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写出化学式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任何纯净物都有化学式。但我们常用到一些混合物参与化学反应,例如,石灰石、石灰水、稀硫酸等,因为反应的实质是它们中的主要成分参加反应,所以在化学方程式中要写出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化学式。这些化学式表示的还是纯净物,我们不能认为CaCO3就是石灰石的化学式,也不能认为H2SO4是稀硫酸的化学式。所以,化学式表示的是纯净物。石灰石参与反应,能写出参加反应的成分是CaCO3,这并不意味着石灰石就是纯净物了。
2.请注意下列物质名称的区别 H2SO4    硫酸 (含氧酸 硫化合价为+6)
H2SO3    亚硫酸 (含氧酸  硫化合价为+4)
H2S       氢硫酸
HClO3    氯酸(含氧酸)
HCl      氢氯酸(无氧酸)
SO32-    亚硫酸根离子
SO3      三氧化硫
NaH2PO4    磷酸二氢钠
Na2HPO4    磷酸氢二钠
CuSO4          硫酸铜、无水硫酸铜
CuSO4•5H2O    硫酸铜晶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蓝矾
3.几种特殊的酸、碱和盐 乙酸  CH3OH
乙酸的俗称是醋酸,其是一种有机物,属于一种有机酸类物质。其水溶液能使紫的石蕊试液变红。
铵盐  NH4Cl、NH4NO3、(NH4)2SO4、NH4HCO3等
铵盐电离能生成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无金属离子生成。铵根离子的性质与金属离子性质相似,我们通常可将其当做金属离子对待,所以,铵盐就成为组成中无金属元素的盐类物质了。
氨水  NH3•H2O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其中主要含一水合氨分子。其在水中能发生电离生成铵根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符合碱的概念,所以属于碱类。其名称与其它碱类不同,同时也是组成中无金属元素的碱类物质。
4.关于结晶水合物所属的类别
初中要求同学认知的结晶水合物有CuSO4•5H2O 和Na2CO3•10H2O,我们以硫酸铜晶
体为例做一些说明。
许多同学将硫酸铜晶体看做是由硫酸铜与水组成的混合物是不对的,硫酸铜晶体是一种结晶水合物,科学实验测定,每个硫酸铜分子跟五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在条件不发生改变时,这一组成保持不变。其分子中的H2O,不同于普通的H2O,是结晶水合物的一部分。CuSO4•5H2O是纯净物,CuSO4•5H2O是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化学式中的 “•”是表示一种化学结合力。
CuSO4•5H2O应属于纯净物、化合物、盐、正盐。
5.关于酸式盐 初中我们见到的酸式盐一般是酸式碳酸盐、酸式硫酸盐和酸式磷酸盐。酸式盐是酸中的氢部分被碱中和的产物,所以,只有二元酸或三元酸才有形成酸式盐的可能。
酸式碳酸盐:NaHCO3  Ca(HCO3)2  NH4HCO3
酸式硫酸盐:NaHSO4 KHSO4
酸式磷酸盐:Na2HPO4  NaH2PO4  Ca(H2PO4)2
我们应注意到,HCO3-、HSO4-、H2PO4-和HPO42-是做为原子团存在的,它们分别称为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磷酸二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
6.不同元素的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不同,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可能相同吗?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应是质子与中子这两种微粒的质量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约等于C-12原子质量的1/12,即约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所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约等于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不同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不同,但由于中子数的不同,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可能相同。初中学习中常见相对原子质量中,钙与氩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都是40。
7.不同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可能相同吗? 请计算下列各组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进行比较:1.CO和N2      2.H2SO4和H3PO4    3.MgSO4 和NaHSO4   4.MgCO3 和NaHCO3
我们会发现各组不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同的,所以说不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可能相同。
8.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和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如果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则这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这种物质一个分子中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我们在计算一个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时,带化学计量数数计算出来的相对质量可称之为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和。例如:  2H2 + O2 2H2O
4   32         36
其中的“4”不能说成是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这是两个氢气相对分子质量的和,其意义是两个氢气分子的相对质量。同样“36”是两个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只有“32”才是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9.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和与物质的质量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和均是相对质量,它们的意义是相对于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约1.66×10-27千克)的倍数。正因为它们的相对的是同一个标准,所以,无论是相对原子质量还是相对分子质量,这种相对质量的比一定等于实际质量的比。这是我们进行化学计算的最基本的原则。
