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章节名称: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的: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能
够增强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本节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工作流程、社会实践报告的写法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时:90分钟
四、教学重点:社会实践工作流程 五、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的选题与创新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PPT、视频
七、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融入小组讨论、提问等方法。 八、教学过程:
1.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谈谈在高中阶段以及入校后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谈谈对已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
2.进入新课正题,课程主要内容提纲(2分钟) (1)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2)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 (3)社会实践活动的种类、形式 (4)如何发掘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5)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流程 (6)社会实践报告撰写的方法 (7)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3. 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15分钟)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的桥梁
大学生:有强烈的探求意识,相对简单的生活阅历、单薄的社会经验
→以理想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人生
以书本知识简单地衡量复杂的现实生活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思想和行为上易产生强烈的冲突和不满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走出书本、逐步认识社会提供了平台,为他们走向社会、消除自身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提供了契机。在实践中学会全面、客观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去感受社会的进步,关注社会的变化。 (2)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载体
①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②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自我。在社会大熔炉中,大学生们可培养吃苦精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实践意识,提升与人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认识差距,弥补不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
(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针:“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还有利于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10分钟)
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校团学组织高度重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
点:校团委和学院抓好重点实践队伍的组织、培训和指导工作 线:多主题、多区域的多支实践队伍 面:以学生个体为主的自愿社会实践
(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强烈,参与意识增强 (3)社会实践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和时代主题相结合
Eg:围绕新医改方案,开展医疗合作宣讲、流行性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围绕节能减排,开战环境保护、污染源调查、公民环境意识调查等活动;围绕农村教育落后状况,开展中小学辅导、支教 „„ (4)社会实践组织参与的方式多样化
①社会实践主题的自由性和实用性
原来的实践形式主要是围绕某一上级部门确定的主题展开,现在的社会实践主题多由实践主体自行拟定。且是以专业知识为前提下的满足某个需求的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强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②社会实践组队方式的多样化
有按照专业组成,解决实践问题的专业队;有按生源地组成的生源地实践队;有按学生社团或兴趣爱好组成的社团服务队„„
不同的组织形式,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开展。 5.社会实践活动的种类、形式(10分钟) (1)开展社会调查和考察
即大学生围绕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研究成果。通过社会调查,大学生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气象类学生主要参加: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类专业就业需求等方面的调查。 (2)科技文化创新活动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在实践中把理论研究和技术革新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电子设计嵌入式专题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全国大学生社会科学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能竞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各类体育竞赛。
气象类学生主要参加: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及学校各类气象知识竞赛等。 (3)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即大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志愿者组织,积极参加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
气象类学生主要参加:义务支教、志愿服务西部、到基层气象部门工作等。 (4)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如去老区、大中企业、乡镇企业、边远山区; 社会服务,如面对社会各界的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专业调研,如承担某项科研课题,围绕课题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 科技扶贫、支教等等。
