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主任进班指导建议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幼儿园三年规划、全园工作计划和本园实际情况,以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常规标准为核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践→反思→改进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教师健康成长。
二、现状分析 优势:
1、教师的美工能力明显提高,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 2、课堂教学能力在集体备课的推进中显著提高。 3、家长对幼儿园的整体工作较为满意。
4、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表现出互助、快乐、大胆。 劣势:
1、校园文化建设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引领性。
2、教师的教研意识较差,不能将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行为列入研究。
3、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
4、家长学校工作中的家教教师队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三、年度工作目标
优化课程,细化管理,强化队伍,提升品质,促进发展,创建__市一级甲类幼儿园。
四、学期重点目标
1、改革课程模式,逐步引导教师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转变,从而促进幼儿全面、个性的发展。
2、加强常规管理工作目标化、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的落实。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层级培训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包括专家讲学、骨干教师示范等)努力提高家教教师的家教水平。
五、分解目标与措施
(一)建立课程小组,探索大、小教研相结合的教研培训活动。 1、单周小教研,双周大教研。
2、成立生活化的音乐游戏、快乐阳光体育游戏、创意美术、情景阅读语言教研沙龙组,每个小教研组设一名组长,采用自主申报的方式。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小脚教研组活动,每月一换。
3、每个小教研组组长在月初制定出本组的教研计划,并将计划公布。
4、每次小教研下午组活动开始前都要对相应领域的已授课程做分享,并将分享的最终结果做出梳理,形成集体备课的最终教案。
5、月末各小教研组长需做出月教研活动的总结。
6、大教研活动以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力争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有针对性,逐步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的。
(二)改革课程模式,使教师、幼儿在课程的引领下获得发展。
1、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中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能力。 (1)由保教处牵头,骨干教师团队整合多元主题中的内容,并适当添加与主题契合的优秀教育案例,最终建立课程资源包。
(2)授课过程采用:教师备课、上课→小教研组研究讨论→个性化修改成型。
(3)由各小教研组研讨整合后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鼓励教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案。
(4)结合幼儿园“研究课”活动开展每月一期年级组同领域的教学比拼活动。
2、摸索改革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