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办案手记(节选四):办的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
【一】第一次参与案件办理
我是2017年11月成为派驻纪检组成员后,才开始接触纪检工作的,所以对于我来说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一切都等于是从零开始。对于纪检办案,我是一名“新兵”,不知道办案流程与办案方式。
刚到纪检组的时候,纪检组长就给了我几本厚厚的卷宗,让我先把卷宗看透,学习办案的流程。当我翻开厚厚的卷宗时,才意识到想要把一个案件办理完结,原来需要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不仅要做好谈话笔录,还要收集各种证据,来佐证完成调查报告,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当我看完几本卷宗后,自认为可以参与办案了,可是纪检组长却总是让我在一旁看着,不让我参与其中。我此前跃跃欲试的激情,像被泼了冷水似的,感觉不是滋味。心中想:我此前已看过多本卷宗,可以参与具体办案了呀,为什么不让我参与其中呢?大概过了一个月以后,有人举报工作人员存在违纪问题,纪检组长将其本人请到我们办公室,要与其进行谈话问询,我以为会像以前一样,还是让我进行旁听。就在这时纪检组长对我说:“今天你来做一下笔录”,我当时是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我今天终于能够真正的参与一次办案了,害怕的是自己做不好。谈话开始后,纪检组长先用聊家常的方式,跟被谈话人聊聊天,让被谈话人放松心态,这样有利于被谈话人放下戒心,更愿意与我们交谈;然后再遇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时,组长又瞬间严肃起来,从气势上压倒被谈话人,这样才能够让被谈话人交代问题。由于我是第一次做谈话笔录,没有经验,认为把整个谈话过程记录下来就行了,可是我的记录速度怎么能赶上他们的谈话速度呢,所以我就显得有点手忙脚乱。组长发现我这个问题后,对我说:“你要提炼谈话中的重点进行记录,不是一味地记录所有的谈话内容。”我这才意识到做好谈话笔录,不仅要能够准确的记录好组长想要了解的问题,还要准确的记录好被谈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此次谈话的目的。在我记录的同时组长还
不停的对我进行指导,使我更好的完成此次谈话笔录。随着谈话的结束,我的谈话笔录也记录结束啦,我长长的舒了口气。通过这次亲身参与办案,我才意识到办案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调查谈话时要运用一些心理战术和谈话技巧,做谈话笔录时要学会提炼重点。这次办案经历让我更加的熟悉了办案流程,同时也让我对纪检案件调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余海阔)【二】第一次审理改变了我
“你局以防暑降温费的名义给参加拆迁的工作人员每人发放100元补助的行为,你对此有什么认识?”
“违反了规定精神,我身为,应当承担责任。” 这是我区纪委审理谈话中的一段对白,谈话的双方是我区纪委审理室干部和某区直单位负责人,这是我转隶至纪委工作后审理的第一件违纪案件。正是这一次案件审理的经历,加深了我对“纪法分开 纪挺法前 纪严于法”的理解,促进了我对纪检干部“打铁人”角色的认同。
曾经作为一名公诉人,我对各类刑事案件的犯罪构成、立案和量刑标准都如数家珍。在我看来,刑事法律领域只有罪与非罪。因为100元受到处分,对我内心触动确实很大。仔细思量,党纪和国法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国家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而党纪因其所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以义务为本位。党的纪律是规范党员的家法,破法者自破纪始,如果一个干部在刚开始违纪时,组织上能及时咬耳扯袖、严肃执纪,他们就可能不至于由第一种形态酿成第二种或第三种,直至第四种形态。
纪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如何把立起来、严起来的党纪执行到位,考验着新时代的每一位“打铁人”。我们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理念,烧旺“炉子”、勤于打铁、锻造“好铁”。
【三】纪检小白办案手记
各位看官老爷,我又回来了!不要问我这段时间干啥去了,问就是啥也没干!
