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
1、危险因素:粉碎机
产生危害后果:划伤、绞伤、机械伤害事故
防范措施:
(1)检修时断电专人监护再操作;
(2)设备运转时不得擦洗转动部位;
(3)清理样品时一定要断电。
操作规程
2、危险因素:强酸、强碱
产生危害后果:腐蚀、灼伤
防范措施:
(1)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面罩等并在通风橱操作;
(2)如若溅到身体某部位,立即用干布擦干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7、危险因素: 玻璃器皿
产生危害后果: 划伤
防范措施:
⑴ 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大而使玻璃器皿破损造成划伤。
⑵ 玻璃器皿加热时,(容量瓶、试管不允许加热)应缓慢加热。冷却时,应自然冷却,严禁用冷水泼撒,以免玻璃器皿爆裂造成人员伤害。
⑶ 玻璃管装塞、乳胶管连结,应小心操作。
⑷洗涤玻璃器具时应避免用力过大导致破损,同时戴橡胶手套。
12、危险因素: 硫酸
产生危害后果: 腐蚀、灼伤
防范措施:
⑴ 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防酸手套等)。
⑵ 移取、转移、稀释时小心操作。
⑶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冷水中,并不断搅拌,若溶液温度过高,可冷却
后再继续稀释。
⑷ 若溅到身体某部位,应立即用干布擦干并用大量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14、危险因素:干粉灭火器损坏或操作不当
产生危害后果:贻误初起火灾扑救时机,导致火灾事故扩大
防范措施:
(1)每周检查灭火器的铅封、安全销、压力表是否正常,完好;
(2)严禁无故动用或损坏灭火器;
(3)遇有火情时,选择上风向,拔销、握管、压把、喷射(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27、危险因素:乙醇
产生危害后果:高度易燃、火灾、对人体有害
防范措施:
(1)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2)远离明火、热源、氧化剂
(3)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4)误服者,温水催吐,就医
(5)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29、危险因素:乙酸酐
产生危害后果:
火灾,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防范措施:
(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2)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
(3)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移取、分析时做好自我防护,通风橱内操作。
(6)灭火: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33、危险因素:甲醇
产生危害后果: 火灾,刺激性,中毒
防范措施:
(1)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2)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3)紧急事态抢险,戴橡胶手套、穿防静电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救援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4)身体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5)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6)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