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7讨论 内蒙古中医药 参考文献 丹毒又名火丹、天火,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因患部皮肤红 如丹涂脂染,热如火灼故名。因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有 湿热火毒之邪乘虚侵入,郁阻肌肤而发 ,属热毒炽盛证,所以治当 清热解毒、利湿化瘀。西医治疗以青霉素类药物抗感染治疗为主。 青敷膏系我院具有传统特色的清热解毒类外敷药物,临床使 用数十年,效果良好。原方见于清・马培之著《急救百病济世回生良 方》,称为青敷药。《中医外科学》附编方剂以“青敷散”为名收录,药 物组成为大黄、姜黄、黄柏各240g,白芨180g,白芷、赤芍、天花粉、 青黛、甘草各120g。本院的青敷膏是以青敷散加饴糖调制而成,功 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主药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黄柏 清热利湿解毒 ,71;天花粉、白芷等祛湿消肿、散结止痛 ,大黄既能 清热又能祛瘀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其赋 形剂饴糖能够保持敷药的黏性和湿润,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活血化瘀中药能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性肿胀。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采用青敷膏外敷,配合西医治疗的中西医 结合疗法治疗下肢丹毒,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明 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fs1.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2:125.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一外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3. 【3捧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9. 【4]李东,武彦舒,王灿,等.青黛镇痛、抗炎药效学研究[JJ.中国实验 方剂学杂志,2011,17(13):137—140. (5]杜立阳,刘悦,宗士群.青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中 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4):475. 【61胡俊青,胡晓.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IJ1.当代医 学,2009,15(7):139—140. 【71李峰,贾彦竹。黄柏的,1名床药理作用IJ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 (2):191. [8]杨新科,陈章良,段淑敏,等.天花粉蛋白在组织培养上抗病毒作 用的研究fJ1.病毒学报,1990,3:219—223. [9]王春梅,崔新颖,李贺.白芷香豆素的抗炎作用研究『J1.北华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4):319—320. 【10]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7—158. 浅谈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作的应用体会 马素霞 李雪梅 王妮亚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难点,并进行分析。结果:与2010年开展的2 项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比较,2012年增至6项,2013年增至8项,临床适应症明显拓宽。 关键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29—0116—02 中医护理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 理理念、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文书书写、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 体系和操作技术。我院是集医疗、预防、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 作的临床开展等,受益匪浅。 甲等医院,1995年9月通过了省级等级医院评审。2013年6月份又 2.2 2012年8月份我院分两批次先后选派4名西医护校毕业的护 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专家的复审检查。其中中医护 士长参加省中医药大学组织的中医护理培训班,选派一名护理骨 理适宜技术是一项核心指标,我院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开展得 干到上一级医院参加为期3个月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培训, 到了省级专家的肯定和高度评价。白2010年起,我院护理部遵循 此次学习使大家增长了见识,理清了思路,受到了启发,为全院护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运 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中医护理程序,实施技术操作,开展了耳穴压豆、拔火罐、艾条 3严格考核,规范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部组织有中医基础的护士长及骨干护士,对照操作流程 灸、中药熏洗等数项技术,这些技术在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康复方 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彰显了中医护理在防治疾病、促进康复方 标准逐项练习操作,达到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然后对护士分期分 面的特色优势。现将3年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批进行示范带教,注重强调关键步骤、注意事项,每个护士反复练 1分析原因,积极转变观念,强化中医知识的培训 习。经过2个月的培训,要求每个护士人人过关,考核合格率达到 1.1中医护理是遵循祖国医学中医学的特点,实施辨证施护,是以 95%以上,中医护理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我院护理 4合理应用,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截止2010年6月,全院护理人员116 4.1为加强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护理部通过院周会、医护协 名,只有9名毕业于中医护理院校,占7.75%。因此,护理部制定了 调会等进行宣传和动员,护士长与科主任、医生加强沟通,配合中 三年培训计划和每年培训计划,每年培训达35~4O学时。每月邀请 医适宜技术的开展工作。如果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开展这些 高年资的中医医师进行理论授课,形象生动的授课让中医知识不 技术操作。因此责任护士在工作上变被动为主动,运用护理程序在 再抽象难懂,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课后进行理论考核,85分为合 对患者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有适应症的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开 格,合格率达90%,不合格者予以补考,合格率100%。考核结果记 出医嘱,遵嘱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充分突出了中医护理特色优 人护理人员技术档案。 势。 