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联趣拾

对联趣拾

来源:华佗小知识
对联趣拾

青田二中孙晓静

【教学目标】:

1.会欣赏楹联,领略对联无穷魅力,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对偶的基本特质。

2.会创作简单的楹联,学会正确张贴对联,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3.初中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常识,并会填补上下联。

2.有效地进行实践性活动,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及时鼓励、引导、评价。 【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3分钟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品味一种特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

天对地,雨对风。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你读,我读,我们读)

——《笠翁对韵》

生读,(读的时候我们节奏可以轻快一点)师:这就是简单的对对子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品味对联。 这就是简单而又有意思的对对子。 二、佳话对联 20分钟

引:针对这个话题我们一起开展了这样的一个“课前活动”(PPT),并针对所收集的材料展开了一次“小组活动”(PPT),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展示小组分享讨论的成果。请生展示对联,并说一说推荐理由。

1. 形式: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粘贴对联,然后一个学生解说。

第一组点评:解说员表现的非常大方,面向大家,讲解的特别仔细,小组同学也很厉害用四个字先概括了你们品到的这幅对联的优点,然后展开来说对联的内容,表达的也比较清晰。

转:接下来几组同学我就不一一邀请了,一组讲完下一组直接上来就可以了,讲的时候记得来老师这里拿话筒,讲完了把话筒还给老师。

结:我发现同学们在欣赏对联的时候关注到了对联的内容(讲了什么,有什么故事),也关注到了对联的形式(对仗很特别的回文对等)同时还关注到了对联的修辞(对偶),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这几幅对联是我们班的王馨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完成的,我们掌声感谢他们。

2. 判定学生对联张贴顺序是否得当,了解对联的张贴方法。 对联的张贴方法对了吗?(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对联张贴的顺序是怎样的?怎么判定上联和下联?什么是平仄?(连续追问)然后请生判定和调整对联的张贴:注意拿到一幅对联的时候可以先判定一下上下联,然后张贴时面对着门,从右往左贴,先贴上联再贴下联。

太鹤山你们是不是常去呢?有没有注意到亭子上面的楹联,谢桥亭拾级而上同学

们会看到一个喷水的石刻龙头,就是在这个水龙头附近有一幅这样的楹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平仄的起码要求达到了吗?(请生用方言读一读“白”)

(结:学会张贴,学会识别,懂得欣赏,这其中就有语文的乐趣)

三、挑战对联 20分钟 1.情境创设:

在中国古代会对对子、写对联可是才华横溢的表现。老师要带同学们古人有逛灯会猜灯谜,老师想带着同学们经过这个亭子一路上山去参加一个活动。 2.激发兴趣

走的时候不能太无聊,我们先来看一个示例:例:上联:人 过 大 佛 寺 下联:寺 佛 大 过 人,接下来我出个上联,谁来对?

1.上联:郎 中 王 若 俪 下联:俪 若 王 中 郎 2.上联:客 上 天 然 居 下联:居 然 天 上 客 3.上联:僧游云隐寺 下联:寺隐云游僧

我读上联,你从a-f句中选对下联。

1.翠柏苞松寿者相 a.山不争高自极天 2.月静池塘桐叶映 b.花香鸟语是诗情 3.肥瘦短长皆有度 c.一剪梅花百样娇 4.水色山光皆画意 d.童颜鹤发古稀年 5.水惟善下能成海 e.风摇庭幕桂花香 6.半帘竹影十分秀 f.精细表里是其能 3.“欲浮亭”对联甄选活动

终于到达山顶了,上面正在举行一场“欲浮亭”对联甄选活动。太鹤山“欲浮亭”要进行修缮,亭上的楹联因为日晒风吹雨淋,已经有一半字很难辨认了,景区管理处决定举办一次对联甄选活动,保留住上下联的这四个字,在这个基础上请游人自由添笔,组成新的对联,我们既然来了,何不参加一下。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补写这幅对联吧。

1.讨论前我们先思考一下,补写的时候要注意先什么呢?(抽几个学生)

师结: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不限,可以考虑这里的优美环境,或者你的感受,这里是?(生:太鹤山,在青田)最好,是有此地的地方特色就更好了。 2.小组补写

现在开始小组讨论,老师等等会给同学们分发对联纸了,我们就用老师准备的广告笔来完成誊写吧,想好先写在其他纸上,再请组里面书写比较好的同学誊写在对联纸上。 3.推荐对联

同学们写的差不多了,写好的同学可以上来粘贴对联了(老师请几组同学把自己的对联贴一贴。)大家来看看一看看瞧一瞧,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一幅对联?为什么? 注:如果有问题的对联,学生没有说,要指出:引:这幅对联同学觉得写的怎样?这个字能不能稍微改一改,改什么要呢? 四、课堂总结2分钟

捡拾生活中的语文是快乐的,在活动中学习是美好的,通过课内课外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从此与对联结缘,学会欣赏,敢于质疑,能够创写,在未来的日子里继承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Ppt“全国政协老委员”有“巴蜀鬼才”之称的魏明伦的话:(学生齐读) “对联艺术不应在当代断裂,不应把对联艺术弱化为标语口号。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应以汉字、华语、中文而自豪,希望能有一些扎扎实实的举措,让汉字、华语、中文彪炳千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