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研究生处编
2009年7月
目
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培养方案
录
1
..............................................
文学院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培养方案
..............................................
4
数学与信息学院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院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与规划学院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培养方案
..............................................
.............................................
.............................................
.............................................
.............................................
.............................................
i
7
10
13
16
19
2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成为该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宣传或政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比较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2门学科专
。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
1
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位基础课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思想政治课课程与教材分析
专业必修课
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前沿专题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政治文化专题讲座中国文化发展史专题讲座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政治学社会学
不计学分
学院
1 1 1 4
不少于一年
4
18 18 18
学院研究生处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2 2 2 2 2 2
36 36 36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测量与评价
2 2 3 3 2
36 36 54 54 36
学院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学分2 2 2 2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了解语文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2门学科专
。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
4
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5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语文教育发展前沿专题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语文教育文化专题讲座语文学科发展史专题讲座语文教学技能研究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方法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语文教学论中国语言学史中国文学史
不计学分
文学院
学分2 2 2 2 2 2 3 32222 2 2 2 1 1 1 2 2 4
不少于一年
4
文学院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36363636 36 36 36 18 18 18
文学院
36 36
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文学院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6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数学基础,了解数学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2门学科专
。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7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8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数学发展前沿专题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数学文化专题讲座数学发展史专题讲座数学教育信息技术数学解题研究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数学教学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不计学分
数学与信息学院
学分2 2 2 2 2 2 3 32222 2 2 2 1 1 1 1 1 4
不少于一年
4
数学与信息学院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36363636 36 36 36 18 18 18
数学与信息学院
18 18
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数学与信息学院
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9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物理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
了解物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高水平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物理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成;实践教学时间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
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
1
1年,主要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为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专业
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必须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必须补修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为
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
10
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
。
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有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1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物理课程与教材分析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物理学发展前沿专题物理学习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物理教育研究文献选读专题讲座物理学发展史专题讲座物理实验设计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物理教学论力学电磁学
不计学分
物理学院
学分2 2 2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2 2 4
不少于一年
4
物理学院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8 18
物理学院
36 36
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物理学院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1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了解现代生物学最新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生物学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2门学科专
。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
13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4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生物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现代生物学前沿专题生物科学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国内外生物学教育进展专题讲座生物学史专题讲座进化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与研究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生物学教学论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不计学分
生命科学学院
学分2 2 2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2 2 4
不少于一年
4
生命科学学院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8 18
生命科学学院
36 36
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生命科学学院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15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英语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第二外语(日语或法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2门学科专
。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
16
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7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二外(日语)
2
二外(法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英语课程与教材分析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发展前沿研究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专业选修课
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文化人类学专题讲座中国英语教学史专题讲座英语国家文学通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用学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
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英语教学论基础英语高级英语
不计学分
外国语学院
2 2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2 2 2 4 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8 18 36 36 36 不少于一年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外国语学院学院
54
外国语学院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负责单位
外国语学院
18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历史) 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与历史教学论的基础,了解历史学与历史教学论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学小历史教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
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
12学分,2门学科专
。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
19
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
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
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0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历史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历史学发展前沿专题历史学学习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中外文化专题讲座史学发展史专题讲座中国古代史前沿问题专题讲座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专题讲座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历史教学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不计学分
历史文化学院
学分2 2 2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4 4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8 18
历史文化学院
18 18 不少于一年
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历史文化学院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21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地理专业基础,了解地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地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
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
1年,应在第一、
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
2门学科
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
22
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
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
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地理与规
划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3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
学位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
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科学新进展地理学数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选修课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与法规专题讲座地理学发展史中学地理活动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原理与案例人口资源与环境理论
实践教学
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学
心理与教育学院
补修课程
心理学地理教学论地图学中国地理
不计学分
地理与规划学院
学分2 2 2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1 1 2 2 2 4 4
学时54 36 36 36
心理与教育学院
36 36 54 54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18 36
地理与规划学院
36 36 不少于一年
研究生处心理与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地理与规划学院
负责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