天降横财
看似简单的案情背后往往隐藏着错综复杂的事实, 林默接下来遇到的这段案情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洛水市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张某为中标舍县环保局环境动态监控项目,找到舍县城关镇派出所所长王新帮忙给李源送去10万元现金。但是最后洛水市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未中标该项目,李源又将10万元现金退还给王新,让王新转交给张某。
为查明事实,惩治,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办案组决定立即找张某、王新了解情况。
“你是否参与过舍县环保局项目的招投标?”齐主任问张某。 “参与过。”张某回答道。
“你为了中标舍县环保局项目与舍县环保局的人有没有不正当经济往来?”齐主任接着问。
“有,我托王新给舍县环保局李源送过10万元现金。”接触张某前办案组一直担心他不配合调查,没想到张某回答的倒爽快利索,办案组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不少。
“王新是干什么的?”齐主任接着问。
“他是舍县城关镇派出所所长,我们是远房亲戚。”张某回答。 “你为什么要让王新帮忙给李源送着10万元现金?”齐主任接着问。
“他们是同学,拜把子的兄弟,感情好得很……”张某侃侃而谈。 “李源是否把这10万元钱退还给你或王新?”齐主任趁热打铁。 “没有。”张某回答。
“你企业最后是否中标舍县环保局这个项目?”齐主任问。 “没有中标。”张某回答。
“你是否问李源要过这10万元钱?”齐主任接着问。
“肯定不会要呀,给领导送礼多难呀,一般人还送不出去,我这好不容易送出去了,能要回来吗你想。虽然上次没有中标项目,但是李源既然收了这个钱肯定会想着我的,我哪能再要回来。不过……”张
某欲言又止。
“张某,现在可不能有什么顾虑。你既然已经把事情都说清楚了,就一定要积极配合组织调查,争取一个好的态度,这样组织才能对你宽大处理,可不能有什么隐瞒,最后无法宽大处理,得不偿失……”齐主任及时开导张某。
“也没什么,就是招标结果出来后,王新给我打电话说我公司没有中标舍县环保局的项目,李源过意不去,想把钱退给我,我一再交代王新不能让李源把钱退给咱,以后有啥事还指望李源帮忙。”张某倒也爽快。
“好的,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你一定要好好配合组织调查,争取宽大处理。”齐主任交待张某。
“你们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张某倒也识趣。
在与张某谈话之前,另一组办案人员就见到了王新,但是王新只承认介绍张某和李源认识,至于送给李源10万元的事却说一概不知。
根据李源和张某所说,李源把钱退给了王新,张某却没有收到李源退回来的钱,那这10万元现金很有可能就在王新手里。可是这种事本来就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王新现在还不承认,又没有其他证据,案件一下陷入了僵局。
经过走访王新同事,林默了解到王新一直在派出所工作,平时比较节俭,最主要的是养成了有钱就往银行存的习惯,而且王新近期也没有什么大额开支,案件组判断王新很有可能将这10万元钱存进了银行。
事不宜迟,案件组决定去银行调取王新的银行交易流水。通过筛查,果然发现在舍县环保局移动监测站招投标项目结束没多久,王新就给自己的银行卡上存了10万元钱,过段时间王新又用这10万元钱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林默和齐主任拿着这10万元钱的银行交易流水找到了王新。
“这是我跟我表弟借的钱。”王新看到银行交易流水后解释道。 “你跟你哪个表弟借的钱?你为什么要问你表弟借钱?就算这钱真是你问你表弟借的,那你为什么借完钱后买了理财产品?我还没听说
过谁借钱是为了买理财产品的……”面对齐主任一连串的追问,王新哑口无言。
半晌,王新终于开口说话了:
“领导们,我也没办法呀,李源非要把钱退给我,可是张某不让我要李源退的钱,这个钱一直放在我这,我没法处理,时间长了就心生贪念,以为钱就是我的了,就存进了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
案情终于明了,真想也浮出水面,但是对于案件组来说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摆在案件组面前的还有三个问题:
1、张某的行为属于行贿罪的“既遂”还是“未遂”?
齐主任首先表态:张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的“既遂”。因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之规定,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张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让王新帮忙给李源送了10万元现金,李源也收下了,行贿行为已经完成,张某当然构成行贿罪的“既遂”。
马主任接着说:我认为张某的行为是行贿罪“未遂”。虽然张某托王新把钱给了李源,张某也一直认为钱送给了李源,但是李源又把钱退给了王新,让王新还给张某,实际上钱最终并没有送出去,张某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把钱送出去,应是行贿罪的“未遂”。
丁最后说:张某的行为是典型的行贿“既遂”。因为咱目前的司法实务中行贿既遂采取的是“给付说”,你只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而且把钱送了出去,就构成行贿既遂,张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李源送钱,而且钱也送出去了,行贿行为已经完成,虽然李源后来又把钱给退了,但是并不影响行贿既遂的构成,除非是王新送钱的时候李源直接拒绝,并没有收这个钱,那张某的行为才构成行贿“未遂”。我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偷偷完东西后拉着赃物逃跑,半路听到警笛声,以为是抓自己的,就赶紧把赃物又送到失主屋子里,虽然最后小偷并没有偷走东西,但是偷盗的行为已经完成了,小偷的行为是盗窃罪既遂,只是最后东西还回去了,可以在量刑时从轻处理。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张某的行为够成行贿罪的“既遂”,林默不禁更佩服丁了:不仅业务精通,理论水平也同样不含糊。
2、王新的行为属于行贿的共犯还是介绍贿赂?
