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管局开发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

外管局开发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 规程》的规定履行申报义务。 人行试运新系统支票有望全国通用 本刊讯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CIS)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深 圳等六省(市)成功试点运行。我国长期以来支票只能在同城 范围内使用的历史有望结束。 支票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据统 计,2005年度我国共签发支票约l8亿笔,金额约350万亿元 人民币。但由于种种,长期以来,我国的支票基本上只能 在同城范围内使用,跨区域经济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 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 了支票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要实现支票全国通用,必须建设覆盖全国的支票交换系 统。中国幅员辽阔,如采取传递实物票据的传统票据清算方 式,存在票据传递成本高、清算效率低、资金在途时问长等现 实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支票截留,即以 影像信息传递代替实物票据传递成为支票清算的发展趋势。 人行此次引入的正是这项技术。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07年6月底前完成全国支 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设推广,届时支票将可在全国范围内通 用。 外管局开发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 -+--4--+--4---4---4---4--+-+-—+一*+--4--—・ --4---4---4-- 本刊讯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发了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 系统(简称“新版系统”),并于2006年12月4日和12月18 日分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1996年,中国公布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建立了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体系,相应开发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系统。近年来,中国涉外经济发展迅速,交易量猛增,对国际 收支统计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数据的采集方式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从2003年开始着手 开展了一系列改进国际收支统计手段的工作,加强对跨境资 金流动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功能。 新版系统整合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进出口核销的数 据采集范围,统一了境内银行涉外收付相关凭证;结合业务 使用需求对国际收支交易进行详细和科学的分类与编码;提 供了银行数据接口规范;特别开发了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系 统,从境外收入款项的申报主体可以选择网上申报的方式履 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义务。 新版系统推广后,届时发生涉外收付款业务的交易主体 将按照新的《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 邮储利率机制已基本理顺 -—。’一一—- u—。’一一—- u—- 一—’一一—●一-十一十---4-- 本刊讯由于的逐渐放开和自身在资金自主运用方 面的积极探索,邮政储蓄的各种利率正在越来越多地由市场 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日前表示,当前邮政储蓄 改革已经启动,对农村资金回流的机制和方式进行了积极探 索,目前利率机制已经基本理顺。 据了解,我国的邮储业务自1986年恢复。按照人行当时 的设想,希望通过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点有效回笼货币,以降 低通货膨胀压力。与此同时,对邮政储蓄实行“只存不贷”的 ,将其吸纳的资金按照优惠利率全部转存人行。2003年 8月,人行对邮储存款实行“新老划断”:当年8月1日前的既 有存款(约8290亿元)继续按4.13%的利率转存人行,此后新 增的储蓄存款则由邮政储蓄自主运用。人行同时规定,邮储 资金自主运用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即购买债券和协议存款。 根据2005年出台的《邮政改革方案》的要求,邮政 储蓄在人行的8290亿元必须按照10%、15%、20%、25%、30% 的比例分5年转出。再加上新增储蓄的不断增长,邮储资助 运用资金余额仍在迅速攀升,预计2007年将突破1万亿元 大关。 在自主运用资金余额不断攀升的同时,邮政储蓄也一直 在资金自主运用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在国际开发机构人民 币债券投资、银团贷款等新业务逐渐获批的同时,其用于协 议存款和购买债券的资金量也在迅速增长。这些资金的利率 水平均由市场而定。 根据银监会提供的一组最新数据,截至2006年9月底, 邮储资金通过在农村金融机构协议存款和购买农村金融机 构发行的金融债已累计向农村地区返回资金1200亿,占自 主运用资金余额的18%,而在过去,这一比例仅为l%。 工行网上银行推出个人电子对账单服务 本刊讯中国工商银行为满足个人客户全面了解每月个 人账户资金信息的需求,于近日推出了网上银行个人电子对 账单服务。 据介绍,“网上银行个人电子对账单”是指客户通过“金 融@家”个人网上银行查询、下载灵通卡、理财金账户卡、信 用卡和国际卡等网上银行注册卡的月度对账单以及汇总所 有网银注册卡资金信息的综合对账单,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定 制通过电子邮件、邮寄等渠道发送综合对账单。 网上电子对账单办理简单,使用方便,客户只要到工商 中国金融电脑2007年第1期・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