气象类学生主要参加:社会调查,主要是地方气象局;专业调研,气象类专业就业情况方面的调查;也有支教活动等。 (5)以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
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以理工科院校为例,学生在校办工厂或校外企业进行与本专业知识相关的实际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实战经验。
气象类学生主要参加:校气象观测实习基地、气象台或地方气象局等部门实习。 (6)勤工助学活动
大学生利用课余实际参加体力或智力活动,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以资助学习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锻炼工作能力,有助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气象类学生主要参加:学院办公室助理,观测场观测记录员 6.学生如何发掘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8分钟)
总体说:
(1)主动寻找机会,拓展实践能力 (2)做好社会调查,了解行业动态 (3)加强自我防范,谨慎社会陷阱
我国以气象部门为主体和民航、农业、林业、兵团、盐业、水利、海洋、电力、司法、科研、院校、等设有气象工作的部门和单位统称为气象行业。可通过关注国家、省、市气象局网站了解气象行业动态,参加气象行业招聘会等把握最新信息。
具体说:
(1)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组织
校级: ①校学生会
②校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心理健康协会、气象协会、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等 ③校社团联合会、英语俱乐部等 ④校大学生艺术团 ⑤校青年新闻中心 院级:
分团委、学生会、宿管会、红会、青协、科协等
(2)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①体育文化节
拔河、踢毽子、长跑接力、健美操、啦啦操、广播操、运动会 ②艺术文化节
舞蹈、大合唱、演讲、书法、绘画、征文、宿舍文化 ③党团日主题活动
各级党、团组织的主题活动,如团日主题活动、党史知识竞赛 ④暑期社会实践
科技扶贫、支教、社会服务、社会调研 (3)主动投入其它实践平台
①办公室助理
②勤工助学(打工、兼职、家教) ③参与教师课题 ④自主创业
7.社会实践活动流程(20分钟) (1)准备
①选择形式  组织 个人实践 相对自由,实践过程较简单 团队实践 精心准备,凝聚团队成员做好同一件事,付出更多精力 成果 能力锻炼 规模、影响力较小,不易出成果 自理能力、意识、文字撰写 规模、影响力较大,成果丰硕 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分工协调, 安全责任,沟通协调,文字撰写 学校要求 前期报备实践内容,后期交实践报告、登记表 前期交项目申报书,中期交新闻稿,后期交团队报告,登记表,实践报告,影像资料,媒体报道资料等 ②确定主题 选择原则: 可行性 现实性 创新性
难易程度 安全程度 自身状况 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 培养锻炼 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优秀选题举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长株潭”地区农村五保户养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公共服务与责任的视角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 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况调研——基于上海的实证调研 ③设计策划
A:确定主题:少数服从多数,结合实际,按需选题 B:联系招募:联系指导教师,实践单位(实践地);
招募团队成员,注意综合专业和个人技能
C:设计策划:储备知识,制定实施计划、方案,必要的纪律措施、规章制度,分工明确
实践方案主要内容 课题 课题来源 背景及意义等 实践方式 参加人员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实践内容等 ④临行准备(Ready  to  go?)
联系时间单位(他人介绍与主动联系,充分发动团员,通过家长、亲戚、朋友为纽带进行联系,成功率就会高许多)
思想准备(注意身份的转变,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身体准备(锻炼身体,实践前保证身体健康)
物资准备(相关纸质材料,必备物品,证件、生活所需、医疗用品,实践经费) 联系实践单位实例:
2009年暑假,“神州之行”宣传调研实践团队奔赴山西翼城县进行社会实践之前通过一名同学家人与当地取得联系,得到相关工作人员认可。实践开始后,他们迅速以翼
日程安排 预期目标 经费预算 可行性分析等
城县西张村为中心开展调研,少走了很多弯路,得以顺利完成。
2008年暑假,“同一颗爱心,同一份关怀”赴陕西儿童村实践团队在实践前期主动与山西儿童村联系,与他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得到了同意他们前往实践的回执,同时确定了具体的入村实践时间,在儿童村的配合下,经过自己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实践任务。 (2)实践
①社会实践的中期注意事项 注重安全
了解安全“五道防线”; 做好预防,学习事故处理办法; 保持通讯畅通,与家长、指导教师联系 ②实践宣传
尽量争取媒体宣传,引导其正面宣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整理相关材料,向相关报社、部门投稿 ③归来
A.材料上交:开学后两周内上交材料,社会实践登记表,调查报告,影像资料,媒体报道等相关材料
B.成绩评定 C.成果孵化
“文字类”转化途径:
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科技论文等实践报告 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报告和论文可以往一些期刊、杂志投稿 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D.总结表彰: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调查报告 8.社会实践报告撰写的方法(10分钟)
(1)搜集相关材料,根据特定目标,对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形成考察报告或者调研报告
(2)特点: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
(3)类型:专题型、理论研究型、历史情况型、现实情况型
(4)五个程序:确定主题、取舍材料、拟定提纲、起草报告、修改定稿 (5)写法: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
(6)分类:
①调研报告:适用于社会调查类社会实践
②科技发明类社会实践活动报告:适用于科技发明类的社会实践。可结合调研类实践报告的写法与科技论文的写法。
③活动类社会实践报告:适用于学习参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挂职锻炼与预就业实习等类别社会实践。 9.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5分钟) (1)交通安全
购买保险;乘坐正规交通工具;沉着冷静 (2)财物安全
认证学习安全常识,设立安全负责人,不随身携带多余现金,时时留心 (3)投宿安全
提前联系住宿,观察地形,不要单独出入 (4)野外安全
社会实践的户外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安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一不留神便可能酿成大祸。因此,实践过程中切忌探险猎奇,严防毒蛇野兽。 (5)交友安全
交友要慎重,提高警惕,以免受到欺骗和讹诈。 (6)疾病预防
做好临行准备,注意身体锻炼,注意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