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民警的执法环境研究

当前民警的执法环境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当前民警的执法环境研究

【摘 要】当前民警的执法环境,表现在暴力袭警现象突出、恶意投诉居高不下、职能泛化、领导以权压法以言压法现象、民警执法素质不高、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六个方面,进而总结出当前执法环境的三个特点:执法难、民警执法积极性不高、强势权力与弱势环境。

【关键词】执法环境;暴力袭警;执法难 一、执法环境的表现

1、暴力抗法现象突出,袭警案件时有发生

自1995年以来,因暴力袭击牺牲和受伤的人数最多的年份均为2003年,分别为84和4000人。2003年至2006年5月,因暴力袭击牺牲人数和受伤人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上半年,先后有10768名民警光荣牺牲,151468名民警英勇负伤① 。从这一组组惊人的数字看书,民警是和平年代的高危职业,民警平均每天牺牲1.2人,每天受伤9人。真可谓是“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

2、全国各地不实投诉、恶意投诉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2005年,浙江省全省110指挥中心受理群众投诉2628起,经查情况不实的有1824起,占总数的69.4%。全省纪检监察部门共接到投诉、举报11994起,失实和查无证据的占74.7%②]。2006年前3个月,北京全市辱骂、殴打、诬告事件达76起,

152名受到牵连,其中不少执法时被当事人打伤③。2000年3月1日至4月20日,全国机关接到投诉26065件,查证属实的3438件,其中不实投诉竟高达87%。如果说暴力袭警是一种有形伤害,那么恶意和不实投诉就是一种无形伤害,对民警的精神是一种摧残。当发生恶意和不实投诉时,警务督察、法制、政工、信访都会介入,不断询问、答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挫伤了民警的执法积极性,可谓是后患无穷。 3、职能的泛化,非警务活动不断

人民的法定职权主要集中在《人民法》第六条“机关的人民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中规定了14 项,而与上述规定相悖的是,一方面是作为领导机关的上级时常扮演侵害这一权利的角色,城市化进程中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造成的职工下岗,社会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居民生活保障、用水用电、食品安全、医疗保险等问题频频引发群体性上访;还有计划生育、“联合执法”……另一方面,“有求必应,用难必帮”、“有困难找”等承诺,诱导了公众对的期望值过高,造成非警务求助泛滥,无限扩大了的职责,良好的初衷被公众滥用了,近70%的非警务活动已经耗去了民警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些林林总总生活上的求助已经构成了对履行法定职责权的侵害。

4、部分领导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扰乱正常办案秩序,挫伤民

警办案积极性

机关作为的一个行政执法部门,横要接受同级的领导,纵要听从上级机关的指挥,左右还要协调好与、以及其他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这种复杂的网络式关系,使得机关在办案时不得不考虑案件本身以外的因素。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情况,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甚至冤假错案不在少数。 5、少数民警综合素质不高,恶化执法环境和警民关系 三令五申,机关要把好“进口”,疏通“出口”。但从实际情况看,“进口”把不住,“出口疏不通”。内部大部分民警都是好的,各方面素质都达到一定水平,但是也不乏少数“害群之马”,一是法律意识差,办案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执法公正性。二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不良嗜好严重影响了机关的形象。 6、新闻媒体报道不实,影响机关形象

有些电视剧里塑造的形象就极为反面,涉及机关执行公务时,往往是对上面言听计从、谗言献策,一副惟命是从的奴才样,而对当事人则是拿钱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钱就给办事,吃、拿、卡、要;电影里塑造的形象也是大同小异,除了我们自己宣传的一些正面题材外,其他电影里涉及我们机关的时候总是以一种负面角色出现;还有无所不在的网络,网上随便一搜,各种负面新闻随之而来。 二、执法环境的特点

1、执法难

“执法难、法难执、难执法”等实际困难摆在我们面前,一边是单位内部及单位之间的问题,领导往下压,各部门互相推,执法时互相“踢皮球”。据2011年《中山市2010年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调查显示,调查了受访者认为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互相踢皮球、拖延推诿”被排在第一位,被选比例接近一半(49.38%);紧随其后的是“借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报”,被选比例高达38.95%。“收费/处罚标准不统一”被选比例也在1/4以上,达26.50%。[4]另一方面,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压力,人民群众对执法的期望值过高,大事小事都打110,遇到事就打110,可是现在警力不足的状况依旧很严重,现在的民警是平时熬夜加班,废寝忘食,一个星期干3个星期的活,30来岁的年龄,40岁的脸,50岁的身体,60岁的健康。我们的顺口溜就是“白加黑,5加2”。

2、民警执法积极性不高

拒绝、阻碍民警执法,谩骂、侮辱、殴打、暴力抗法等恶意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案件和事件的发生,往往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形成消极的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人民群众缺少安全感,造成“违法犯罪人员神气,人民群众泄气,民警憋气”状态。

3、权的强势与执法环境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

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权力的行使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强制性是权的重要特征。然而与此同时,在强势的权背后,却是不断恶化的执法环境:硬环境经费不足,警务装备不到位、警力不足。强势与弱势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执法实践迫切要求理论上对此加强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保障的权益,从而更好的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 注释:

[1] 《组织系列活动纪念共和国英烈》,载《》2009年8月4日。

[2] 詹肖冰、谢佳、叶欢:《遭遇恶意投诉-对执法权益的再思考》,http://www.china110.com

[3] 赵春玲、张楚、李政东:《恶意投诉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学院权益保护问题研讨会论文 [4] 数据来自:http:

//epaper.oeeee.com/b/html/2011-04/14/content_1334420.htm 【参考文献】

[1]耿连海.权益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2]李忠信.起草人民法参考资料撷选[m].群众出版社, 1997年12月.

[3]第四研究所法学课题组. 执法权威研讨会

综述[j].研究.1996年第1期(总第45期)

[4]刘金玲.人民自身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5)

[5]宋晓莹. 浅谈执法中的权益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年1月(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