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原论文

马原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看不见的斗争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1]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首先,从物质和实践的角度来分析。雾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混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他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而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这些细小颗粒存在于我们赖以为生的空气当中,他们足够小,以至于让我们看不见,摸不到,但他们确确实实是我们物质世界的一份子。PM2.5的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城市燃煤供暖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和可生长颗粒病毒细菌,及家庭装修产生的粉尘。而其中主要来源有汽车尾气,城市燃煤产生的废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马克思主义原理说: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我们以经济增长为轴心,不再满足于农业时代同自然进行竞争,主观上需要更多的利用物质世界的资源,于是我们同加工后的自然界进行斗争,机器是资源,我们开始大力的生产,加速改造这个世界。这也很好的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其次,我们再从对立统一的规律来看。如今的雾霾现象为何如此的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民的生活状况?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于是,根本原因便是我们人类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这边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雾霾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矛盾的同一性就在于城市的高速运转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和各类产业的带动,而这样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PM2.5,进而导致严重的雾霾天气现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雾霾和城市发展矛盾的对立斗争性更是显而易见,雾霾导致极其糟糕的空气质量时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肺

部患病率及死亡率大幅上升,必然会降低城市发展的速度与进程,并且当人类社会的发展威胁到了人类生命安全时,这样的发展也就不再必要了。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肯定与否定。肯定因素维持显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显存事物灭亡的因素。严重雾霾天气,PM2.5数值爆表的空气质量都是对我们当下过度使用化石燃料资源的否定,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而这一否定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纵观历史,无论是伦敦还是洛杉矶这样的世界城市,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样的自我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联系新旧事物的环节。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空气污染问题,我们才得以反思,才能更快更好的度过当下的社会转型期,正如马克思原理所说: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再解决空气污染和城市发展的矛盾的问题上,要找到在发展社会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找到优势的地地方,在从根本上找到导致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进行逐步治理,同时也要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经过第一次否定是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最终实现对立面的统一,矛盾得以解决。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将事物推到新阶段,而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发展过程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对待雾霾这场看不见的斗争中,我们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作为公众更应意识到要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打赢这场抗争,走向一个全新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雾霾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