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16课 动物的“家”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16课 动物的“家” 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16.《动物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家”》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生物的特征》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观察动物的家,指导学生知道一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植物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所。

教科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活动准备,教科书呈现了课前活动指向,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巢穴的特点,发散思维。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大树是哪些动物的家?”教科书呈现了一棵茂盛的大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到很多动物都在大树上安“家”。“喜鹊的窝为什么搭在树杈上?”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喜鹊的窝和树杈的结构,了解喜鹊巢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导航引领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寻找动物的家共同点以及它们选择这些巢穴的原因;活动二:“哪些动物依赖植物安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能说出这三种动物巢穴的特点。并通过资料卡简单介绍陆地上的蜂、蜗牛、蜘蛛依靠植物作为过冬的庇护所,水雉、水禽利用植物建巢,目的是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动物依靠植物建巢。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的动物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家”。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引导学生知道一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植物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所。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物的家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学会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对于常见动物的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安家特点没有深入的研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观察能力很强,所以能结合动物的家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动物的安家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一些动物巢穴的特点。

2.知道一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植物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所。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动物的安家特点。

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观点,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经典在线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2.意识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树立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重 难 点】

知道一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植物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所。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动物的家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搜集一种动物的家在哪里?思考它为什么在那里安家?课上交流。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模拟搭建喜鹊的家

1.出示喜鹊的家,引发学生思考喜鹊的家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3.播放喜鹊巢穴内部视频。 4.小组合作动手模拟搭建喜鹊的家。

5.交流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树杈的结构使喜鹊的窝更稳固,还能躲避一些动物的袭击。 活动二:探究喜鹊的“家”在大树的什么位置合适? 1.提问:喜鹊把家安在哪里?

2.小组合作,利用做好的大树模型,把用橡皮泥制作的鸟儿的家,安放在大树上。 3.交流总结,喜鹊依赖大树筑巢,大树为喜鹊提供了庇护所。 4.出示织叶蚁图片,提问:织叶蚁如何安家?

5.播放织叶蚁筑巢视频,学生观看,了解织叶蚁是怎样借助植物筑巢的。 6.总结:叶子为织叶蚁提供了庇护所。 7. 图片展示:啄木鸟的安家方式。

提问:啄木鸟把家安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安家?

8. 小结:植物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所,一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 三、拓展活动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经典在线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交流了解更多动物的家,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推荐阅读:《超有趣的动物的家》 【板书设计】

动物的家

动物依赖植物筑巢

植物为一些动物提供庇护所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经典在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