用的是范例教学法; 用提示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动机,同时也有明确重点、难点等 课堂练习时:学生主要用自主学习策略来熟悉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学生也用到协作学习策略来进行小组讨论 总结时: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方法;幻灯片间切换效果的设置方法 难点:用和谐的背景效果和恰当的切换方式制作多媒体作品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知道如何启动PowerPoint软件;                    从不同途径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  2.教师的教学准备:熟悉教科书,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基础;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 考虑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等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明确教学媒体,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明确教学用具,检查媒体是否达到标准,每台机器是否都有相应软件,上网是否流畅,教师主机和学生的分机是否连接正确稳定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2 / 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1. 组织教学 教师有提示性语言和肢体动 作来告知学生上课           2. 说明教学教师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学生应注意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了解教师寓意       相关设备有上课铃声和教师的言语及相应的动作手势等    目标                               3. 导课          标: 学生应从教学目标中知道自己应、 1.让学生在制作在该掌握哪些内容,了解哪些内容, PowerPoint文档时,能将相熟练哪些操作 关图片准确的插入到在  PowerPoint文档中  、 2.让学生记住插入  PowerPoint文档中的图片 使用黑板和粉笔,多媒体计算机 的常用几种方法和图片的  格式   、 3.让学生熟练掌握  PowerPoint文档的图片编  辑功能,可以达到对插入的  图片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例如:调整图片的大小、  亮度、对比度 、裁剪、旋  转图片等等)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查找  资料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  思考和小组协作能力                                        学生观看媒体画面,思考问题:图  片是如何插入到PowerPoint文档 利用媒体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  带有新颖图片的PowerPoint 文档,激起学生的兴趣—引 出课题,在PowerPoint文档 中插入图片 3 / 8  多媒体计算机,成品展现 456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4. 教授新课           5. 课堂活动       6. 总结             7。作业布置  教师用范例教学法来讲授,使用播放视听媒体信息与媒体配合,采用演播法、提示法、讲解法等来讲授插入;图片—处理图片—保存插入图片后的PowerPoint文档;讲清重点和难点     教师根据讲课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导指点,提问和提示,抓住反馈    结合教学目标,和借助媒体,在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课知识要点后,教师补充,强调本课知识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布置相关作业—试将喜欢的一幅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文档中并对其进行简单处理等,练习本课操作要点 学生应认真听授,积极参与,动脑思考,及时反馈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发言,及时反馈,提出疑难问题,讨论,练习基本操作等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课知识要点,说出自己在本节课中都学到了哪些内容,哪些还弄不清楚的,听教师总结后,自己做记录,查缺补漏         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应在课后完成作业,和相关练习,根据个人爱好,可以做深入学习 视听媒体 黑板 教科书           视听媒体 黑板 教科书       视听媒体 黑板 教科书             计算机网络,教科书 4 / 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八、教学流程图组织教学 说明教学目标 多媒体 视频       导课  多媒体展示一些带有新颖图片的word文档 学生观看媒体画面,思考问题:图片是如何插入到word文档中,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 多媒体       插入图片 黑板               讲解插入图片的方法 口头        教师提问 提问内容:插入图片有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及练习插入图片 黑板        讲解插入图片来源 学生练习用不同来源将图片插入word文档中  5 / 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多媒体           处理图片和保存插入图片的word文档 学生练习其基本操作,让学生提出在练习时遇到的问题 教师解决问题 多媒体            演示图片编辑器中对图片编辑的功能 学生练习及讨论,提出问题 教师解决问题 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和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6 / 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九、教学评价设计 目标因素: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学生因素: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积极,反馈是否及时 教师因素:教师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例是否清晰,是否富有艺术性;教态是否端正、明朗、富有感染力;教师语言是否准确清晰,生动形象,抑扬顿挫,有启发性;教师对媒体的控制和对软件的操作是否熟练;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否灵敏,课堂时间支配得当等 教学内容因素:内容是否科学准确;所选材料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材料是否新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因素:看是否可以活学活用,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灵活多变 教学效果因素:看课堂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反馈是否及时;学生受益是否多;课堂时间是否应用有效等 教学媒体因素:媒体设备是否具备,媒体软件是否具备等 十、帮助与资源 需要多媒体计算机,黑板,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资源; 还需要各台计算机中有相应的PowerPoint的软件支持; 还要具备教师主机和学生的分机有相互切换和连接的功能;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 十一、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分两部分呈现: 正上方为标题:制作多媒体作品(三) 一、设置幻灯片背景:     方法一:“格式”菜单下的“背景”命令     方法二: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  “背景” 二、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方法一:“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幻灯片的切换”命令     方法二: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幻灯片切换” 右侧:写些课堂随笔和最新资讯,补缺内容等 十二、课后反思  7 / 8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