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下载)

来源:华佗小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下载)

一、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

①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练习 问题清单:

(1)按照课文内容补充第三自然段的诗句开说说引用此诗句的好处。 (2)你认为“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现代生活中的哪些发明?

(3)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举一个例子) 答案梳理:

(1)课文引用此诗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科学技术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图“问题清单”中3个问题提问的不同角度连线。

问题清单 提问角度 问题1:引用诗句的好处? 联系生活提问

1 / 18

问题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什么? 针对写法提问

问题3: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针对内容提问

3.读完全文,你也来提一个问题(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并请说明提问角度,在选项前打“√”。

问题: 提问角度:A内容 B写法 C联系生活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牛

可爱的故乡的许多景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是我家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更使我不能忘怀。

它以牛的耐性与沉静,许多年来任重务劳,没有一点怨言,后来它老了,衰弱了。我父亲看着它从一只小小的牛犊长到壮大,转到老弱,知道它一生辛苦,就不再把工作交给它了,让它安逸地度过它的余年。

老牛过了一段安逸的生活以后,突然病倒了。它一天比一天瘦弱。一天,它好像比往常精神一些,走出门去。老牛走到河边喝了些水,站了一会儿,它破例地不往回走,却走到近旁的田里。它站在麦田边,静静地看着,像望着熟人似的。忽然,它站不稳了,全身摇晃,呻吟一声,就倒在地上。

那曾经出过力的老牛,那不说话的朋友,就这么死了。我们在田边,在它从前工作过并且休息过的田边,埋葬了它。

而今,我每次回家乡去,总不忘去看看老牛的坟。

1.从第二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老牛的“一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年”的意思是________。“让它安逸地度过它的余年”表达了作者一家对________思想感情。

3.文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赞扬老牛的精神,实际上是赞美________。

2 / 18

4.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它破例地不往回走,却走到近旁的田里。这是因为:________ A.老牛不再按原来的路线散步了,它要走新的路线。 B.老牛走到近旁的田里,像是向它出过力的地方告别。 C.老牛神志不清,不认识往回走的路了。

三、 阅读短文。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儿,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模模糊糊,看不清。 (______)

(2)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______) (3)形容不断地改变。(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子。

3.文中第3自然段连用了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吗?

3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 )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5.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四、 阅读短文。

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们来说,风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风带:低纬度信风带(2个)、中纬度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带(2个)。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重要的交通工具。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4 / 18

1.文中是怎么写风“变化无常”的?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2.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在你认为表述最完整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 (1)风是变化无常的。( ) (2)风是怎样形成的。( )

(3)风给我们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带来了哪些灾害。( ) (4)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 (5)风的形成及风与人类的关系。( )

4.“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5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_) 争论(_____________)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 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

6 / 18

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肮脏 ——(________) 糊涂 ——(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清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

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 6.短文的中心是( )。

A.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 C.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科学锻炼身体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吗?

②锻炼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天气。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阴雨天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少,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风力大的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热量,这时锻炼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③锻炼还要注意适度、适量。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

7 / 18

目:儿童可以做操、游泳、溜冰等;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登山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等。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80%。例如,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80% = 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如果运动后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 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④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吧?

1.关于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短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介绍的。 2.雾天不适宜锻炼身体的原因是( ) A.雾天没有阳光,对身体不好。

B.雾会带走人体的热量,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C.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 D.雾天能见度低,锻炼身体太危险。

3.下列运动项目中不适合老年人的是( ) A.慢走

B.蹦极

C.打太极拳

D.跳广场舞

4.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别

B.举例子

C.作比较

D.下定义

5.下面关于锻炼身体的做法最科学的一项是( ) A.只要天气好,爷爷每天早晚都到公园打半小时太极拳。 B.张奶奶特别喜欢在水泥厂附近的马路边慢走锻炼。 C.李叔叔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都坚持户外锻炼。 D.虽然今天有大雾,但是妈妈仍然坚持早饭后外出锻炼。

八、 阅读短文。

猪嘴防毒面具

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某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

8 / 18

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的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黄绿色烟雾弥漫,并快速向联军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几十千米处,致使几千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

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带的野猪竟意外地活了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它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们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中幸免于难。

④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两国科学家深受启发。他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有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木炭颗粒。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有删改) 1.对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引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 B.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C.特意点出防毒面具外形和猪嘴相似,提问“为什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第②段的故事既引出了制造防毒面具的原因,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野猪用嘴拱地是为了过滤有毒气体。

D.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有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

9 / 18

4.“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木炭颗粒”一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天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10 / 18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出差(chā chāi)小花伞(sǎn shǎn)着想(zháo zhuó) 似乎(shì s....ì )浏览(lǎn nǎn ) .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 )—( ) ( )—( ) 4.根据字典的义项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深: ①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 ② 久,时间长;③程度高的; ④ 颜色重。

洋: ① 比海更大的水域; ②广大,多;③ 外国的; ④ 现代化的。 凌: ① 冰; ②侵犯,欺压; ③ 升,高出; ④ 相犯,交错,迫近。

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 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 5.在“□”中把空缺的标点补上。

6.“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

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

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来的雨水打的。”

“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劲儿,把石头打出窝窝

11 / 18

来?”