林默首先发言:“王新的行为属于介绍贿赂。介绍行贿和行贿的共犯最大的不同就是看中间人是否有共同行贿的故意。比如行贿行为中中间人有鼓动、提议或者怂恿行为的,那就是行贿的共犯;若中间人只是帮行受贿双方牵线搭桥,或者代为传递赃款等行为,那就是介绍贿赂。”
办案组都同意林默的观点,认为王新的行为属于介绍贿赂。 3、王新“截贿”10万元属于什么行为?应怎么处理?
齐主任首先表态:“截贿”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情形比较多,比如中间人没有介绍贿赂的能力却谎称可以介绍并私吞行贿款、中间人没有转交行贿赃款谎称已经转交、中间人,'多收少送’等都属于诈骗行为,但显然张某的行为都不符合上述情形,不构成诈骗。”
齐主任接着说:王新的行为是不是构成侵占?这个钱是李源托王新退给张某的,但是王新拿到钱后一直没有退还,这个钱本质上是张某的,王新一直非法占有……
“侵占的构成前提必须是他人合法的财物,这个是行贿款,不是合法财物,不属于侵占。”马主任打断了齐主任的话。
林默发言:“这个应该是属于不当得利,王新没有法律上取得这10万元的依据却得到了这10万元钱,张某损失了10万元,并且张某损失这10万元与王新获得10万元之间有因果联系……”
最后。大家认为林默说的有道理,王新取得这10万元属于“不当得利”。那么这10万元应该如何处理呢?
林默接着说:“王新取得这10万元属于不当得利,应该返还给张某,但是张某这10万元属于行贿赃款,应依法以上缴,因此,这10万元应该上缴归国家所有。”
丁赞许的点点头:“林默说的很有道理,不愧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高材生,以后有啥问题还要多跟你请教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四】纪检小白办案手记-----最后一个电话 留置区里面的留置对象是可以打电话的。
当然,打电话的流程也很繁琐,需要先经过办案人员同意,办案人员还要汇报给相关领导进行商讨,打电话前还要向留置区管理人员报备,通电话的对象、内容也严格控制在与案件相关人员上面。但是有一个电话除外,那就是留置对象即将移送司法机关前与家人的最后一通电话,办案人员一般不会干涉通话内容。
留置区的生活虽然简单枯燥而乏味,但是好在留置区里还有一个林默的老同学,日子也算过的可以。不知不觉林默已经来留置区20余天,李源马上也要移送司法机关。
李源昨天和林默他们提出能不能在移送司法机关前和家里人通最后一个电话。林默、张晓光向领导汇报后,同意了李源的要求。
李源拿着电话想了半天,林默知道这是李源在想跟家里人说些什么。
李源思来想去,最终拨通了妻子的电话。 “滴……滴……”电话通了却没有人接。
李源有些焦急,抱怨妻子怎么不接电话,情绪明显有点激动。林默心想这很正常:因为李源的手机早就没电了,这次给家里打电话使用的是林默的手机,对李源家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家里人不接也很正常。
林默劝李源不要着急,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源。李源听后慢慢平静了下来,决定等一会再跟家里人联系。
过了一会儿,李源又拨通了那个号码,电话刚响了一声对面就接通了。
“喂,你是谁?”对面传来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 “我是李源啊。”李源回答道。 “谁呀?”对面并没有反映过来。
“李源,我李源呀,我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我李源呀。”李源急促的回答。
“李源,你是李源……”由于手机开的是外音,林默明显感觉得到对面女人的哭泣声。
“别哭,你听我说。我用的是办案人员的手机,人家让咱打着一
同电话也是对咱的照顾,我不能说的时间太长,我长话短说。”李源声音里满是温柔 。
“我马上就要被移送到看守所了,你找咱哥看能不能给看守所联系一下,给我准备点衣服、被子。”
