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材料科学基础第三四五章课堂练习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四五章课堂练习

来源:华佗小知识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第三、四、五章课堂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 解释下面各专业术语: (1) 相与相平衡 (2) 固溶体 (3) 凝固 (4) 过冷度

(5) 均态成核与非均态成核 (6) 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 (7) 晶体的成核-长大机制 (8) 位移性型转变和重建型转变 二、 是非题,并说明原因

(1) 液态金属只要过冷到其熔点以下就会发生结晶;

(2) 无论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晶体生长时液

相中的原子都是一个个地沿着固相的垂直方向连接上去的; (3) 所谓的临界晶核就是指体系自由能的减少完全抵消了表面自由

能的增加时的晶胚大小;

(4) 非均态成核总是比均态成核容易,是因为前者不需要成核功; (5) 固溶体凝固时,只要满足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的条件,就可以

成核;

(6) 三元合金两相平衡时,有两个自由度,所以两个平衡相的成分

都可以改变;

(7) 无论是二元系统还是三元系统,三相平衡共晶转变都是在恒温

下进行的;

(8) 结构简单、规整度高、对称性好的材料容易结晶; (9) 杠杆定律的本质是:在质量守恒的系统中,系统的成分是系统

中各组成物组元含量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就应该是各组成物的相对量;

(10) 熔融体经过急冷后形成的凝固过程是一种玻璃化的过程。

马氏体相变的速度可以达到声速,因此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玻璃化的变化过程。 三、 简答题

(1) 试述结晶的热力学条件、能量条件和结构条件?

(2) 比较均态成核与非均态成核的异同点,并说明为什么非均态成

核比均态成核所需过冷度要小,成核更容易?

(3) 证明在同样的过冷度条件下,球形晶核较立方晶核更容易发生。 (4) 列表说明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在成分、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差异。 (5) 固溶体有哪些类型?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6) 典型的金属(如铁)和典型的非金属(如硅)在液相中单独生

长时的形貌差异是什么?

(7) 试说明共晶转变、供析转变和包晶转变的各自特征。 (8) 画出Pb-Sn二元相图,并在图中标注初生α相为28%的原始合

金组成点,说明共晶合金平衡凝固到室温后的组织成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