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工作l『9几个重要 ●王文杰 总在庆祝中国党成立90周年 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确 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以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成为新时期党执政的重 要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党的群 众工作的新领域,如何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 地团结和凝聚在党和周围,不但是当前工 作的重要着力点,更是经济领域工作需要认真 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分析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代表的非 公有制经济在自身发展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是 由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分化而成的,而改革 开放对于我国而言也是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的。这就决定了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体的非公 有制经济在自身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科 学地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 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歧视现象。在认识 层面上,与国有企业相比,有“重大轻小”、“重国轻 民”现象,即:重视国有企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发展, 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重视不够。在服务层面上,中 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形成整体服 雷 县 蜂 ! 务网络,一些职能部门对企业的服务不到位,企 业反映问题渠道不畅通。 二是非公有制企业仍有市场准入障碍。从国务 院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进入 传统垄断性领域的和措施,但“非禁即人”的原 则在很多领域尚未真正实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 企业在行业准人方面难以与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 享有平等权利。 三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落 实不到位。由于多个部I、-j分别出台,导致政 策体系不完整,透明度和公开性不高,难以形成集成 效应。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缺少执行层面的政 策依据,缺乏相互协调配合,往往让执行部门无从下 手,好的难以落地。 四是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融资难。 现有金融体系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 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有限,金融产品创新 不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总体偏小、 使用分散。特别是在“扶优扶强”机制作用下,中小企 业无法真正享受到目前提供的优惠,致使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二、积极引导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代表的非 公有制经济服务首都科学发展 201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 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随后北京市 下发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2011年3月,市 委市专门召开了全市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 议,对首都工商联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出了 规划和要求。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和文件的 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 精神,积极引导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代表的非公 场化原则,统筹市、区县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 有制经济服务首都科学发展,要着重六个方面工作 立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首都非公有 的力度: 一制经济要积极服务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国 是加大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整合力度。 家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使创新基地助推战 席之地。 五是加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养选拔力度。依 结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 略新兴产业,使非公有制企业在“北京创造”中占有 若干意见》以及北京市制定《实施意见》的契机,对涉 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文件进行集中清 一理,按规定程序修改或停止执行不利于非公有制经 据{2010 ̄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 济发展的文件,对相关文件进行整合,形成鼓励 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汇编。 二是加大金融体系和金融的扶持力度。以 推进建立小型金融机构和鼓励金融创新为重点,构 建适应小型微型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小 额贷款公司发展速度,取消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最大 股东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鼓励民间 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小型金融机构。大力开发品种 多样的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让存货质押、 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 动产集合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发展的引导力 度。结合实施“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布引导首都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目录,明确提出符合首 都功能定位、适合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重点产业需 求,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带动 力强和增值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塑造“北京服 务”品牌。设立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 金,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方 面的创新投入,努力使战略新兴产业成为首都非公 有制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四是加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 紧密结合打造“同心品牌”,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 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 务等垄断陛领域,作为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障碍的关 键环节,制定出台北京市重点推动民营企业进入的 垄断眭行业目录。进一步提高采购信息发布透 明度,支持更多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产品进入采 购目录并定期公布。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或重点行业 关键共眭技术研发平台等形式,促进科研成果产业 和发展纲要》,落实《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理想 信念、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基本国情、现代经营管理 等方面的教育。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启动实施“优秀 企业家培养聚集工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高端 人才在京集聚发展,培养、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好、思 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众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 强的党外干部,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中 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陛。进一步推进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国企挂职工作,探索创新国有 企业领导人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实现“互挂双促”。 组织部等15个单位与北京、市联 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 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把中关村示范区建设 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体现中国特色的人才特区。要 发挥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平台优势,为凝聚首都非公 有制经济人才创新载体。 六是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启动“非 公有制企业党建推进工程”,从扩大组织覆盖、壮大 党员队伍、夯实基础保障、打造工作品牌、加强组织 领导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 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商务楼宇全覆 盖。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一楼字一品 牌”、“党员示范岗”等主题活动;以不断完善非公有 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机制为抓手,不断提高对 代表人士评价的科学化水平;以“优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先 进典型事迹,加强引导,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为北京部副) 中 攀_ 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