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顾俊桃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3期
摘 要: 中职计算机的教育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的实际操作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已学到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也只有重视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的核心要点,把知识转换成生产力。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信息产业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因此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操作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获得,更需要通过实践学习获得。由此可见,中等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实践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形成,应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         1.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分配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分配理论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学科的各种应用技术通过完成不同阶段、多层次梯级分配项目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掌握课程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在我担任职业中学高二年级课程的教学中,以任务项目教学为主,将理论讲解穿插在项目教学中,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任务项目实践课中我采用了如下过程:①演示,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要点。②完成任务项目,分配任务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进行深入学习并协作练习,自行或相互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及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成果展示,点评作品,鼓励探索学习和团队协作。
设计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以用促学”,教师提供任务项目后,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为了实现任务中的操作要求,在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保持主动的学习情绪,学生可以反复实践,及时得到探究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自觉调整或修改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一切学习和探索过程围绕任务的实施进行,学生在完成了项目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和训练的目标。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形式恰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后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
3.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绝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既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如:在动画作品设计的教学中,当讲授声音这个章节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FLASH MTV。“任务”一提出,学生兴趣非常高。我结合实例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又如:讲按钮脚本这个章节时,里面的知识点多且细,如果脱离具体的应用来讲授这些知识点,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很难上升到灵活运用的层次。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开发一个小课件,然后在对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再逐步讲授知识点,结果学生很直观地接受知识,而且对知识的运用有深刻的体会。         二、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FLASH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语句使用时,我设计了一道鼠标跟随的题让学生自学完成,碰到问题时再和我一起讨论。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时,教师才能真正把课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持久地、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和各种教学辅助手段,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实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