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5)(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选(5)(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5)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金,久之变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 、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

药者”,是利用了KNO3的还原性

C.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A正确;B.黑火药爆炸反应生成氮气,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钾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C.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C正确;D.萃取是利用物质溶解性分离物质的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B。 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Ba、K、Cl、NO3 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a、Mg、SO4、HCO3 C.c(OH)/c(H)=10的溶液中:K、Na、NO3、HCO3

D.由水电离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NH4、Mg、NO3、SO4 【答案】A

+

-13

-1

+

2+

-2--+

12

+

+

--+

2+

2--2+

+

--

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

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错误的是 A.甲同学说: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乙同学说: NaHCO3不是纯碱

C.丙同学说:析出 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D.丁同学说:该反应是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 【答案】C

4、用如图装置做相应实验,收集方法及所加试剂、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试剂 A B C D X NH3 NO2 Cl2 酸性KMnO4溶液 酚酞溶液 淀粉一KI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现象 溶液褪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蓝色 结论 X一定是SO2 气体 氨水呈碱性 NO2有还原性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答案】D

5、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a、c两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相等

B.d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b的原子序数的3倍

C.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D.若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d元素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答案】D

【解析】若a是氧元素,则c是硫元素,最高正价不相等,故A错误;若b是Be元素,则d是Mg元素,d的原子序数是b的原子序数的3倍,故B错误;若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则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硅酸,氢氧化铝难溶于硅酸,故C错误;若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c是S,d是氯元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

6、世界水产养殖协会网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净化鱼池中水质的方法,其装置如图所

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电源正极

B.若该装置在高温下进行,则净化效率将降低

C.若BOD为葡萄糖(C6H12O6),则1mol葡萄糖被完全氧化时,理论上电极上流出24mole D.若有1molNO3被还原,则有6molH通过质子膜迁移至阳极区 【答案】D

-+

-

7、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

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答案】C

8、已知亚硒酸(H2SeO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硒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SeO3、HSeO3、SeO3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常温下,亚硒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2=10

+

+

-4.2

B.pH=l.2的溶液中:c(Na)+c(H)=c(OH)+c(H2SeO3)

C.将相同物质的量NaHSeO3和Na2SeO3 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的混合液 D.向pH=1.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答案】C

-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二、非选择题

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

NaOH溶液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__。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探究二

盐酸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装置:

-1

问题讨论:

(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

实验方案:称量x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1)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g--127 g·mol解析:探究一 (1)V≥-12.0 mol·L=0.097 L=97 mL。 答案:探究一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1)97 mL (2)偏高 探究二 (1)不需要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的液面与B中液面相平,合理答案均可) 探究三 (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2)是 Mg与空气中的N2反应生成Mg3N2

K12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