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示。 1.文中加点词“奇妙”的近义词是( ) A.美妙

B.奇怪

C.怪异

D.美好

2.读完短文后,我认为( )这个成语最能概括本文的主旨。 A.水滴石穿

B.滴水成河

C.如石投水

3.当“我”向爸爸提问时,爸爸为什么故意发问?其原因是( ) A.爸爸也不知道石头上有窝窝的原因。 B.爸爸想引导“我”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 C.爸爸想逗“我”玩。

D.爸爸想去查一查石头上有窝窝的原因。

4.本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与( )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十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沥青湖的诱惑

①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都南端有一个叫巴哥的小岛,岛上有一个小湖。同一般的湖泊不同的是,这个湖表面平坦,上面覆盖了一层硬化了的沥青,原来由于地壳运动岩层破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气一出并通过裂隙拥进死火山口,溢满城湖。这个以盛产黑乎乎的天然沥青闻名于世的小胡,被人们称为沥青湖。

12 / 18

②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列清湖奇特的形成方式,还有沥青湖每年都要吃掉大量的动物的奇特现象。有狮子,老虎,豹子等体型较大的动物,也有狐狸,狼,鬣狗,水鸟等体型较小的动物。经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科学家们终于为世人揭开了这个谜底。

③每年随着季节的转换,沥青湖呈现出不同的样子,雨季来到,湖水积在湖面上,显得碧波荡漾。旱季降临,水被蒸发掉,沥青被晒干,只有在凹处还留有一些水坑,水坑中有水草,偶尔还能找到小鱼,这样便引来了喜欢吃小鱼的鸟,一只鸟吃饱了小鱼,准备站在湖面上休息,结果被沥青黏住了双脚,鸟越挣扎沥青粘的越紧,终于,鸟不再动弹了。不久鸟被机灵的狐狸发现了,为了吃到可口的鸟肉,狐狸不顾一切冲了过去,结果狐狸也被沥青黏住了。

④狐狸越挣扎,沥青便黏得越紧,追踪狐狸倒在了沥青湖里不再动弹。猎狗和狼几乎同时发现了死去的狐狸。为了争抢猎物,鬣狗和狼在沥青湖上恶战了一场。结果都被沥青牢牢地黏住了。在食物急缺的干旱季节,狮子,豹子,老虎发现这么多猎物再也忍不住了,冲过去一饱口福,结果无一例外葬身于沥青湖。

⑤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死于沥青湖,但仍然有很多动物前赴后继地朝沥青湖奔去,原因都是禁不住那湖里美味的诱惑。在这个世界上人受到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其中很多诱惑就像沥青湖一样致命。很多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很难管住自己分下沥青湖的双脚。 1.用“ ”画出沥青湖形成的原因。

2.画“﹏﹏”的句子在短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 A.前后呼应

B.概括说明

C.承上启下

D.总结全文。

3.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鬣狗和狼→狮子、老虎、豹子,这些动物之所以会被沥青湖吃掉,正是因为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并说说你打算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18

十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筝

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竞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14 / 18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根据词语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1)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样子。(_________) (2)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_________)

2.文中为我们描写了____种风筝,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

_______________,最土的是___________,最美的是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例: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风筝,是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望远镜、手机、飞机 交通更加便利,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捷和迅速。例如:飞机、高铁和火车的普及使得人们旅游更加的方便,出行更加的便利。

2.

3.√ 联系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

1. 牛犊 壮牛 老弱

2. 指老牛临死前不多的晚年 老年的喜爱

15 / 18

3.任重务劳;没有怨言;辛苦;像老牛一样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工作,默默奉献的人 4.B 三、

1. 朦胧 夸耀 变幻无穷

2.胭脂红、玫瑰红、金红……像浮动的道道彩绸。 3.草绿、葡萄紫。 4.C 5.B 四、

1.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

2.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3.(5)√

4.以后的风可以受人控制,能刮走雾霾,使天空变蓝;夏天能随时为人类解暑。 五、

1.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 看 争辩 3.落、 淋 、洒

4.(1)春雨是无色的(2)春雨是绿色的(3)春雨是红色的(4)春雨是黄色的

5.无色的;因为他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悄悄地来,又在我们毫无发现的情况下悄悄地走 六、

1.虽然 计算 及时 宣告 2., :“ ?(或,)?” 3. 清洁 明白

4. 指生意不兴旺 仔细的看

16 / 18

5.生意红火 外观邋遢 生意越来越清淡 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 6.B 七、

1. 选择地点、天气 注意适度、适量 2.C 3.B 4.B 5.A 八、 1.D

2.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3.C

4.不能。“较多的”准确地说明了用猪嘴的形状能装入更多的木炭颗粒,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防毒面具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泥土做吸附剂? 九、

1.chāi sǎn zháo sì lǎn 2.刹 以 遣 轻 3.叮咛—嘱咐 温暖—温馨

4.深:③程度高的 洋:②广大,多 凌:④相犯,交错,迫近 5., , 《》 。

6.因为我懂得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嘱咐。 十、 1.B 2.A 3.B 4.A

5.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17 / 18

十一、

1.原来由于地壳运动,岩层破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气一出,并通过裂隙,涌进死火山口,满溢成湖。 2.C

3. 鱼 鸟 狐狸 禁不住那湖里的美味的诱惑 4.“这个道理”指的是要抵制诱惑,知道很多诱惑是致命的。

5.示例:沥青湖为什么每年都要吃掉大量的动物?我打算通过联系上下文并查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十二、

1. 张牙舞爪 同归于尽 2.7 根子的 芳芳的 小薇薇的 3.风筝,是童年的回忆! 4.有理想就要紧紧把握。

5.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我想做一只美人鱼的风筝。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