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家的经济管理思想

道家的经济管理思想

来源:华佗小知识
道家的经济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核心思想为:无为,这里的无为被认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或社会,都概莫能外。无为作为一个管理方法,意味着对私人的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适当干预的态度,并非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句话叫做大领导做管理,小领导管事,这里的管理是指大谋略、大方向;管事则指一些管理者尽管身居高位,不懂得为官、为管之道,管理活动局限于面面俱到、亲力亲为,不能从全局上、制度上对所属范围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导致管理效率底下,这种管理方式可能适合小企业,但俨然不是大领导的所作所为,在大的企业或组织中存在只会造成了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道家提倡无为,不是为了更加发挥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而是为了把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尽量减弱减小后放到恰当的位置,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掌握道家无为的思想精髓还应理解道家提到的阴阳现象。

\"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道要效法天道,就管理者来说,\"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道家的管理宗旨就是通过\"无为\",最后达到\"无不治\"的管理效果。具体说,\"无为而治\"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有:

1.\"无为\"可以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避免引起反感。道家认为,以智取天下,别人还之以智;以力为出发点,别人还之以力。《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治天下者机智巧诈,被管理者反而因之作奸作伪。因此,在管理中不人为破坏自然规则,顺应自然,就能够防止下属出现心理抵触,使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实施有效管理。

2.\"无为\"可以减少冲突。道家认为,过分的利益引诱,回导致相互争斗。管理者既要满足下属的合理需求,又要防止贪欲带来损害。\"圣人为腹不为目\",主张生活简单,反对追求官能享受。管理者\"无为\",\"清心寡欲\",即不过分注重利益,就会有利于管理。

3.\"无为\"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夫烹小鱼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伤。\"在组织中一旦建立起稳定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应适当超脱,避免主,随意决策,不干扰日常的管理工作。这样就能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境界。

道家\"无为论\"其实是最优管理原则。从正面看:无为而治主张实行开明,自由,各司其职;从方面看:无为而治是反对蛮干妄为,粗暴干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