例如,硫的相对原子质量(32)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的两倍,则实际上硫原子的质量就是氧原子质量的两倍。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C。
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与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碳元素。
纯净物有的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水;有的由同种原子构成,例如金属铜;有的由离子构成,例如氯化钠。所以不能说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有酸(例如H2SO4),有碱(例如NaOH),有盐(例如CaCO3),只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
例2:.下列可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B)含氧化铁为70%的赤铁矿石
(C)含氮元素为35%的铵
(D)含铜元素为75%的氧化铜粉末
答案:C。
分析:此题选项中均含有百分数, 但并不都表示所谓的”纯率”。选项C、D都似叙述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百分含量, 要经过验算, 因铵的含氮量为35%, 而氧化铜的含氧量应为80%,故此题中只有C可能为纯净物。如果铵中含其含氮物质,它们是含氮量
大于或小于35%的两种以适当比混合, 则此混合物的含氮量也可能为35%,所以并不能以此判断其一定是纯净物。
例3:现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
的元素; C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份。仅由这三种元素可组成的酸、碱、盐各类物质分别是什么?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酸: HNO3。    碱: NH3·H2O。  盐: NH4NO3。
分析:此题需先分析出A、B、C三种元素分别是H、O、N。所以它们能组成的酸是, 能组成的碱是氨水,铵是这三种元素能形成的盐。
例4:一氧化二氮(N2O)、二氧化氮(NO2)、五氧化二氮(N2O5)•三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
量相等,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不同物质中含相同元素,则这种元素的质量比一定等于不同物质微粒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此题三种物质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时,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一定相同,则含相同氧原子的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0:5:2。此时氮元素的质量比应等于这三种物质分子中的氮原子个数比。
答: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0:5:4。
例5.医药上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里含4.5%的氢,35.5%的氧,60%的碳,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80. 阿斯匹林的化学式为CxHyOz,  那么x、y、z的比为______。
解析: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商的比一等于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
子个数比是解决这类题的思路。
氢元素质量:  180g×4.5%=8.1
氧元素质量:  180g×35.5%=63.9
碳元素质量:  180g×60%=108
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8/1):(/16):(108/12)=8 :4:9
解:9:8:4
例6.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9:11,则该有机
物可能是(      )
A)CH4        (B)  C2H2      (C) C2H5 OH      (D)  CH3OH
解析:我们可以把这个反应表示为:  X  +  O2     H2O  +  CO2  。根据质量定恒定律,有机物X中一定含氢元素和碳元素,不能肯定是否含氧元素。而生成水中的氢元素和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来源于该有机物。当生成的水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9:11时,水中氢元素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9 × 2/18 ):3(11 × 12/44  ),
即原有机物中的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也是1:3,则有机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2):(1/1)=1:4,对照选项可选择答案。
解:A和D
例7.将5克含铜的金属R样品投入到25克20%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测得生成的R的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2%。试求(1)该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2)样品中金属R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任何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外延意义有:化学反应时,反应物中都含有何种元素,生成物中也一定含有何种元素。反应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中该种元素的质量。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元素守恒”思想来解这个问题。
解: 盐酸中HCl的质量: 25g×20% = 5g
HCl中Cl的质量: 5g×Cl/HCl = 5g×35.5/36.5 = 4.86g(也就是生成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
生成的R的氯化物的质量: 4.86克÷52.2% = 9.31g
生成的氯化物中R元素的质量: 9.31克-4.86克 = 4.45g
样品中金属R的质量分数: 4.45g/5g×100% = .0%
HCl中H元素的质量: 5g-4.86g=0.14g(也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
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31g÷(4.45g+25g-0.14g) ×100% =31.8%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