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风患者的出院指导

中风患者的出院指导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58 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6月第3o卷第3期Fujian Med J,June 2 1 ! : 准。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手术中可能被污染的 切口;阴囊、会阴等手术区域不易彻底消毒的切口;新近愈 合需再次切开的切口;外伤6小时内的伤口经彻底清创初期 缝合的切口;以及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近感染区; 与口腔相通的手术;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切口;以上经 3.3 防止手术操作造成易感:改进手术技术尽量减少组织 损伤、应完善止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手术缝合中不留死 腔,操作尽量轻柔,切口不留张力,用组织反应小的缝线缝 合伤口;防止空腔脏器的溢出物污染切口,采取保护性隔 离,切除空腔脏器时要边切边吸,周围垫以纱布避免污染并 用湿纱布或塑料保护圈保护切口,在完成污染部位的手术操 作后更换纱布、手套、器械,并用生理盐水或稀碘伏反复多 次冲洗腹腔。 积极处理尽量达到甲级愈合,术后感染在0.5 以下。 3切口感染的防范 3.1 防止医务人员传播细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手 术参观人数,呼吸道及皮肤感染者不参加手术。人室人员按 3.4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病人体质:及早治疗糖尿病、肝硬 化等疾病,避免或减少应用免疫抑制剂,在围手术期加强病 人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菌能力}同时严格抗生素治疗的适 应证,必要时做细菌培养,慎用广谱抗生素,不可超量应 用,以防菌群失调。 要求更换手术室的工作服、鞋、帽。规范清洁洗手,严格执 行外科洗手的消毒方法和步骤,加强对工作人员无菌操作的 监督。每月由院感科定时或随时监测手术人员的手。外科消 毒洗手后菌落数应不大于5 cfu/cm。(cIu为菌落数,1个菌 落代表接种样品的1个存活微生物)并未检出致病菌,定期 监测洗手液发现问题及时撤换。 3.5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感染伤口:空气中的尘埃可携带细 菌,落人伤口引起直接感染,落在物体表面可引起间接传 播。手术室应湿拭清扫保持无灰尘,每天提前1小时开启空 气净化系统,术毕在净化系统运行下清洗地面,擦拭物体表 3.2防止手术用品带菌:微生物的污染肉眼难以察觉,手 术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对从事保管、消毒、灭菌 工作的人员进行无菌培训。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于每日灭 菌前做一次B-D试验(Bowie-Dick test)检测灭菌器空气排 除效果,放人B-D试验试纸观察颜色变化,均匀一致变色 说明灭菌器排除空气性能良好,即可进行全日消毒工作。灭 菌物品专柜放置,专人每日检查,按日期的先后顺序依次使 用。灭菌包内外贴有醒目的3M灭菌标志(强生公司生产的 面,清出垃圾,每周清洗过滤网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细菌监 测,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由于层流手术间是通 过压缩机的过滤不断输入无菌状态的空气,因此,手术开始 时通往污染走廊的门禁止开放,否则有可能造成污染空气的 流人。手术用织物采用耐高温、易清洗、不易起球的纺织面 料。层流手术室中细菌不超过10cfu/m。,根据手术的无菌 要求安排不同级别的层流手术间,按I、Ⅱ、Ⅲ类手术顺序 实施手术。 灭菌效果标识物,当指示条变为均匀黑色说明该物品已达到 灭菌水平)。灭菌包受潮或疑为污染视为有菌不得使用。灭 菌物品每月做一次培养,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环氧 己烷气体及过氧化氢低温消毒灭菌纸塑包内均要放置监测 纸;每月对消毒物品进行生物监测,包装破损不得使用。 3.6术后切口愈合随访:专人每月统计并记录无菌手术伤 口感染率,及时分析伤口感染的原因反馈给相关人员,以提 高对感染的警觉,设法避免感染的发生。 中风患者的出院指导 泉州市中医院(36200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有了较明 显的提高,但其治愈率仍很低,约有部分存活者遗留运动、 语言功能及心理障碍,给家属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 李淑丽 洪惠玲 方少霞 张、血压突然下降而发生意外。 2心理指导 患者的情绪特点是伤感、抑郁、烦躁、易激动、自卑 等,尤其是伴有失语的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因此,要根据不 同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及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有针对性 出院指导显得十分重要,现介绍如下。 1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以低盐(食盐量一般为每日1~ 6 g)、低脂、生素为宜,忌辛辣生冷之食,必须戒烟、 戒酒。对服用排钾利尿剂(如服用速尿)的患者适当补充含 钾丰富的食物如桔子、香蕉、韭菜、芥菜、菠菜、油菜等。 地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 张,还要克服悲观情绪,鼓励患者自行穿衣吃饭,克服依赖 性;给予患者必要的生活帮助及支持。 3语言训练指导 中风患者有部分有言语蹇涩,要鼓励加强语言功能锻 有便秘习惯的患者,要多吃青菜、地瓜、蜂蜜等食物,使之 每天或隔天排便1次,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泡茶,或 开塞露塞肛,防止因大便秘结干燥用力排便发生意外。还要 指导患者保持足够的睡眠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注意生活 炼,可先简单后复杂,不断强化,如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 日常生活用的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 练习5~6分钟,间歇1O秒钟。对伴有构音障碍的患者,要 指导其练习舌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如反复卷舌及舌的左 右运动,以促使患者发音。 4肢体功能锻炼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继续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强调其重要性, 要有规律,宜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裤。冬季注意保暖, 使用热水袋时要注意安全(因为患者肢体皮肤感觉差),水 温不要超过50 ̄C,防止烫伤,避免热水浴,防止因血管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No.3 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6月第3O卷第3期 Fujian Med JJune 2008,Vol,—159 —告知若不进行锻炼将引起瘫痪肢体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畸 形。