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备课人:邓威 审核人:刘泽龙 课题: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学案022-023
中国地理分区(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
1.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 平原和c黄土高原,图中a 、b松嫩平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 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 为主。
3.农业: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资源: 、铁、石油资源丰富。图中d 铁矿,e大同煤矿,f 油田,g大庆油田。 5.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城市工业g石油工业、h 工业。
6.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线。 7.城市:图中的h ,i太原。 二、南方地区
1.地形:平原、 、盆地、丘陵交错分布,图中a南岭(山脉),b (山脉)。 2.气候:大部分为 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农业:多水田,以种植 、油菜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
1
高二地理 备课人:邓威 审核人:刘泽龙 课题: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学案022-023
4.资源: 和水能资源丰富。图中e平果铝矿,f铜仁汞矿,g攀枝花铁矿。
5.工业:h 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I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交通: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干线是 线;昆明至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昆线。
7.城市:图中的c ,d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三大自然区的东部季风区,由于纬度差异,形成北方和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地区 特征 地形 北方地区 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最气候 冷月差异明显,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差异明显 河流 资源 南方地区 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云贵高原冬夏温差小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航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盛产春小麦、玉米、甜运价值大 有色金属、水能、森林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夏种水稻,冬种油菜和冬小麦;四川盆地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籽;淡水渔业发达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 农业 菜,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盛产冬小麦、棉花、花生;黄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 工业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华北平原的旱涝、风沙和盐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流失和湿地保护 生态问题
【基础】
1.以下几组对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存在的自然差异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冬季河流都不结冰,河流终年可以行船
2
高二地理 备课人:邓威 审核人:刘泽龙 课题: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学案022-023
C.在植被方面,北方地区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则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北方地区地形多以高原草地为主,南方地区则以平原水乡为主 2.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B.水稻 C.高粱 D.玉米 3.下列几组地形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B.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
4.位于南方地区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 ) A.一年三熟 B.一年二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一熟 5.下列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景观,它们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
B.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C.室内的火炕、窑洞、水乡地区的养鱼池
D.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6.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 ( )
A.大米、谷子 B.高粱、玉米 C.面食、谷子 D.面食、大米 【提高】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12·福建文综)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年降水量。( )
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
2. 图示区域 (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小 D.A处7月平均气温低于28℃
3.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有“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农业景观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7、8月份进入汛期 (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4~5题。
3
高二地理 备课人:邓威 审核人:刘泽龙 课题: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学案022-023
4.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5.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我国山西省有一种民居,其建筑风格为屋顶内侧呈单面漏斗状,当地人称之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我国南方各地尤其是城市近年来把平顶多层住宅楼改造成斜坡顶,当地人称之为“戴帽子”。据此回答6~7题。
6.影响山西的屋顶内侧呈单面漏斗状建筑风格的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较干旱,降水少 B.地处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均匀
C.地处高气压控制区,水资源缺乏 D.亚洲高压距离近,冬季风强烈,温度低 7.南方各地对平顶多层住宅楼进行“戴帽子”改造工程的目的是使住宅 ( ) A.防漏、美观、隔热节能 B.保暖、采光、防潮防沙 C.通风、美观、便于绿化 D.防漏、通风、增加空间 8. (2012·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3)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