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周天骁 使用人: 使用日期: 课题:第二单元 第1——14课时 总第 15——28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2、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认识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4、培养学生以“讲故事”为主的口语交际能力。5、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 导 学 流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一、导语导学: 自读导语,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名人故事 二、自主阅读四篇课文,练习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几句话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交流:一课一课地逐一完成以下任务。 1、小组内讨论、概括课文内容。 (1)《灰雀》讲述的是__、___和___之间的故事? (2)《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3)通过读《奇怪的大石头》你知道这块巨石是从哪儿来的吗? (4)《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____的故事? 2、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这四篇课文当中,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四、全班交流:抽查个人,评价小组。 逐篇指名概括每篇课文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初读感受。 五、全班交流: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都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六、布置“搜集名人故事”的作业,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第二课时 识字写字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 二、难字指导 胸、脯、渣、惜、低、诚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还应联系“胸、脯”,指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月”字。 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结合身体动作学习“鞠、躬”;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眉──媚、弓──躬、必──秘、交──胶、土──社。 注意读音 “坑、秦、震”。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或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姓氏识记“秦”。 三、练习巩固 结合课本词语表认读,对难字多读几遍。 策略更新
四、积累运用 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口头造句。 第三课时 识字写字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要求观察要写的字的特点为,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难字指导 1、“胸、脯、渣、惜、低、诚”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2、指导“渣、者、惜”时,要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 3、“基、备、卷”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突、弄、杂”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三、练习巩固 规定时间练习书写,对难字多写几遍。 四、听写检测 结合“词语表”听写所学词语。 第四课时 识字写字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要求观察要写的字的特点为,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难字指导 1、笔画较多的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辆、摆、秘、藏、旅、遗。 2、“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3、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三、练习巩固 规定时间练习书写,对难字多写几遍。 四、听写检测 结合“词语表”听写所学词语。 第五课时 精读感悟 《5、灰雀》 一、听写部分词语。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吗?瞧,它们来了!(课件出示灰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词语,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二、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现在我们想象一下自己就在画中一样美丽的郊外,高大的白桦树旁,就坐在那块石头上读书,请大家把课文打开,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 三、板书课题,师生质疑 瞧,这些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看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知道列宁对灰雀怎么样?(板书) 四、引导感悟:感受列宁爱灰雀、爱男孩 1、 哪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第二自然段) 2、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着急呢? 3、“找遍”是怎么找呢?
谁来演一演“找遍”这个词? (你的表演能力真强,谢谢你!) 4、我们也帮帮列宁,找找灰雀好吗?你们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 5、 男孩为什么要抓灰雀呢? 6、 最后,小男孩放掉灰雀了吗? 五、研读品味:从课文哪些地方看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2、真奇怪,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3、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第六课时 精读感悟 《6、小摄影师》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__为苏联文学家__摄像,中途,因为小摄影师__而没有完成摄像的故事。期间的曲折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马上去看看! 二、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 1、学生默读第1-5自然段。 (1)小男孩是用什么方法进到高尔基办公室的呢?教师继续追问:你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 (2)那高尔基有没有生气?有没有拒绝呢? (3)那你从这里可以看出高尔基对这个小男孩怎么样?(理解、爱护) (4)你觉得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聪明、有礼貌 2、学生自由读第7-8自然段。 (1)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准备照相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什么样的品质? (2)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呢?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和蔼可亲,极有耐心) 3、同桌分角色朗读第8-11自然段。(教师提示从“突然”开始读) (1)照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高尔基、小男孩是如何做的?从他们的动作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没带胶卷,为什么哭着离开了?(①悔恨自己的粗心大意;②耽误了高尔基宝贵的时间而羞愧;③白忙活了一阵却未完成任务,很伤心) 4、学生默读第12-15自然段。 (1)当秘书说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时,为什么高尔基会立马问“是个小男孩吗”这样的问题? (2)为什么杂志社的记者来了,高尔基就很忙,小男孩来了,他却一定要让他进来呢?反映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深切关爱。 5、小结:高尔基对小男孩是爱的,称之为“爱护”。小男孩对高尔基也是爱的,称之为“爱戴”。 四、续写短文,见解独特 小男孩究竟还会不会来了呢?请小朋友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续写这个未完的故事吧!