指导患者进行健肢主动运动和协助患肢被动活动,鼓励 练习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动身躯,教会陪护人员帮助患者行 5必要的医学知识指导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出院半个月至一个月要到医院随 访,以便得到医生的正确指导。每日晨起测血压1次,掌握 血压正常值标准,发现血压异常,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如遇 到病情复发,在护送时,要注意动作轻稳、不宜剧烈摇动头 伸、屈、外展、内旋等运动,坚持每天2~3次、每次15~ 2O分钟。能走的患者要行走锻炼.同时要纠正由于足下垂、 膝关节强直所致的不良步态,有条件者可采用康复器材、针 灸、按摩、理疗等措施,达到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锻炼时 要注意循序渐进,防止过劳。 部及身体,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口、鼻分泌物阻塞呼 吸道,若发现患者神志不清,不要喂汤水!以免因呛咳而加 重病情。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350000) 刘 琼 江云英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 理专业的群体。工作中,他们经常受到各种职业危险因素的 1.3.4直接接触:收拾污物、撤离输液器,或搬动病人时, 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 威胁,极易造成身心方面不同程度的损伤。提高手术室护士 健康维护意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手术 室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并就其防护对策进行讨论。 1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主要指病毒、细菌和寄 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手术室护士可能接触的感染性物质 包括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以及污染的物 体表面和污染的空气。 1.2化学性危险因素:化学性危害指护理人员在消毒、洗 手等操作过程中接触各种消毒剂、药物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所引起的疾病。 1.4放射物质: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骨折复位或取金 属异物时,手术室护士有可能接触放射性辐射。长期低剂量 的放射性辐射,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胎 儿畸形等。 1.5职业性劳损:手术中,器械护士的身体长时间处于相 对固定的体位,如器械护士需频繁转动颈部和倾斜上身,颈 期偏转向手术一侧易使肌肉疲劳,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 良,引起软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者可以压迫颈椎动 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手术室护士站立时间 长,也易并发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不同程度上影响护士的 睡眠、行走、工作和业余生活。 2安全防护对策 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医院管理者应把职业安全教育作 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护士充分意识到职业 损伤的危险性,增强自身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 1.2.1清洁剂和消毒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长期接触各种 清洁剂、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 喘,重者可引起中毒或诱发肿瘤。研究证实1.0 ppm浓度的 甲醛可刺激皮肤、眼、鼻、咽喉及气管黏膜,弓I起变态反应 性哮喘。 真执行消毒隔离原则,以避免遭受各种侵害。 2.2麻醉废气污染: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污染,定期检 测设备,防止漏气、蒸发、洒落等;加强排污、通风;加强 自身防护,合理排班,孕期及哺乳期减少接触麻醉废气,尽 1.2.2麻醉废气污染:手术期间,麻醉气道系统漏气,以 及洒落等,均会造成麻醉废气直接排放。麻醉废气会 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为:(1)心理方面的影响: 降低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操作能力,工作时 量减少工作人员在麻醉废气污染环境中的滞留时间。 2.3锐器损伤: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培训,合理回收用后 锐器,安全处理针头,不要将注射后针头帽套回注射针头, 昏昏欲睡;(2)慢性遗传学方面的影响:长期微量接触麻醉 废气会导致体内蓄积,引起慢性氟化物中毒;(3)对生殖功 能的影响:可能导致流产、婴儿畸形率增加或非自愿不育率 增加;(4)其他影响:长期接触微量麻醉废气会导致白细胞 下降,诱发肝、肾、脑瘤,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导致偏头 痛、散发性肝炎和肌无力。 1.3物理危害因素: 不要弯曲或折断针头,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被 后应及时处理,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 血液。伤后48 h填写报表,72 h内作HIV、HBV等检查, 并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及抗体复查 ]。 2.4职业性劳损:(1)颈椎病: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拿取 1.3.1针刺:据统计,8o ~90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 病是由所致,其中护士占8O 。美国各医疗场所针 和传递器械时,尽量做到手臂与颈部同时移动,污物桶、袋 尽量放侧面,减少转身次数。平时进行颈、肩、背部按摩; 用电滋波照射或热水袋热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肌 肉、韧带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护士长要合理安排工作 时间,适当调整洗手和巡查工作的次数,既要保持工作的持 续性,又要减轻护士身心疲劳,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提供 尖扎伤比例为病房34%,手术室23%,急诊室7 Ⅲ。 1.3.2 切割:手术时器械护士传递剪刀或刀片等锐利器械, 或进行缝合操作时引起的切割伤。 1.3.3抽血:多发生在进行拔针或抽血操作时,接触病人 血液所致。 宽松有效的工作环境。(2)下肢静脉曲张:避免长时间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