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成本,而且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笔者结合工作经历中积累的一些心得体会,对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 质量 资质 招标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t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096-01 1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乎使用群体的安全和利益,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最近一段时期,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我们当引以为戒,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目标中不可小觑的有力措施。
笔者自参加工作,先后经历了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健康产业园体育基地新建射击馆项目、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国家税务局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天津市职业大学学生公寓项目、滨海机场蓝海苑住宅小区配套排水泵站等具有代表性的工程,下面将结合工作实践,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2影响工程质量的造价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质量容易受到多方
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工程建筑材料制品质量低劣;设计方案欠佳;施工工艺安排不合理;缺乏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设单位任意加层、维修、改造等等。凡此种种,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生产供应部门、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等。其中,对其影响比较重要的当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主要表现在行政干预、工程报价、资质许可三个方面。上述三种因素在建设工程中形式不同、各有表象,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引起工程造价的失衡失准,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2.1行政干预
基本建设项目按其投资额或建设规模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型项目。按照审批权限的规定,大、中型项目的立项应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有些领导从局部利益出发,为了保住项目,示意造价咨询单位做虚假预算,压低造价,以后再陆续修正预算,即人们所说的“钓鱼项目”。此外,一些建设单位领导强制造价咨询单位向施工单位透漏、改动标底,或让其帮助一家施工单位借用几家施工单位的名义进行投标,从而“瞒天过海”,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行政人为因素的干预,隐瞒工程造价的真实性,破坏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使招投标制度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 2.2工程报价因素
合理的造价决定着合格的产品。但目前,由于受现行建筑市场为“卖方市场”的影响,加之绝大多数施工单位面临着“僧多粥少”
的现实,导致一些建设单位或投资者对合理的工程造价认识不足,片面地追求降低造价,甚至一压再压,超过了极限。许多施工单位在这种形式下中标后,采取“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因而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给建设项目埋下了隐患。
在建筑工程材料价格管理机制中,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一半以上,材料价格的及时性、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认真、及时、准确地做好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发布工作,主动担负起组织、协调、引导、服务的功能与责任,使对建筑材料价格的管理由指令性管理转变为指导性管理,保证建材价格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3资质许可因素
集中表现在一些造价咨询部门不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或者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业务范围,承揽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个别从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于工程上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能确切掌握其造价,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积极参加职业培训,不能惜守执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随意高估冒算,或者压级压价,使工程造价不能正确反映工程投资规模,更不能反映投人工程项目所必须的人、材、机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造价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建筑标准以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另外,设计质量与深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到建成交付使用后,其经济效益发挥的好坏。因此,在保证达到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即推行限额设计十分必要,必须加强。 3.2加强定额管理
定额的编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依据,更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定额的科学性、权威性、稳定性和时效性是确保工程造价规范、合理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一些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新的建筑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要求造价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各种资料及信息,编制和修订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定额系统,补充完善旧的造价计价体系。另外,所有建设各方都要维护其科学性及权威性,重视其编制、审批、管理和使用,确保建设项目的科学计价。 3.3完善招投标制度
实行招投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形式,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以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和健全招投标法律体系,并使这些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坚持常抓不懈地检查监督,进一步改善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上这些措施均能保证建筑市场
的价格行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不断规范起来,使工程造价趋于合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4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可以有效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由于原有的影响,造价管理大到宏观的制定,小到每个项目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几乎都集中在各有关主管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定,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提供了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执行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咨询业,增强基本建设投资全过程的有机联系,强化专业队伍的竞争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和技术更新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同时,要全面做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及注册管理工作,积极进行造价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促进执业行为和执业道德的规范化。 4结语
针对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深化造价管理改革,加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通过造价管理这支杠杆将建筑工程质量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松宇.浅析现代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1)
[2]程鸿群,姬晓辉. 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4.08
[3]朱虹.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