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评审报告 NSD-FR04044 产品名称 评审结论: 工艺设计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且优选的方案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可检验性,可以正式用于产品样件生产(试生产)。 工艺设计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经试生产验证,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可检验性,过程能力能够满足批生产要求,可以正式用于产品批生产。 保留意见: 提意见者签字/日期: 评审组成员签名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公司领导意见: 签字/日期:
姓 名 部 门 职务或职称 签 名 产品型号 可附表 顾客代码 样件生产阶段划分 试生产批生产重大更改 评审日期 工艺设计信息检查表 共 页 第 页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可附表 问 题 A、工艺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1 对产品特点、结构、精度要求的工艺分析是否完整、正确? 2 产品的工艺分工是否合理、可行? 3 过程流程(工序划分)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 4 工艺设计是否具有良好的正确性、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可检验性? 5 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6 是否能够保证制造质量? 7 主要工艺试验方法是否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检查性? 8 工艺薄弱环节的技术措施计划是否可行、有效? 9 工装、试验设备、检测仪器的选择是否必要、正确、合理? 10 工艺标准化程度是否良好? 11 工艺研制周期的确定是否合理、可行? 12 工艺研制周期费用是否有特殊需求? 13 是否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14 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是否有计划? 15 工艺文件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协调? B、关键件、重要件及关键工序的工艺文件 16 关键工序确定是否正确? 17 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是否完整? 18 是否在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工艺规程中做了明显的特殊特性标记? 19 工序控制点的设置是否准确? 是 否 顾客代码 阶 段 检查日期 负责人 完成日期 所要求的措施/意见 共 页 第 页 问 题 20 关键工序的工艺方法、控制方法是否合理、可行? 21 关键工序需要的技术攻关措施是否有效、可行? 22 关键工序中的关键要素是否有具备保证条件? 23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协调? 24 工、量、夹、模具及工位器具、辅助工具是否正确配备且适用? C、特种工艺文件 25 采取的特种工艺是否必要和可行? 26 特种工艺指导书是否正确? 27 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控制的要求是否合理? 28 特种工艺试验和检测的项目、要求及方法是否齐全、正确? 29 特种工艺试验、鉴定的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正确? 30 特种工艺需要的技术攻关措施是否有效、可行? 31 对操作、检验人员的要求是否明确? 32 是否需要对操作、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33 对操作、检验人员的培训是否有计划? 34 对操作、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是否有效? 35 操作、检验人员是否持有资格证书? D、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36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是否必要、可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7 应用新材料的工艺性是否经过验证且良好? 38 选用的新设备是否适用? 39 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是否经过鉴定且有合格证明文件? 40 采用前是否经过了检测、试验、验证,符合要求且记录齐全? 是 否 所要求的措施/意见 负责人 完成日期 共 页 第 页 问 题 41 对操作、检验人员的要求是否明确? 42 是否需要对操作、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43 对操作、检验人员的培训是否有计划? 44 对操作、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是否有效? 45 采用计划、实施措施和质量控制要求是否明确? E、批生产过程能力 46 批生产的过程能力分析是否正确? 47 过程能力分析结果是否显示过程能力满足要求? 48 对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工序的五要素的控制是否有效? 49 工序控制点的精度是否有足够的保证能力? 50 工序控制点是否有满足质量稳定要求的能力? 51 关键工序及薄弱环节过程能力的测算和验证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52 工序质量控制使用的统计方法是否有效和可行? 是 否 所要求的措施/意见 负责人 完成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