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

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

来源:华佗小知识


1.鸦片战争:影响:1、使中国从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3、战后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列强加强对中国边疆和内地的渗透,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

2.15年,《马关条约》:

1)从中国方面看,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第一、《南京条约》规定割岛给英国,而《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而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第二、《马关条约》的赔款数额更大,两亿两白银,而《南京条约》赔款是2100万元,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第三、《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3.1901年,《辛丑条约》:第一、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

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

律停止科考五年。

第二、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

帝国主义很想瓜分中国,而清的腐朽至极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错综复杂,使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第三、既维护清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

此条约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对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但丝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继续推行“以华治华”的策略,确立清继续充当他们在华的代理人。

第四、使中国长期陷入被动状态

此条约中白银4.5亿两的数字已然天价,中国显然不可能一次性还清,所以,这些银两总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了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的经济跌入低谷。

为了使清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又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的控制。《辛丑条约》规定,以海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用,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最主要的一项财政收入。控制海关就基本上能够左右中国财政。列强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朝的太上皇。将大沽炮台和从大沽到北京的沿线炮台“一律削平”。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和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随时对清进行军事控制。这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加强了对清

的控制。

《辛丑条约》是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列强勒索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之上;改变清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影响: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租界),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之上,对发号施令;改变清外交机构的地位,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厉“惩凶”以及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也标志着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同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也开始放弃对清所报有的幻想,以“驱除鞑虏”为目标的资产阶级开始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

4.1912年,中华成立①给封建君主制度以致命一击。

②给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

③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亚洲各国民族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4.1921年,中国党成立:中国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从阶级基础看:中国工业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开始在沿海一些地区开办新式工厂,中国由此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办

,中国出现了另一批产业工人。到了70年代以后,中国商人开始在上海等地创办现代工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产业工人人数的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战场的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工人的阶级队伍也因而得到很大的壮大。到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人左右。中国的无产阶级不但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且,由于它成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身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具有最坚决的性。这些再加上它与中国农民天然的联系性以及由于中国产业布局不平衡而带来的集中性,决定了无产阶级成了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的阶级。事实上,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中国无产阶级就以反抗剥削者的战斗姿态,不断进行着英勇斗争。起初,还局限于自发的经济斗争领域,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带有政治性的罢工和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产生本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就为中国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从思想基础看:从1915年起,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

帜,向封建旧道德、旧思想和旧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思想运动,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十月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在无数次的对比研究中,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在中国先进思想界居于主导地位,这就为中国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组织基础看: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直接发动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斗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取得的胜利,必须发动和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因此在五四运动之后,他们开始到工人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不但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而且他们本身也成长为中国党的早期骨干,从而为中国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在具有初步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上海、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等城市以及法国、日本的留学生中成立了中国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各地党的早期组织选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12人,他们是、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李达、邓恩铭、王尽美、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国际的代表马林(荷兰人)也参加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党,规定党的纲领是: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这表明,中国党从建党一开始,就确定以实现社会主义、主义为党的根本目的,并坚持用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这表明中国党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政

党有着根本的区别。党纲中还包含着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如关于党员条件的规定,关于党的组织原则的规定,等等,大会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局,其中,陈独秀为局,李达、张国焘分管组织和宣传工作。

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主义为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党,中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5.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和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6.1927年,南昌:南昌,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动相结合,开展土地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南昌,是中国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宣告了中国党把中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党地创造和领导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根据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的建军节。

7.1937年,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二十九路军的拒绝。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在中国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同时,抗日战争也使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卢沟桥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墙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目前,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已经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纪念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国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陕北的红军主力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于同年8月和10月,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在

8年抗战中,中国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打退了顽固派发动的三次高潮。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十二万五千余次对敌作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党始终坚持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针对消极抗日﹑积极的﹐中国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当局制造的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的斗争。

1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3中国从此走上了、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10.起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2)影响;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11。遵义会议;会议背景

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建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会议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的统治,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的正确领导和在红军和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党完全具有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6]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的统治,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的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变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因而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成为中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1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4年7月末~1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

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①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⑤《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马关条约》对亚洲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①从中国方面看,首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

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再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②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③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13运动;运动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又称战争。所谓“”指的是护卫《中华临时约法》,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评价 段琪瑞对德宣战。“西原借款”、“兰辛——石井协定”。段琪瑞废弃《中华临时约法》。孙中山发动“运动”。广东非常国会的召开与“军”的成立。段琪瑞的“武力统一”和冯国璋的“和平统一”主张。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的勾结。军的改组和孙中山的被排挤。运动的结束,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幻灭

14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 柳条湖事件

15长征;1背景,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根据地(亦称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和为了给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2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的基干力量,将中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比

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现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

16。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继续坚持不抵抗,竟准备于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12月9日,在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6000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出动大批军警,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的妥协投降,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