“好。”对面的哭泣声变小了。
“还有就是跟我关系比较好的李小玲你知道吧,我给她公司入的股份,当时说的要给咱分红,现在也不怕他们查了,在她公司入股的分红你每年问她要点,再加上咱房子出租的收入,应该也够你花了……”
李源还算有情有义,接着说:
“你没事了多回去看看咱爸妈,他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李源带着哭腔。
“你放心,我一定伺候好咱爸妈,放心。”电话里的抽泣声也加大了。
“行,不跟你多说了,咱妮在你边上没有,我跟咱妮说几句。” “在。”说完对面传来一小会的停顿。 “爸,”又是一顿抽泣。
“妮,爸这辈子对不起你呀……不哭,爸在这好得很,不哭……”李源也控制不住自己,大声的哭了起来。
“李源,你积极主动配合我们工作,你放心,组织不会亏待你的。这又不是生离死别,以后你们见面的机会多这里,控制下情绪,别浪费时间。”张晓光及时阻止了李源情绪的进一步爆发。
“好,好。”李源向张晓光点点头,又对着电话说: “妮,上次你玲姨给你介绍的对象你们处的咋样了?”
“处的还行爸,他家为你这事也挺操心的,给我们帮了不少忙。”电话里回答道。
“那就行妮。你看爸现在这个情况,你玲姨给你介绍的对象也挺好的,人家还是研究生,你要是感觉合适就跟你妈说给事办了吧,别等爸了,爸估计赶不上你婚礼了。”
“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呀。”电话那边的哭泣声更大了。 “妮,你瞎说啥里,爸咋能不要你。你别哭了,爸不能一直跟你
说,爸还有事跟你说。”
“行,爸,你说吧。”
“我还在咱县河边包了几十亩地,都收拾好了,种的树苗,明年都能见收成了,你妈平时在家招呼你们,地的事她不一定能招呼的了,你费点心看能不能给招呼住,要是招呼不住就把地租出去。”
“还有就是你的工作。你玲姨帮你在洛水市找的工作不错,跟你玲姨介绍的男朋友家挺近的,我感觉你们这事能成,你要好好干。我就在洛水市买了套房子,你玲姨帮着买的,没事,用的都是爸工资赞的钱,不怕查,留着给你当嫁妆。”
“爸,你别说了,我不要,留着给你和妈养老用,等你出来了我给你和妈都接过来,你们住……”电话里又传来一阵哭泣声。
“好,好,乖女儿,没事,爸还有钱,爸老了能自己养活自己……”李源一边说一边哭。
林默和张晓光并没有再阻止李源,两人听着李源和自己闺女之间的对话,再刚强的汉子心里也难免会泛起一道道涟漪,两人的眼睛里不知什么时候也湿润了。
眼看着李源的通话时间已经超了,林默和张晓光竞没有想着让李源把电话挂掉,最后还是留置区管理人员发现李源通话时间已经超时太多,进来要求李源将手机挂掉。
李源挂掉了电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林默和张晓光在留置房间里陪着李源。
李源又和林默和张晓光说了很多话,内容都是李源对家人以后的生活以及照顾老人等方方面面的安排,李源一边说着一边恳求林默和张晓光见到他家人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话转达给他的家人。
张晓光向李源保证见到他家人后一定把这些话传达给李源的家人,李源这才慢慢的恢复了平静。
走出留置区大门,阳光肆意的撒在林默脸上,林默从未感觉到阳光是如此的明媚、和蔼。
林默拿出电话,发现手机屏幕上全部都是李源刚才和家人说话时留下的唾沫星子。
要是在以往,林默一定会跟把他手机“喷”成这样的人急眼。但是这次,林默却没有生气,因为这能够足以看出李源跟家人通电话时的激动心情,足以看出李源对家人的爱!林默跟留置区值班人员要了一张消毒湿巾,将自己的手机擦了一遍后装回到口袋。
林默此时第一次开始审示自己的内心:金钱和自由哪个才是最重要的?我想不用林默自己说,他的心里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这之后林默经常跟同事说,李源这个案件对自己的警示教育意义太深刻了,自己以后绝不会“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