第七课时 精读感悟 《7、奇怪的大石头》 一、听写部分词语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巨石之“怪”: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它是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3、学习3——9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品质 (1)面对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也有很多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读接下来的课文,将李四光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来,请同学们交流。 (2)交流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____.它应该_________.可它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结,可以体会出李四光小时候很会提问题,很会思考 (4)产生问题时,李四光是怎么做的呢?请自由小声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 4、点名请同学读,你哪些词语里从中体会到了李四光的什么可贵品质?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探索写具体的。 三、回顾课文,加强感悟 1、请同学们再把这几大段连起来读一下课文,仔细回味一下。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呢? 同学班内交流。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课后资料袋里的资料只是李四光巨大贡献的一部分,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李四光爷爷的故事。 第八课时 精读感悟 《8、我不能失信》 一、听写部分词语 二、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 三、自读自悟: 1、作者写了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边读边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为伯伯家去了。伯伯家的鸽
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伯伯还说送她一只呢!”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宋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2、交流: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一件什么事? 3、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了什么? “诚实守信”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中华发族的传统美德。 4、我们能从宋庆龄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呢? 5、读自己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并由此让学生受到熏陶,在为人处事上得到启示。 四、知识拓展,思想升华 1、古人诚信小故事。 2、请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不守信的故事。 3、说说自己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又有何感想。 第九课时 拓展阅读 一、导入 通过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许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再来阅读一组文章,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二、梳理阅读 1、自主阅读篇目,完成每篇文章主要内容和感受深的句子两项作业 2、整合品读 ①神童指的是谁?他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什么? ②特殊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为什么鸡蛋后来变成了小鸡? ③为什么图书管理员会感到懊悔?谁从雨中赶来借阅地图? ④伊拉的礼物是谁送的? ⑤你从爱迪生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⑥你知道卖报歌是怎么来的了吗? ⑦郑成功是我国的大英雄,却收礼收了一盘土,这是怎么回事? ⑧蔡文姬能辨琴说的是一件怎样的事? ⑨你知道和平鸽是怎么由来的吗? ⑩孔繁森被誉为新时期的活雷锋,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的感人事迹吧。 三、主题提升 阅读一系列的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找到文章中的段落和句子进行朗读和感受) 四、语言积累 抄写语言优美的句子和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十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一、口语交际 1、交流名人形象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名人故事
讲述本单元中的一个名人故事。(可以用上积累的课文中的词句) 互相评价:这些人物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讲的生动吗?说说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二、布置习作 1、结合学习的课文,说说自己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品质) 2、确定人物特点。从自己的朋友、同学、师长中选择一位,回忆一下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然后选取一件能反映出他(她)优秀品质的事情。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可以给予好的建议。 4、全班交流。 5、动笔写作。 第十一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习作点评修改 一、自读修改。 二、学生相互修改,交流写法,指出不足。 三、教师范文讲解,重点指出学生共性的毛病。 四、评选优秀习作,巡回展示。 第十二课时 语文园地 一、我的发现: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 1、引号里面的话可放在“说”的后面。 2、可放在“说”的前面。 3、可能省去“说”字,放在陈述性成分的前后。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五个句子反映了五位名人在积累、不畏艰险、勇于进取、学习目的、刻苦劳动、读书学习等方面的见解,可引导当堂记诵。 2、我会填: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来强化形近字和同音字。可指名说一说每组字的读音与字形组词,最后交流、展示。 三、成语故事: 1、祖逖为何夜里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2、祖逖“闻鸡起舞”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可贵精神? 3、祖逖后来当上了将军,打了不少胜仗,这与他胸怀大志、奋发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十三课时 第二单元检测 第十四课时 第二单元讲评 查缺补漏,改错。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