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 古罗马的最美的主管爱情的女神维纳斯源于希腊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 2. 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个成文法,它是平民反
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
3. 罗克起家的克马前三头同盟指靠斯巴达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
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
4. 在临终之际,君士坦丁接受了教洗礼,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教
皇帝。
5.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米兰赦令》,标志着教在罗马帝国获得
了合法地位。
6. 公元476年,摇摇欲坠了三个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日耳曼族的冲击之
下彻底瓦解。
7. 1054年在东西教会的大和1071年塞尔柱突阙人对耶路撒冷的占领,
而它们的结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8. 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的宗教裁判所是教不宽容的暴虐态
度的“杰作”。
9. 阿维农之囚是教会在中世纪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和最难堪的耻辱,那段
时间教廷几乎沦为法国的一个行政机构。
10. 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结束,这个和
约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欧洲人的宗教生活。
11. 1618—18的战争结束后,随着人们对教义纷争和宗派冲突的兴趣日益淡
薄,宗教宽容开始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12.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从而证明整个世界,至少
是南半球,在海洋上是相通的。
13. 古罗马执政官屋大维使罗马进行了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14.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亚历山大里亚的科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天文学
大成》提出“地心说”理论。
15. 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被称为西方中世纪文化和近代文化之间
的历史分水岭。
16. 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产业而走向强
盛,英国垄断世界市场的霸主时代结束了。
17. 16世纪,葡糖帝萄牙建立了强大的贸易帝国,主要包括南大西洋的蔗国和
印度洋的香料帝国。
18. 重商主义是18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
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财富。
19. 公元18世纪后,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得罗马时代的恺撒帝国在近代
西方完全失去了再生的土壤。
20. “看不见的手”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著作《国
富论》提出的。
21. 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以文学形式重新塑造了罗马
的历史,将罗马的起源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英雄联系在一起。 22.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年时间里,教作为一种唯一的意识形态,
对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23.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
24.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罗马人先后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地中海世界
的两个劲敌——叙拉古和迦太基。
25. 公元前40年, “后三头同盟”划分势力范围,分割治理罗马帝国,这“三
头”分别是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
26. 公元年,罗马城遭受了一场火灾的袭击,当时罗马的皇帝尼禄为了推卸
责任,就把令罗马人颇为怀疑的徒当作了替罪羊。
27. 公元751年,加洛林家族的丕平取代了墨洛温家族的末代国王登上了法兰
克国王的宝座,他的加冕仪式由当时的罗马主教主持,后者以上帝的名义确认了丕平登基的合法性,从而用上帝“拣选”国王的新形式取代了以往各部落首领选举国王的旧传统。
28.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斯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的开阔水域。
29. 1588年,英国舰队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英国称霸海洋的开端。 30. 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人猛烈的炮火下被攻陷,
古老的索菲亚大教堂被洗劫一空,君士坦丁堡被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31. 俄罗斯帝国的最初发源地是盟国金帐汗国统辖下的莫斯科公国。 32.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努力仿效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改
革,加强集权的君主。
33.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34. 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格林曾这样评价罗马帝国:“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
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35. 公元325年,教世界召开尼西亚公会议,确定了“三位一体派”为正
统,阿利乌派被斥为异端。
36. 公元962年,奥托一世加冕称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该帝国被
拿破仑一世推翻。
37. 《尼西亚信经》确立了“三位一体”和“神人二性联合而互不混淆”
的正统教义,并且树立起教会在人间的绝对权威,成为后世教世界一致同意的普世宣言。
38. 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荣誉,不惜牺牲生命,是罗马英雄主义的灵魂。 39.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由“宗主”与“封臣”之间的层层分封的金字塔形结
构所组成。
40. 罗马共和国官凯撒修订的儒略历法,确定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年一闰。 简答题:
1、“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2、中世纪/近代早期欧洲的主要国家形态和现代国家形态
三权分立原则的提出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理论的核心,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确立,是一种法学理论的构架,也是西方国家理论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明确的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现代西方政治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是,这种民主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继续发展 其次,通过会议制度改革,使民众意愿与决策之间产生制约与平衡。
再次,加强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以法律为准则,使现代社会政治有可靠的基础。此外,西方现代政治中,各种社会监督机制建立起来,代表民众对进行监督。
3、15-16世纪西方航海活动的主要动机和历史后果 4、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
功利主义是整个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在共和国时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因此功利主义焕发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它是悲壮的,崇高的和理想化的。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功利主义日益堕落为一种狭隘自私和穷奢极欲的物欲主义,一切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卑劣的阴谋、贪婪的肉欲和麻木不仁的慵怠。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人为了国家而压抑私欲,帝国时期的罗马人却为了私欲而牺牲国家。在共和国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受到荣誉动机和传统道德的制约,英雄主义在物质的诱惑面前始终能保持一种节制,没有滑向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的泥潭。到了帝国时期,随着外省源源不断的巨大财富的流入,随着柔靡颓废的东方文化的传入,罗马人严肃而朴素的心灵开始发生蜕变。 论述题: 1、 罗马法
什么叫“罗马法”,从三个系统去说? 罗马法分为三个系统,即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核心,是罗马法典的思想基础。 罗马法典是古代法律建设中的伟大实践,它的每一步都表现出激烈的思想与政治斗争。它是奴隶制度下国家法律的产物,表现出奴隶主阶层与贵族的意志与利益。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它也是平民与贵族斗争下的产物,其中也反应了
平民斗争的成果。 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451至公元前450年,在平民群起而斗争的情况下,贵族被迫同意制定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因为铭刻于十二块铜牌上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