1.2各科室也要重视对年轻护土的带教,按计划讲授中医护理理论 和操作技术,每月考核一次,通过强化培训,护士能掌握基本中医 护理知识,成效显著,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加强外出进修学习,提升护士素养 4.2根据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科室每月将中医护理技术 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每季度总结全院的 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将科室是否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及实施率 纳人综合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从制度上确保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 2.1为进一步掌握中医护理知识,护理部于2006年5月组织护士长 开展。评估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时完善管理和实施办 到三级中医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参观学习,学习她们的中医护 法。 平度市中医医院(266700) 4.3现在全院广泛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2010年仅有的耳穴压 2014年7月8日收稿 豆、中药保留灌肠两项共计620例,经过3年的开展,据统计2013 2014年10月 117 年1~12月份我科共计开展7项,均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的 的程序;护理人员转变观念,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中医基础理论 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护理人员具有灵活、实际 8项之内,其中穴位贴敷4196例,耳穴压豆2892例,艾条灸378 知识牢固掌握,的沟通技巧和丰富的言语艺术,逐步推广,将中华医药精髓服务于 例,中药熏洗160例,拔火罐91例,涂药6例,刮痧疗法2例。 广大患者,造福人类。 5体会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 参考文献 1]黄瑾华.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的体会【J1.医学 优势的重要方面。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 [ 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这些技术在减轻 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30—3036.21贺霞,蒋谷芬,彭丽丽,等.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探讨研 患者病痛、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广应用实施中医 fJ1.中医药导报,2011,4(17):139—140. 护理技术操作,我们认为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要运用整体护理 究I中药饮片斗谱编排的实践与改进 季晓红 朱莉红 摘要:目的:改进中药房中药饮片斗谱编排,减轻调剂人员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方法:以传统中药饮 片斗谱编排规律为指导,结合我院中药饮片临床使用频率、医师常规用药习惯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排中药饮片斗谱。结 果:归纳中药饮片斗谱编排的合理性意见,总结适合本院中药饮片斗谱编排规律。结论:通过斗谱编排的改进,能够提高调剂质量,有 效避免调剂差错,并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关键词:中药饮片;斗谱编排;实践;改进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29一叭17-01 将这些治疗同一疾病的方药摆放在同组药柜,调剂人 中药饮片斗谱就是药柜中中药饮片的存放规律。斗谱编排是 石、木通等,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配方效率和质量。我院药房有400多种中草 员在这一药柜前就基本能将处方上的药物配齐,大大减轻调剂人 提高工作效率并缩短候药时间。 药,因工作量大人员少,所以斗谱的编排尤为重要。斗谱编排结合 员的劳动强度,中药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不断改进与调整,总结适合 2.2不常用药斗谱排列 2.1按药用部位排列:将根茎类、叶、花、果实种子、动物全虫、矿物 我药房服务于临床的编排规律。本人就结合我院斗谱编排的经验 2.类,将同类药分别置于同一组药柜,便于调剂人员查找并短时间内 提出个人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掌握药物摆放位置。 1药柜的摆放 2.2按炮制规格排列:如煅成炭的药物,如地榆炭、大蓟炭、小蓟 首先根据调剂室实际情况确定药柜的尺寸与数量,再根据药 2.茜草炭等可摆放在同一组药柜中,便于查找。 物品种数、包装规格、体积大小等将抽屉式药斗设计成2格、3格和 炭、2.3专项疾病专用药定位排列:如14号药柜定为抗肿瘤药物专 4格三种大小不同的规格。根据药物包装规格及质地体积选择适合 2.的药斗。我院2007年11月引进中药饮片后,原木制抽屉式药柜换 柜,将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如半边莲、石上柏、藤梨根、血见愁、山 便于查找及调配。 成铁制敞开抽屉式药柜,调剂台换成配药车。药柜的摆放根据便于 慈菇等摆放在一起,中药调剂师调剂操作的原则,划定常用药区域与不常用药区域。常 2.2.4新进药物定位摆放于22号药柜,根据临床用量作相应调整。 用药区域也是调剂集中区,我院将编号为l~12号12个药柜面对 3特殊保管药物 面摆放,中间的通道留三辆配药车的宽度,避免调剂时相互间碰撞 对易发生质量变异现象的药物摆放于科室配备的医用冷柜 保证药物质量。如易走油的火麻仁、瓜蒌仁;用量少而贵重的川 拥挤。不常用的药与常用药药柜平行,编号为13—22号10个药柜 中,也是面对面摆放,药柜间的通道稍窄些,保留一辆配药车的宽度。 贝母;易霉变的蜈蚣、全蝎等。 4斗谱排列中常见问题及改进 在两组药柜间留有通道,便于调剂人员多通道取药。 4.1功效相近同一包装规格、外观性状类似的中药饮片不能相邻摆 2斗谱的排列 利用计算机统计中药饮片的用量分为常用药、不常用药、冷用 放:根据国家标准,我院中药饮片统一色标管理,所以同一规格药 物包装颜色是一样的。同为10g山茱萸和制黄精药物性状相似,摆 药及特殊药。 放在一起易发生错误,两药中间应用药物色差较大的丹皮隔开。如 2.1常用药斗谱排列  2.1.1按方剂组成排列:一般处方都以“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炒 15g的山药和炒白芍也应隔开摆放。白芍或“四君子汤”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这些药可摆放 4.2矿物类同一药物不同炮制规格不能放一起:如15g煅牡蛎和生 外观性状极其相似,将两药摆放不同层次、不同药斗位置,避 在同一药柜四格的药斗中,摆放在药柜中的高度适合拿取方便的 牡蛎,免差错发生。 位置,便于调剂。 3体积较大,包装规格相同,外观类似的叶类药不能相邻摆放:如 2.1.2按中医临床常联用的药物排列:将有“相须”、“相使”作用的饮 4_片摆放在一起,如三棱、莪术;麦冬、天冬;肉苁蓉、仙茅;羌活、独 用量都较大的15g败酱草与泽兰,这两药配错几率较高,经调整, 将15g泽兰换为10g仙灵脾,10g与15g的外包装颜色不同,仙灵脾 活;王不留行、路路通;黄柏、知母等。 有效避免差错发生。 2.1.3按药物功效相近排列:如有安神作用的酸枣仁、合欢皮、茯神、 与败酱草外观性状相差较大,远志、首乌藤等;如有健胃消食作用的鸡内金、六曲、焦山楂、炒谷 5结语 中药斗谱编排遵循传统斗谱编排原则的同时,根据临床实 芽、炒麦芽等,可置于同一组药柜。 合理、高效、方便、安全、人性化 2.1.4按中医临床医师常用方剂排列:如中医妇科治疗泌尿系统感 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按照科学、染的方剂,有扁蓄、瞿麦、土茯苓、粉卑薄、竹叶、凤尾草、车前子、滑 的原则编排,既有利于调剂人员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各类饮片 摆放的位置,又利于减轻调剂人员劳动强度明显提高调剂人员 {苏州市立医院(215002) 2014年7月14日收稿 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